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风俗文化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上海的弄堂好比北京的胡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地域风情。上海弄堂就像上海人的肠肚,曲里拐弯,含蓄得很,上海的故事,
上海浦东正式的炭茅柴日子,是农历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每家午时吃馄饨,晚则吃圆子。吃完圆子,家里的大人都会
主动催促你,赶紧和小伙伴们去“炭茅柴”或者“花三担”去!其实那个季节,已经没有多少茅草可以“炭”了,因为在之前的
1、2个月里,凡是茅草比较茂盛的地方,早就被小孩子们“炭”的差不多了,毕竟在严重缺少娱乐项目和玩具的时代,冬天最大
的野趣之一就是炭茅柴。孩子们通常在放学前后,顶着北风穿行在干燥的田野里,把成片的茅草、马唐用自来火(火柴)点燃(那
时候大点的孩子书包里一般都带有火柴)。水渠边,河塘边,麦田边,干草在风的助力下一路烧过去,很是壮观,在熊熊的火光
中,孩子们的脸都显得格外兴奋,有一种犯罪的快感.....“花三担”又称调火龙,孩子们以芦苇、稻草扎成圆形长条柴把,三五成
群跑至田野,引火燃烧柴把,并不停挥舞。各村各地相望,到处火光闪闪,象无数条火龙在田野狂飞乱舞。
上海立冬一大习俗就是“吃团子”。立冬时节恰逢秋粮上市,用新粮食做成的团子特别好吃。据老专家介绍,乡下以自己做团子为
主,而城市则以买现成的为主。团子的馅有豆沙的、萝卜的、猪油的,尤其是用酱油做成的馅味道特别好。
把糯米和粘米按一定比例用水泡一晚上,再晾干,和少许水放机器碾成白浆,沥干。接着用沥干的浆捏成片,把馅包进去,馅多是
炒好了的,搓成苹果大小的砣砣。放在甑里蒸熟就可以吃了。长江流域荆州一带的做法是先将晚梗米和粘米按大约1:1的比例混合
“山谷水肤” 松江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曾享有“苏松税赋半天下”和“衣被天下”之称。境内水网纵横,上海松江
中央公园,九峰竞秀,构成了“山谷水肤”的旖旎风光。松江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孕育了陆机、陆
云、赵孟、陶宗仪、徐阶、董其昌、陈继儒、陈子龙、夏完淳、张祥和、张照等一批文人雅士。据史载,明至清松江进士达521
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
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角戏”。比较著名的滑稽演员有王无能,江笑笑,刘春山,严顺开,周
上海人把农历正月初五称作是’路头神’即’五路财神’的生日,故民间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财神之俗,近代上海工商业发达,故这
种风俗尤受重视。初四夜半子时,家家祭供鲤鱼、羊头(谐音’利’和’洋头’),满堂香纸蜡烛,壁上高挂财神像,合家老小跪拜
祈求今年财神爷送财降福,各商铺店肆也都在这时举行仪式迎接’财神’。初五日商界各家店主在清晨将新制的旗帜挂在财神位
前,待祭好财神后才算新的一年开始营业。店主在这天要设’利市酒’宴请全体伙友,凡红帐报造、职业进退、当年营业大计,都
在酒宴上宣布,所以往往有不少雇员在这天被解雇。50年代后此俗渐废,80年代后,上海地区又出现燃放爆竹迎接财神的现象。
在上海人的婚宴中,宴席开始时你一定要记住祝愿新郎新娘“百年和好,白头到老”;宴席过半后,新娘再一次换装(一般在宴席
中要换三套服装),在新郎的陪同下向参加婚宴的来宾敬酒点烟。记住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接受,不要推让,否则会让人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