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新区:上演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双城记”
在三角梅、红枫、海棠等景观掩映的四川大学宜宾校区内,学校机械工程学院等34个团队、200余名研究生及教职工迎来他们在新校园的第一个学期。
在“锦绣红、优雅灰”风格的川大宜宾校区周边,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西华大学宜宾校区等10余所高校鳞次栉比,与周边不远处的吉林大学宜宾研究院、哈工大宜宾产研院等创新载体融为一体,而来自这些高校院所的科教资源和科研成果,将直接“输血”到更远处的叙州园、长江园内。
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在四川宜宾高新区看到,随着该区大学城、科技创新城“双城”建设快速推进,以产教融合驱动高新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正在这里形成。
补齐“短板”,肩负发展“时代使命”
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叠合部的四川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近年来,在四川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下,正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面对发展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培育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增添新动能,并发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支撑引领作用,正是宜宾高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宜宾高新区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发展理念与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机遇的主要载体,首先需要补齐两大发展短板。”谈到大学城、科技创新城“双城”建设的契机,宜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两大发展“短板”其一是科教资源严重匮乏,在2016年以前宜宾市只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仅2.5万人,难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过去白酒和煤炭“一黑一白”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发展的窘境需要改变,必须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从2016年起,宜宾高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端人才,并创新成立了全省首个双城建设服务局,以“双城”建设推动高新区发展的崭新模式在宜宾迅速展开。
产教融合,提供区域增长动能
在双城建设助推下,宜宾高新区正迎来高校“落户”热潮。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15所高校先后在此落地,区内在校大学生达到5.7万人,留学生人数达600余人,跃居全省第二。而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宜宾高新区正围绕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正打造以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为特色的产业新体系。
经过2年多的发展,宜宾高新区内“双城”迅速崛起,科技创新能力全省领先,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为宜宾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科技竞争优势提供了强劲动力。
“我们鼓励入驻高校,结合企业应用问题展开研究,并开设与产业匹配度高、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宜宾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举例说,目前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学院等已与本地白酒企业合作,开设酿酒生物技术、质量检测等专业学科,形成人才培育梯队;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已与多家园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开始共建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
双轮驱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通过产业研融合发展,依靠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谈到双城建设为宜宾高新区提供的创新要素“供给侧”优势时,宜宾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2016年以来,宜宾高新区先后签约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吉林大学宜宾研究院等11所产研院,从政策、金融到先进制造、智慧终端,再到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形成直指高端产业的产学研“群落”。
目前落户的电子科技大学宜宾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围绕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着力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宾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围绕机器人、新材料、卫星遥感监测等领域,实施了五粮液酿酒自动化、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等项目,助推园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而充沛的创新资源和实力,也使园区有足够的资本进军崭新的产业领域。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目前园区正积极布局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设备等新兴领域,培育领军企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智能终端产业突破350亿元。
按照部署,到2020年宜宾高新区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余万元,聚集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到2025年科创“双城”将成为川渝滇黔科教资源的重要集聚区。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