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桂林生活  楼市

特色高中如何撬动高中教育变革

【思想汇】

编者按

普通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普及水平显著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也逐步提升,已经进入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但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还存在着素质教育实施不够全面、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唯分数唯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等突出问题,亟须通过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加以破解和应对。本文从特色高中建设的视角切入,解析了特色高中对普通高中学校整体改革和育人方式转型牵一发动全身的带动效应,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特色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变革

当下特色高中建设热潮正高,不少地区推出了高中特色优质发展的政策文件,在上海,以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协同推进的特色高中研究与建设已近9年。特色高中建设,本质上是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变革探索,从学校内外来看,其着眼的问题有:

第一,破局,即打破普通高中分层发展日益固化的格局。普通高中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历史、招生政策、学校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校际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学校之间逐渐产生层次差距,这些差距又因升学考试的捆绑而加剧,普通高中整体上日益形成分化分层的格局并且不断被固化。学校的类型分层、资源配置分层、招生分批分层,以至于学校潜在的发展机会和隐性资源也被分层。适度的分层在特定发展阶段原本可以激发学校之间你追我赶形成良性竞争局面,但是分层格局一旦固化,就会导致不同层级学校之间产生无形的隔阂,形成阻碍学校晋升的“玻璃天花板”。学校发展就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怠惰,另一种是蛮干,进而引发多种问题。所以,这种分层格局需要打破,需要找到撬动的支点。

第二,破解同质发展问题。面对学生需求和家庭教育选择日益多样的趋势,高考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考核科目多元组合、录取方式多样化已经成为趋势。这要求高中教育必须转轨,从依据分数、分层培养的惯性中解脱出来,实现分层与分类结合。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学校办学,在目标上过度偏倚升学而弱化人的整体素养提升,片面追求升学知识技能的掌握,选择性遗落升学之外的关键素养培育;在育人素材上,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自主权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发挥,课程的差异度、多样化不够,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更好的满足;在方法手段上过度依赖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纸笔考试,追求在校内“一站式”速成,学习的广度、深度、丰富度缺失,纸上谈兵,知行联结不够;在管理运行上高度服务于应试升学,效率虽高,但只是朝着单一升学目标迈进,导致育人宗旨片面化、畸形化。因此,迫切需要学校能切实地从单一分数竞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理想,反思并重构办学定位,开展特色办学,转变育人方式。

第三,引导学校做好课程育人的大文章。比如,国家批准的上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包含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大类,每类课程都有规定的课时数,其中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为学校提供了一定自主权,用以满足学校自主特色发展、个性化育人的需要。虽然实际上每一所高中学校都有自主探索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一度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现之一是拓展型课程空间全部被学科拓展挤满,自主有特色的校本拓展课程被边缘化乃至零存在(拓展型课程包括学科拓展和自主拓展等类别),这样拓展型课程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学校急需提高用课程做好办学模式创新和育人方式转变的大文章的意识和能力。

2、特色高中的内涵和定位是什么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高中教育“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的总目标,并将“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作为6个具体目标中的一个。特色高中是促成这一目标达成的主要抓手。那么,什么是特色高中?结合上海的实践,笔者认为有四点需要明确:

第一,差别化教育服务。高中学校能在办学思想、育人目标、课程结构、师资资源和平台等一个或者多个方面提供具有学校特点的教育服务。

第二,兼顾不同需求的学生。特色高中学校要能够立足学生的基础素养的培育、满足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相关兴趣、支持少数学生的相关更高层次的需求。做不到三者兼顾,最多只能说学校办学有特色。

第三,高度与比较优势。能在特色领域上体现出比同类学校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育人质量。比如法治素养培育的特色高中,学校在培养法治素养的课程、资源、手段上应较其他同类高中更丰富更高效,学校相关教师在法治领域教学教研上应建立地区高度和影响力,学生在法治素养相关的领域上要能展现出较其他学校学生的优势。

第四,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变。万变归宗,上述三点都要立基于普通高中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上,立基于高质量的“五育并举”,特色高中始终是普通教育和特色教育有机融合的普通高中,而不是办成职业中专。

在这样的内涵定位之下,特色高中无论规划还是建设,始终需要正面回答办学改革和育人方式转变的三个核心议题:

第一,教育的底色和特色的关系处理的问题。底色是普通教育,是特色的基础,是本体;特色是重基础、有层次的专长教育,与底色有融有分。学校可以通过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实施计划的科学设置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二,全体、部分和少数学生兼顾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是任何高中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特色高中也不例外。但是学生之于特色教育客观上会形成不同的群体。如体育特色高中,学生客观上会出现完成基本学习要求即止、可以完成拓展学习要求以及希望接受更高运动学习要求三类。如果过多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特色教育的总体高度和层次的丰富性可能会受影响;而片面着眼于部分乃至少数学生,特色教育的广度厚度则会受影响,自然也违背了特色高中是普通高中的先决属性。所以,每一类群体都应该被有效面对。

第三,基础性、发展性和拔尖性需求如何满足。不同学生会对特色教育产生不同的需求,一个学生对特色教育的需求可能会随着学习进程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学生对特色教育的需求是有类型和层次差异的,总体而言,存在基础性、发展性和拔尖性需求。所以,学校的特色教育内容要尽可能丰富并体现层次变化,从而做到应答基础需求、鼓励兴趣发展、支持拔尖提升。

3、特色高中建设的关键是课程

特色高中建设从办学改革的使命上来讲主要是用特色带动学校的系统改革,从转变高中育人方式的使命角度看,特色高中建设也是对育人方式的一种创新的实践。办学整体改革和育人方式创新的触点在课程。课程是办学基本循环中的核心一环,办学的基本循环是“确定办学理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