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涛新书发布会暨硬玉篆刻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2016年7月4日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唐长兴说,林汉涛在选材、工具、印跋创作方面的独到之处,也对当下篆刻界以很大。加之林汉涛对书法绘画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并把它们融入到篆刻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篆刻的表现内容。广西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明学教授对林汉涛的艺术阐释了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林汉涛的身上所焕发的工匠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每一位有志于从事艺术实践的晚辈学习。黄家城认为,林汉涛在艺术上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家学渊源、科班功底,更重要的一点是对艺术持久的。
桂林市原政协副袁绪祥认为,而林汉涛的艺术实践便是以鸡血玉铭刻桂林历史文化,赋予漓江的美以灵魂,让桂林的文化有迹可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裁姜革文说,林汉涛的艺术创作和追求,已然是桂林的象征,是桂林的文化符号。(贾宁宁)
14日下午,“林汉涛教授新书发布会暨硬玉篆刻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来自社会书法、篆刻等知名人士欢聚一堂,共同对篆刻艺术的发展道进行研讨。
林汉涛教授是我国著名书画篆刻家、艺术评论家、文史学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会员,桂林林半觉艺术陈列馆馆长,国家高级美术师。林汉涛出身桂林艺术世家,父亲林半觉是我国著名金石篆刻家,从小耳濡目染、勤奋好学。后转益多师,从唐醉石、徐松安先生习书法,从林半觉、马万里先生治印,从王霞宙、张振铎先生攻国画,数十年潜心研究书画篆刻艺术。林汉涛的艺术创作集书、画、印、文于一身,造诣深厚,尤其以焦墨画和硬玉篆刻在艺术界独树一帜。他近些年更是将书法、绘画、印谱、印跋等形式相结合,创作出绘画印谱、书法印谱、焦笔泼墨、书法泼墨等新颖的艺术样式,呈现出“画中有印、印中有画”的艺术面貌,在美术界别具一格。
2016年5月,《林汉涛绘画印谱》和《林汉涛鸡血玉篆刻艺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两部画册凝聚了林汉涛近年来绘画和篆刻作品的精华,全面呈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将诗、书、画、篆刻相糅合的创举,展现了他在书画篆刻方面的孜孜不倦、锐意创新与不懈。
在硬玉篆刻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文化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张明学、唐长兴、万竞君、黄家城等对林汉涛的硬玉篆刻艺术做出深入点评。
14日下午,“林汉涛教授新书发布会暨硬玉篆刻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来自社会书法、篆刻等知名人士欢聚一堂,共同对篆刻艺术的发展道进行研讨。
中国传统印材如鸡血石、寿山石等,硬度为2—3度,属于软玉,故用手工篆刻即可。而鸡血玉的硬度在7度左右,属于硬玉,采用传统手工雕凿并不可行。林汉涛独辟蹊径,采用电动钻刀雕刻鸡血玉,以电钻代替刻刀,以钻头模拟传统刀法,保留了传统篆刻的刀笔韵味。他指出,很多艺术家对篆刻的认识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传统的篆刻艺术均以手工雕凿,以电钻雕刻硬质的鸡血玉乃工匠所为,格调不高,所以不屑为之。而他反其道而行之,并独创“硬玉挥洒性篆刻”,还将印章边款纳入到创作范畴之内,开拓了“鸡血玉印跋”这一新的表现形式,刻绘行草书、儒释物、古今圣贤等,以篆刻赋予其新的内涵。
发布会上,林汉涛谈到,这两部书既是对他近期艺术创作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开端。他表示,艺术家应该继承传统,更要不断创新,敢于尝试新事物,开拓新领域。就焦墨画创作而言,他坦言,焦墨画创作难度大,中国的焦墨画家屈指可数;而桂林的“两江四湖”虽然流光溢彩,却很少被艺术家纳入绘画表现之中。他天生的勤奋与叛逆,让他独辟蹊径,于焦墨画创作,并发展出焦墨画、焦墨淡彩画、焦墨重彩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并大胆表现桂林城市景观。他的绘画印谱创作,更是突破了传统绘画和印谱的界限,打破了印章在作为画面附属的格局,将印谱提升为画面主体,使书画和印章相映成趣。林汉涛当仁不让地成为我国南方焦墨山水画坛的杰出代表,更是桂林历史上第一位以表现桂林城景及两江四湖为职业的写生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