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文化地图】兴业:千年古邑的文化记忆与乡愁
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全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兴业篇特刊今天和大家见面了。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全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兴业篇特刊今天和大家见面了。
一个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经济交流,更表现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兴业县有1400多年的历史,一方水土一方人,这里的精华之处,除了丰饶的物产,更有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与难忘的往昔。兴业篇特刊从深度报道、人物报道、文化符号等方面,深度挖掘兴业文化的魅力与其蕴含的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兴业人浓浓的乡愁。
在作家何每的心里,兴业是一本书,书里兴业社会建设日新月异,文化发展日益繁荣,那是他笔耕不辍的动力。
在画家覃德华的心里,兴业是一幅画,画里村庄升腾袅袅炊烟,村头的老树果满枝头,那是他魂思梦绕的故乡。
在山歌王黄善锡的心里,兴业是一首歌,歌里丰收锣鼓震震,乡邻团结和睦欢歌笑语,那是他心里流淌的音符。
兴业人对于兴业文化的记忆和想象,为报道组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大书”。兴业县有1400多年的历史,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无怪乎报道组遇到的每一个兴业人脸上都带着自信的笑容,自豪地向记者述说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故事。
石嶷文塔、乡约亭,这些历史的遗存数百年来向无声地述说着兴业人重教、诚实守信的文化传统;陶成、何以尚,这些铮铮铁骨的兴业人的故事,日复一日地激励着一代代兴业人着忠心爱国的赤子情怀来干事创业。
事实上,报道组在兴业采访时还看到很多很多,深深感受到了兴业文化的魅力与其蕴含的开发价值,同时也领略到兴业人浓浓的乡愁。惟愿兴业这千年古邑的魅力能让每一个人所领略。
兴业县是个年轻的县城,1997年9月正式成立,但她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距今已有1400多年。
据考证,在远古时期,兴业这块地方人烟稀少,古骆越民族居住在那里。秦汉以后,随着移民的到来,人口逐渐增多,土地得到开发,变成鱼米之乡。勤劳智慧的兴业人在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生息繁衍,创造出了内涵丰富的文化文明。
《清乾隆版州志》记载:“绿鸦山……旧志方名绿鸭山。厥土青黄,冶者取以炼铁。”在兴业县龙安镇,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的绿鸦场冶铁遗址了玉林“岭南都会”的辉煌。
以兴业县龙安镇为中心的绿鸦场冶铁遗址分布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冶铁时间跨越唐宋元明,高峰期在宋代。据考证,广东涔水场是宋代在粤北著名的铜场,铁是水法冶铜的原料之一,所以绿鸦场生产的铁必须按指令运送到涔水场(今广东曲江县境内)。《與地纪胜》记载:“绿鸦场的南流县,收铁六万四千七百斤往韵州涔水场库交。”绿鸦场冶炼的铁是通过三山江、定川江、南流江、北流河,沿西江而下,最终到达目的地。宋代鬱林州曾经铸过铁钱,原料来自绿鸦场。因此说,宋代因冶炼铁和运销铁产品,使鬱林州出现舟车繁忙、商贾聚居的情景是必然的。
庞村清代民居群位于兴业城东的庞村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嘉庆年间大规模扩建,到现在已经200多年。民居群共34 栋,总面积25000平方米,方向统一,布局严谨,排列整齐,装饰豪华,壁画、石雕、木雕、泥塑等,内容丰富,鲜艳夺目,栩栩如生。
兴业县作家协会何每介绍,庞村清代民居群始建人梁标文,年轻时在兴业县城打工,帮一个广东客商料理蓝靛生意,因其忠诚老实,又精明能干,深得老板信赖。后来,在广东老板的资助下经营染料蓝靛,打开了致富大门,接着兼营民房地产成为当时兴业县的首富。梁氏共七子九女,现建筑群各栋即为其后人所建。
庞村党总支部庞振新介绍,现在庞村古屋中居住的人已很少,一些古屋因无人居住,多年失修,变得破落。庞村村民对文化古迹的意识很高,希望能够借助社会力量把破旧的古屋修缮好,进一步推进旅游开发,以发展旅游项目推动古屋。
在石南镇谭良村谭村,村民们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掘挖村里的内涵和优势,开发了古建筑旅游景区,创办了“农家乐”乡村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据龙江书院院长谭冠鸿介绍,谭村始建于南宋,福建人谭氏因避战祸,做生意辗转至此,沿古驿道建屋成村。谭村主要是明代以来的古建筑,有祠、庙堂、民居等20 多座,极具明清岭南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聚奎胡同。
据介绍,聚奎胡同原名沙街,房屋布局均衡,按左右排列建成,位于谭村核心景区纵轴心侧,为该村最热闹之地。据考证,曾辟有古驿道通过该村子,因而此区域生意往来交易相当热闹,以买卖蓝靛、织染布匹等手工作坊为主,兼买卖生活日杂品,谭氏因此致富。到了后期,交易集散地搬至新圩场湾山圩。谭氏读书人在沙街聚集,为防盗修建聚奎闸门,从此得名聚奎胡同。“聚奎”其会意是魁首,精于耕读传家,德考双馨,书香世袭,为独占鳌头之所,古往今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该村人杰地灵,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考取进士、贡生、举人和秀才数不胜数。
兴业县廉文化底蕴深厚。在石南镇谭良村谭村,荷花()的元素随处可见,村口有的荷花池,每一栋明清建筑上几乎都能看到图案。虽说图腾多与佛教有关,但当地人认为,谭村农耕文化深厚,自古有种莲的习惯,建筑上的各种形象实则是谭村乡土文化的反映,同时代表着谭村人自古对“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的,谭村人因此一直恪守“清白传家、耕读为民、忠君爱国”的优良传统。
在石南镇东山社区,明嘉靖举人何以尚的事迹不仅在《明史》上笔墨留痕,如今还以音视频的现代记录形式保留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里。
何以尚是兴业县唯一载入《明史》的历史人物,其历任江西教谕、京都户部司司务、南京鸿胪卿、太仆寺卿,曾冒死海瑞,力陈利弊,为民谋福。
2015年12月1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推出《广西兴业何以尚“以孝促廉·以廉作忠”》的历史人物专题,让兴业县石南镇东山社区《乡约十条》被更多人熟知。
该专题讲述了何以尚一生恪守何氏家训,清正廉洁、尽忠为国的廉政故事。“以孝促廉,以廉作忠”,忠孝传家的何氏家训不仅影响着何氏族人,还被为乡规民约《乡约十条》,一直着东山的民风、社风。
是什么样的家规家训能够传承数百年,直至今天仍令其子孙后代奉为至宝?6月14日,报道组一行来到东山社区寻找答案。
东山社区历史悠久,保留了一大批明清民居。这些民居群规模宏大,集中成片,错落有致。“东山社区古时读书人多,出仕为官的人也多,这里自古便有崇尚的风气。”跟着作家何每的脚步,报道组一行参观了多处明清古居。何每向记者介绍,这些古时官员的房屋,不论是什么级别,均不求奢华之风,很少装饰,大多青砖白墙,很朴素。
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乡约亭坐落在东山社区的中心地带,是玉林市现存的罕见的乡亭建筑,自古就是当地群众的活动中心,是村民议事之地。87岁的东山人陈业强记得,时期,他的父辈在乡约亭里商讨修桥、修建办学场所的情景。
乡约亭中悬挂一木匾,上刻“乡约十条”,教育后人要勤奋读书、正心修身、尊老爱幼等。社区支书何雨时介绍,一直以来,东山村民传承祖先“忠孝传家”的家训,本分做事。2012年底,东山村被评为“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后,村民更是以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东山社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2012年,何以尚嫡系子孙自发成立了“何以尚故居修复管理委员会”。东山社区居民自发捐款,将何以尚故居以及历史文物进行修复。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东山社区充分挖掘历史人物和廉政故事,先后将何以尚故居建设为兴业县廉政教育和玉林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在鹿峰山边,探亲返家的兴业籍画家覃德华在家里画下家乡的一山一水;在城隍镇圩街的临街民居里,77岁的“农民作家”吴以英每天5点起床习书作画;在蒲塘镇化寿村,钟建芳、冯甲文在他们的师傅、山歌王黄善锡的家中交流山歌创作技法……
千年文化积淀,使兴业成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宝藏,也造就了兴业民间文化蓬勃发展的现象。如今,社会力量办文化已成为兴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
据介绍,该县近年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建文化设施和出资办文化,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蒲塘镇社会热心人士筹集资金180万元建成面积6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城隍镇经济能人钟模林捐资50多万元,组织成立城隍历史文化挖掘小组,支持群众开展文艺演出20多场;城隍镇城隍村成立文化理事会,协调建设村文娱中心和开展村文化活动,发动群众捐资100多万元,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中心。2013年以来,全县社会力量捐款捐物自办文化超过1.5亿元,其中2014年全县社会力量筹资895万元兴建文化设施,占全县总投入的55%;社会力量出资550万元办文化,赞助演出500多场次。
此外,该县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能人在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创作出更多文化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如发挥蒲塘镇化寿村“ 玉林(兴业)山歌”传承的影响辐射,挖掘民间经典演艺和传说,鹩剧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立勤、黄善锡等4 人获市级非保项目传承人;舞剧《我们的爱》获广西第十七届“ 八桂群星”银、《兴业八音》获优秀;兴业作家何每执笔编剧的《蓝靛春秋》荣获“全国十佳电视剧提名入围”,《蓝靛春秋》同名舞台剧故事获玉林市舞台剧故事征集一等。 (记者 王彦臻/执笔 陈东/图)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这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一个动听的口号,而是需要真真切切和扎扎实实的行动。
在兴业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有着许多这样心怀大爱、着一颗文化和赤子忠诚的文化开拓者和传承者,有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任重道
远的自觉耕耘、默默实践,才能够塑造出这样极具特色、独树一帜的文化名品和光彩夺目的城市文化符号,才有了这座城市历久弥香的润泽灵动。这既是文化的魅力,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在文化多样性的今天,虽然需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他种文化之营养,但是坚守地域文化的感不应抛到匹夫责任之外。对属于自身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感情使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希望用我的笔和我的文字把家乡的历史文化反映出来,让所有人都认识兴业。这是我创作影视剧本的初心。”——何每
何每的头衔很多。玉林市作协副、兴业县作协,广西作协会员……但在何每自己看来,他只是个作家,用手中的笔,写他对家乡的情感。
何每喜欢手写,即便如今电脑已经相当普及。从写诗歌、小说到电视剧本,何每的文字超过500万字。
1998年,何每与本土作家李参天合作,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梦萦碎琴楼》,此后又写了《李仁兴业传奇》。2000年后,何每由写作诗歌小说转型,开始写作电视剧本。“《何以尚传奇》说的是我们兴业的何以尚的故事,《李仁北伐》说的是李仁在兴业的事迹。这两个剧本现在正在筹拍中。”何每告诉记者,他写的小说和剧本,几乎都是以兴业历史文化为背景创作的。“我爱兴业,也爱兴业的文化。我希望用我的笔和我的文字把家乡的历史文化反映出来,让所有人都认识兴业。这是我创作影视剧本的初心。”何每说。何每的影视剧本《郁林廉石魂》早年间已经拍摄成电视剧。2013年,他的另一部年代剧剧本《蓝靛春秋》在参加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十佳剧本”推介活动中,从1047部剧本中脱颖而出,获入围提名。
让何每高兴的是,2006年,兴业被广西广电局定位影视创作,玉林的影视作家几乎都是兴业人。“兴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厚的素材。”这些年来,何每以兴业的人文历史为背景,先后创作了《布洛巧传奇》《田螺龙女》《达嫁姑娘》等反映古骆越文化的剧本。
除了写作,何每还参与编写《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兴业卷)》,深入第一线搜集素材,并撰写了大量的。
何每还主编了《兴业县民间故事集》,里面收集了兴业民间流传的故事140个,共计36万字。为此,何每跑遍了兴业13个乡镇,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来搜集素材,目前已经完成初稿。“我是兴业人,从小在兴业长大,也经历了很多事情。只有俯身到最基层,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情感。”何每说。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兴业的儿子。我把对兴业的感情都放在了我的画作里。”——覃德华
在百度上输入“覃德华”三个字,跳出来的第一条信息是“中国当代田园派画家”。然而采访中,他从未提及这几个字,倒是反复说了几次“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兴业的儿子”。
覃德华是兴业县城隍镇万安村人,自幼喜欢绘画,但因家庭贫困,并未接受过专门的艺术教育。但他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他熟悉工笔画、壁画、油画等各门类绘画技艺,作品屡屡获。他的巨幅画作《江山多娇图》受到了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的关注并题词。
声名在外的覃德华经常被各地邀请去作画。他画了《浏阳河》,画了《盛唐图》,也画了《陶渊明之故乡宜丰》……“我画了这么多异地他乡的画,什么时候也为我的家乡画上一幅?”覃德华说,他经常这样问自己,这种追问变成乡愁,乡愁变成创作的动力。2007年,他回乡探望父母,与老同学谈到兴业往事而大有感触,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了长达6米的大型油画《城隍图》。这幅作品不仅受到国内众多的关注,甚至连美国《世界日报》也作了全面的报道。2008年,覃德华创作了另一幅长达12米的油画《刘三姐·歌海情韵》。
覃德华画画,是从身边熟悉的乡村河流开始的。“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兴业的儿子。我把对兴业的感情都放在了我的画作里。”覃德华说,这些年,他经常参加一些画展。不管去哪里参展,他都会带着反映家乡风貌人情的画作,向全国各地介绍自己的家乡。现在,覃德华打算画一个兴业系列的巨型画作,把兴业的山水、人文、历史以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兴业的艺术工作者,反映兴业历史、宣传兴业文化,这是我的责任。”
采访结束时,报道组提出请覃德华为玉林文化地图“集赞”。他想了想,决定为我们画一幅画。第二天,覃德华托人为我们送来了一幅名为《云居天 梦幻城隍城》的山水画。
“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徒弟们个个都能当‘歌王’,把山歌传承下去。”——黄善锡
听说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报道组要来采访,89岁的兴业山歌传承人黄善锡老人非常高兴,专门把他的“广西歌王”的帽子找了出来。
黄善锡的家在蒲塘镇化寿村,这里有唱山歌的传统。黄善锡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唱山歌。1950年,黄善锡担任村农会宣教员时,面对不识字的村民,他便用唱山歌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兴业山歌从宋朝起就很盛行,百姓们用山歌抒发情感,是古骆越民族的遗风。千百年来,兴业山歌在这片土地上传承衍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大半辈子与山歌为伴,黄善锡的生活就在写山歌、唱山歌中度过,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还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学艺。他的徒弟冯甲文在20多岁时跟随伯父去蒲塘镇唱山歌,发现黄善锡的山歌比别人的都要好,于是拜了黄善锡为师,此后便走15公里的从卖酒镇到蒲塘来学唱山歌,这一学就是20多年。
黄老喜欢唱山歌,也喜欢创作山歌。60多年来,他整理编写的山歌共近万首,有情歌、谜语歌、礼仪歌、故事歌等。特别是《串古情歌》和《诸尊列神圣》,填补了广西这类山歌体裁的空白,为抢救和民族文化立下了功劳。2006年,黄老在亲人的帮助下,将自己写的18.5万字的山歌整理形成了《玉林山歌集》并出版。
在黄老的记忆里,他的家乡有唱山歌的传统,以前每到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村里都要唱山歌,“一唱就是几个晚上”。由于年事已高,2011年开始,黄老不怎么唱山歌了,但每天都创作山歌。报道组问黄老的愿望是什么时,黄老沉吟了一会,缓缓地说:“我的愿望啊,就是希望我的徒弟们个个都能当‘歌王’,把山歌传承下去。”黄老在家里办了一个山歌培训,专门教人唱山歌。如今,培训班已经办了好几期,每期都有十几个。这让黄老非常高兴,似乎看到了山歌的未来。
“花灯对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了希望。我希望这门手艺能永远传下去,不要断。”——林承惠
正月初十是兴业传统的上灯节。这一天,家里有男孩出生的家庭都要挂花灯。今年71岁的第三代花灯手艺传承人林承惠,从每年十月就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到上灯节这一天。去年的上灯节,林承惠卖出了350多盏花灯。
林承惠是城隍镇人,做花灯已经有50多年。他做的花灯特别牢固,因此很受欢迎。1988年,林承惠做的花灯在兴业县花灯展上获得一等。2014年,他被认定为花灯手艺传承人。
做花灯,特别技巧和耐心,“一盏花灯,一个人做的话要做两天。光是雕花剪纸,一天也只能做两三张。”林承惠说。
花灯最难做的是灯架,“扎不好的话容易散”。为了让花灯更牢固,林老专门改进了这一技术:用小刀将竹篾破开,再将另一根竹篾夹住,这样就不需要用别的材料固定,既牢固又美观。“这是我们家的‘专利’,别人学不来。”林承惠的儿子林柯说,曾经有人特地买了他们家的花灯回去研究,但拆掉后装不回来。林柯自小看着父亲做花灯长大,是花灯手艺的传人。
在林柯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到做花灯的季节,都是在家里做好了灯架,再拿到镇上的亲朋家存放,待贴好花样后拿去集市上卖。林柯说,以前每到正月初十这一天就很热闹,花灯上写上谜语,老人小孩去看花灯猜谜语。也有人会“斗文采”,互相比比谁的谜面更好更有意思。现在每年正月初十,林柯也要出去逛逛,“主要看看别人家的花灯做得怎么样,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林柯说,他小时候城隍镇上还有四五家做花灯的店,如今也只剩一家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没人学了。”他有个想法:“做一个小工厂,让花灯制作半机械化,灯架手工制作,再用机器剪纸代替手工雕花、剪纸。”他在网上找过,也问过一些工厂,可惜还没找到合适规格的机器,但他并不气馁,“花灯对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了希望。我希望这门手艺能永远传下去,不要断。”(记者 潘燕/执笔 陈东/图)
庞村古建筑群位于兴业县城东郊庞村,2009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单位。是梁标文(字纯庵,号玉英,公元1741—1801年)及其儿孙相继营造的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嘉道年间大规模扩建,至晚清基本定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建筑大部分保存与原来一样,整群共有民居31 幢,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现存民居28幢,列为区级重点文物单位的有19幢,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古建筑群布局严谨,排列整齐,结构多为硬山阁檀式,单组建筑内门门相通、窗窗相对,相邻建筑或共墙连体,或有2米狭巷,纵横交错。作为用青砖、砖雕、石雕、彩绘等民间工艺建筑的民宅,其总体规划的设计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清朝中期广西东南地区民宅的特色。
东山,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这里是明太仆寺卿何以尚的故乡。在漫长的岁月中,这里积淀了深厚的何氏历史文化,窖藏着永不枯竭的丰厚的人文资源,用不可否认的事实形成了特有的“东山文化”——东山读书人多,外出做事的人多,名人多。
东山村古村落始建于宋代,元明代后大规模发展。由于其历史文化深厚,历史名人多,古建筑及文物古迹颇多。其中,相对完整的名人故居、文物建筑和古建筑就有30多幢,最有名气的有21幢。东山村的建筑具有明、清时代特点,地面及巷道铺设青砖或青石板,配置科学排水及防盗系统。村落的古桥、古井、古祠、社庙大部分保存完整,构成了一个南方大村子,对研究我国南方大家族特别是名人故居,提供了极为丰富和难得的景观实物资料。
石嶷文塔位于石南镇石嶷山上,为空心八角形密檐式砖塔,高七层,叠出檐,葫芦形刹顶,通高22米。其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十八年维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
石嶷文塔是石南镇最负盛名的文物古建筑,亦是玉林市“重点文物单位”之一。古代,有个秀才曾经这样描述过石嶷文塔:一支文笔插城西,秀拔高尖天与齐。当日蒙恬开象郡,倥偬军务未提携。
鹿峰山位于兴业县城隍镇,为国家AAA旅游景区。距兴业县城18 公里,景区由龙泉洞和鹿峰山两大部分组成。
龙泉洞内宛如一个旋转型的大艺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旱洞,下层为水洞。水洞中有一条清溪流过,沿溪而行,十分清爽。洞中可赏天然景点50多个,其中“龙宫宝殿”等景点被许多旅家称为岭南第一佳景。洞内由于长期的河道变迁、袭夺、暗河塌陷、河流下切,致使河床级级跌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瀑布,最美的地下瀑布,就是其中最美最大的瀑布。
1920年,将领李仁在鹿峰山屯兵,得到当地乡绅、谋士的帮助,由营长升帮统、升统领,最后升任边防军司令,一年之内,连升。如今,鹿峰山上保存有李仁当年屯兵的遗址和李仁文物展览厅,在民间还流传着他“正月初一火烧天棚”和“连升”的传奇故事。
谭村为石南镇谭良村的一个自然村,谭村古堡即古村落。其位于县城东郊4公里处,古堡核心景区3万平方米,覆盖面积2平方公里。
谭村古堡极具深厚的文化积淀。古村落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如今,村内的古建筑主要是明代以来的古建筑,祠、庙堂、民居大宅20多座。古村落造型风格独到,建筑极具明、清朝代岭南风格,古风、古韵堪为惊叹,不愧为岭南一带的历史文化名村。
不得不说的是,谭村古建筑极具防御功能,村人为存,必加强防卫,抵御外来恶的,故古堡围墙高大,墙体遍布射击孔、建筑碉楼……这些设施,无不是民居建筑的一个突出反映,因而古村落又称为“古堡”,名副其实。
兴业县文化馆成立于1997 年,2003年建立新馆,位于城区中心,馆舍建筑面积1563平方米,交通便利,馆内设有各类培训教室、排练厅,成立有文化馆少儿艺术团、曲艺团、鹩剧团等5个馆办文艺团队。
文化馆从2010年开始实行免费,常设舞蹈培训、曲艺演出、非遗展览等6个免费项目,并为全县业余文艺团体及各种社会力量免费提供学习培训、排练场地。同时聘请专业老师,面向全县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举办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各类培训班。
绿鸦冶铁遗址在2000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单位,是一个点多面广的大型冶铁古文化遗址。遗址分布呈丁字形,面积约15 平方公里。遗址内有大量的铁渣、砂铁矿以及鼓风管、陶泥等残件,存少量炼炉,文化堆积层厚达1至5米,铁渣堆积成小山丘。
据地表采集的陶瓷残片初步推断,其冶炼时间大体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清,是一处跨时长达一千多年的古文化冶铁遗址。绿鸦冶铁遗址,为研究南宋时广西以及古代“岭南都会”冶铁规模、冶铸技术、交通状况与外地经济交往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葵山位于兴业县和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之间,主峰虽不足千米,但山体巨大,山形峻峭,植被丰富。兴业县作家协会何每曾创作电视剧本《葵山凤》并在《电视文学》上发表,引起众多文学爱好者对葵山的关注。
葵山两峰之间的隘口处建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庙——萧公庙。关于萧公庙,当地流传着一个神奇传说:传说萧公是宋代时兴业一个名为肖文正的秀才,他为人正直,读书勤奋,平时喜结。有一年,他赶考,过洞庭湖时从渔民手里买下一尾红鲤放归湖中。被放生的红鲤自称是湖中龙王的女儿,劝他在此化为神仙护佑来往舟客。至清代,榜山进士唐维舟经洞庭萧公知其故事,遂返乡建起萧公庙,供后人纪念的萧公。如今,由此衍生的萧公庙庙会,体现了老百姓对“好报”的规范的追求。
定川江是兴业县的母亲河,早在西周时期,这里长期聚集着百越民族的一支——骆越人。自秦朝平定岭南后,定川江两岸的骆越先民迎来了中原文化的洗礼。
龙母是骆越人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在秦汉时期,兴业的土地上生活着骆越子孙,他们龙母,认为龙母就是他们灵魂的。因此,“龙母文化”可以说是骆越先民聚居地最有代表性的证明——凡是有“龙母”建筑遗址或者冠以“龙母”名称的地方,几乎都有骆越先民活动留下的痕迹。
目前,在蒲塘、沙塘等地均建有龙母庙,一些村镇也以“龙”字命名,比如双龙村、东龙村、龙安镇等,实则暗含有龙母的意思。每年三月,骆越子
孙都要“迎龙”。迎龙的日子,村民们舞着彩龙,走村串乡,燃香烛礼拜,灾消年丰。接着又举行庙会,抬着龙母娘娘。这种遗风一直延续至今,很多乡镇现在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鹩剧,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属民间小戏,主要流传于广西东南部,尤其以兴业县所分辖的13个镇及其周边地区分布较广,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鹩剧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由民间“贺新年”活动中的一段“引风”歌舞发展而来,以唱故事为主,通俗易懂,多为抒发“春祈秋报”之意。唱词为即兴而发,由两三个人唱,后慢慢发展为多种角色表演唱的形式,并吸收采茶、粤剧及地方民歌的曲调,逐步形成行当齐全、有男女演员、40多种曲调的地方小戏。
城隍酸料是流传于兴业县城隍镇所生产特制的一种民间小吃,起源于清代。制作方法是将蔬菜、果瓜、萝卜等,利用米醋采用传统工艺手法泡浸,制成味道特别酸辣可口的小吃食料。
城隍酸料十分讲究选料的经验和制作的技巧。原料选好、洗干净,用盐水浸过,加上精选的本地酒醋腌浸,5至10日即可制作完成。由于酸料精工细作,原汁原味,食后回味无穷,因此当地酸料产品远销广西区内外乃至全国。
寒山诞庙会主要举行于蒲塘、龙安、山心等乡镇,其中又以蒲塘为重点。庙会起源于寒山的三圣神庙,这里着本地人最为敬仰的成仙的三兄弟,传说此三圣是福佑地方、为民消灾的的神。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即三圣诞辰时,村民就会举行盛大活动庆典、祭神,每三年一大庙会,每年一小会,几乎遍及全镇及附近乡镇,庙会最高峰时人数达数万人。主要活动为抬神像出游,举行各种歌舞、仪仗及奉祀、祭拜仪式,晚上唱粤剧、鹩剧以及烧烟花等。庙会时集体聚餐开饭,分东西南北四大食堂。其中,蒲塘的寒山庙会是兴业县民间庙会最为盛大的庙会之一。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六,在兴业县的大平山、龙安等乡镇的各个村落里,流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民间习俗——抢炮猪。“抢炮猪”也称为抢花炮,是当地仅次于农历春节的重要民间民俗活动。
一般各村的花炮都有六到九只炮不等。炮头放置炮座顶端,每个炮座用竹篾扎成,座圈一米二宽,高二米左右,设置四层烟花,每层有电光炮、龙箭、礼炮组成,炮座外围由红绿彩的龙凤纹纸装饰,最高一层设置炮头。
放炮时,置花炮于晒地中央一高台,花炮在高台之上燃放,抢花炮者在高台四周。当最后的炮头射向天空时,只见万众齐发,人流涌动,就像一场超级“橄榄球”比赛正在进行。(《文化标签》基础材料由兴业县文体广电局提供。在收集材料中,兴业县宣传文化部门积极配合并给予许多很好的意见,还广泛发动各级文化工作者、乡土文化能人参与其中。特此感谢。)
原标题:千年古邑的文化记忆与乡愁 玉林日报“玉林文化地图”全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兴业篇特刊精彩呈现
广西新部编辑制作地址:中国南宁市民族大道73号(530022)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