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桂林生活  楼市

本科生“导师制”值得期待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媒体报道,目前,北京科技大学1360名专任教师担任10638名大一至大三本科生的导师,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青年长江学者等担任导师的比例是100%。如今,不少高校都开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这些导师不仅有“青椒”,还有长江学者、院士等“学术大咖”。

本科学业导师制度大有作为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就提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让符合条件的教师帮助学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和研究生导师制的功能有所不同,研究生导师制主要通过导师和学生一起做科研,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能力;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则是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要发挥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的作用,前提必须是学校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玩命的中小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这和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是有关系的。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大多被老师、家长规划、管理,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也就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与自主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一旦离开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就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而大学实行学分制管理,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要求更高,问题也就暴露出来。

针对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管理方式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有的高校对大学生采取高中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统一早自修、晚自修,还要点名,不少学生质疑学校是按管高中生的方式来管大学生。更合适的办法,应该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规划能力。

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的用意即在此。学业导师不是代替学生做学业规划,而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制订计划去实现发展目标,在实施计划时,不断调适、反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很显然,建立这样的学业导师制度,需要学校遴选有经验的导师,并引导导师投入时间、精力和学生交流、谈心。这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一起,形成课堂内外重视本科生教育的格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