政府出钱买服务,链接专家与牧民
新技术纷纷落地呼伦贝尔大草原
政府出钱买服务,链接专家与牧民
本报记者 李大庆
如果问牧民每天放羊时间多长为好?估计多数牧民没有答案或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答案。然而,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呼伦贝尔草原生态产业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说,他所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每天放牧4个小时的羊和每天放牧12个小时的羊,出栏后羊肉的味道相差无几。每天放羊12小时反而会造成浪费,羊不停地运动,无端消耗了许多能量。当然,如果每天放羊4个小时,羊肯定会饿得快,牧民还需要给羊补喂一些饲草。
像每天放羊4个小时为佳这样的对比研究成果,在中国还有许多,但它们多数还没有被广大牧民真正掌握,还没有变成生产力。牧民的生产方式依然十分粗放。
在专家和牧民之间架设桥梁
科研成果落不了地,这是中国科技界的老问题。专家们的主要精力在于研究、实验,而牧民们的任务是放牧。二者之间缺少信息联系的桥梁。特别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这样的大草原,1.49亿亩的面积相当于江苏和山东加起来的面积,只有250万的常住人口,把科研成果送到多数牧民的手里并非易事。
以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面对草原退化、牧业生产落后,为推广先进技术,也曾掏钱出力,请专家来讲课,办培训辅导班,做技术示范、现场讲解等。但往往收效甚微。毕竟政府的主要职责不是专职做技术推广工作,而草业专家们尽管身怀绝技,但难以有效地聚集起广大牧民,甚至都不太了解个体牧民的家庭现状和实际需求。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呼伦贝尔草原采访,发现这里正在尝试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推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的恢复。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从2016年开始,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包括将草原生态恢复技术和牧业生产新技术推广的术市场化。他们采取有偿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市场上公开招聘能够做草原生态恢复和牧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公司,让这些公司充当科研团队(草业研究专家)与牧民之间的桥梁。
发挥特长让新技术走进牧民家
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核心腹地,草原面积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85%。近年来,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该旗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生态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牧民增收困难等。如何在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又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大草原,成为旗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旗正在创建国家级现代草牧业示范区。”陈巴尔虎旗旗委书记赵达夫说,我们找到了落实这一重大战略的基本路径,包括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建设完善生态保护和产业孵化最急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解决财政投资不足和债务规模限制的问题;遴选国内外最成熟的草原生态、草原产业技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链接专家、技术人员与一线牧民,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协议,连续试验、推广和培训,让牧民和草原使用者参与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之中;引入服务机构,围绕主导产业设计、研发特色产品,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精准招商,实行“链”式全产业链招商,推动草原生态产业的集聚发展。
记者在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牧民娜仁其木格家的草场看到,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带来的一台免耕补播机正在实施浅耕翻作业。娜仁其木格家的草场有6000多亩,由于种种原因,这片草场退化严重,羊群爱吃的草越来越少,而其他杂草则逐年增多。免耕补播机能够在不破坏草地的情况下补种优良牧草,改善草地土壤环境,较快地恢复草原生态。而这些工作靠人工难以完成。现在有了这台免耕播种机和适合建植的草种以及技术,能够快速提升草原生产力,既保护了生态,又增加了牧民的收入,受到牧民的欢迎。
北方中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瑞霞在娜仁其木格家的草场边对记者说,呼伦贝尔大草原特别需要类似免耕补播机这样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作业。“我们公司扎根于草原,对草原牧民家里需要什么技术,哪家有经济实力购买这种服务,比专家和政府部门都更加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推动这些技术在草原落地。现在旗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做这项工作,企业会进一步发挥特长,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草原生态的恢复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