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走进春天的桂林历史文化建设桂林历史上的名人

该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提出桂林市历史文化与利用的课题(或项目),并组织策划、研究,为当地部门的职能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3月23日,为纪念世界反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片———大型纪录片《抗战桂林》在八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开机。该片将全景式再现桂林作为全国抗战文化城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去年3月,我市正式出台了《桂林市历史文化利用工作总体方案》。《方案》实施一年多来,从调查到实施取得了各种显著。由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负责的全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复核)工作,出动调查人员2000多人次,历时8个月完成。共调查文物点1100多处,拍摄照片两万多张,获取音像资料2200多分钟,收集文物线索500多条,形成了2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汇编成册。调查材料经有关专家审核后交由桂林图书馆、桂林市档案馆永久收藏。目前,“孙中山在桂林的活动及其影响”、“湘江战役及红军长征调查资料整理研究”、“抗战期间桂林的民间技艺”、“灵渠和桂柳运河沿岸古村庄系列研究”等课题正在调查研究中。

桂林日报讯(记者景碧锋实习生苏健峰)近两年来,从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复核,正阳东西巷的修缮,逍遥楼的开工建设,《救亡日报》社也即将进行复原陈列……一大批历史文化活动、项目的调查、建设,让桂林的历史文化工作如火如荼。

还有来自市党史办、李仁陈列馆、市文物工作队、市委政策研究室、桂林理工大学、市文联等单位,以及新闻界的文化知名人士先后发言。

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计划用3年时间,对桂林史前文化、古代城池(堡寨)文化、靖江藩王文化、文化等多个专题进行研究、整理,通过调查(复核)、研究、利用等手段,深度挖掘、合理利用桂林历史文化。

去年3月19日上午,赵乐秦主持召开桂林历史文化利用专题座谈会,以“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为题,邀请桂林知名文化人士面对面交流讨论,就桂林如何实现文化大繁荣、推动全市文明素质大提升,听取大家的意见和。

“当下正是春天,桂林历史文化利用也进入了‘春天’,已经‘春暖花开’。”4月初,市委、市党委会主任赵乐秦在我市历史文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对一年多来桂林历史文化工作做出了如此评价。那么,这一年来桂林的历史文化工作又是如何开展,怎样走进“春天”的?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今后,将尽快抓好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推进“一院两馆”的启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建设,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断深入挖掘桂林文化的力量,将历史文化工作落到实处,加快桂林旅游胜地建设。

“要在全面准确摸清全市‘文化家底’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历史文化利用规划,充分具有桂林特色的民族文化,延续历史特色,传承文化特色,展示地域特色。全市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与利用工作机制,建立相关专门数据库;新闻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历史文化资源的良好氛围。”市委、市在相关会议中要求。

灵渠申遗文本的编制、考古调查、秦堤的维修在逐步推进,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工程的完工,5处名人故居(李仁公馆、白崇禧故居、黄旭初故居、李济深故居、黄琪翔故居)准备打包申报自治区文物单位,第一批抗战文化标识22处已经完成,“时期夏衍住所旧址”、“广西建设研究会旧址”、“军事委员会广西办公厅旧址”3处文化标识的修缮建设完成,等等。一大批各项文化方案、活动的实施和建设,切实推进了《方案》里的各项规划和建设。

去年11月,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大会在兴安县举行。当年参加过长征的60多位老领导老红军后代代表,江西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90多名红军后代,以及桂林2000多名社会干部群众隆重,深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共同纪念红军长征突破湘江80周年。当晚,《》、广西卫视《广西新闻》、新华网、人民网等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中国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非常高兴能再次回到这里。”3月28日上午,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在临桂秧塘举行。91岁、来自美国的“飞虎队”队员杰·温雅德说桂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感谢桂林建立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经过3年多时间的建设,占地250亩的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桂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系统地整理和开发。

“任何一届者、城市管理者,都应该尊重、敬仰、桂林的历史文化,否则就是对桂林不负责、对桂林人民不负责、对桂林的历史不负责。”2014年,在全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市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在主持召开的桂林历史文化利用专题座谈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文史誉神州

走进文化春天,处处春暖花开

去年7月初,由广西师大与桂林市合作共建的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整合了全市的文化研究力量,重新组建和成立了桂林史前文化研究会、古代水利文化研究会、古代石刻文化研究会、古建筑文化研究会、靖江藩王文化研究会等9个研究会。

“成立一个领导机构,统筹桂林历史文化利用工作;组建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去年3月,桂林市历史文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在此基础上,市委办公室《桂林市历史文化利用工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根据《方案》,我市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利用工作。

今年1月21日上午,市委专门召开了重建逍遥楼座谈会,要求科学规划,加快建设,精心管理,使之成为桂林老城区的地标。目前,项目在紧行之中。逍遥楼的重建,将成为一把我们打开认知桂林历史的钥匙,成为桂林历史文化新景观。

同时,依托广西师范大学的资源优势,尽快共同组建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系统研究桂林历史文化利用方案,科学编制桂林历史文化利用规划;为孙中山桂林居住地、办公地、处、参观考察处等进行文化标识;为红军湘江战役重要战场和红军长征过桂北线进行文化标识等;筹建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抗战博物馆、“孙中山在桂林”纪念馆等。

“从征集意见,到成立机构,整合资源,全面调查复核,可以看得出,市委、市这次对桂林文化工作的利用是有备而来的,做得很透,很深入。而系统调查报告的出炉,使得大家对桂林现有的历史文化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对文化工作的开展心中有了底。”参加文化调查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多项文化活动、文物和修缮等各项工作及时展开。

去年6月,新西南剧展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上演。

摸清文化家底,串起“散珠碎玉”

当天的座谈会上,来自桂林文化界的19名知名人士踊跃发言,与赵乐秦等市领导热烈讨论。桂林籍知名人士、资深人文清,应借助现代将桂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表达出来、传去,或创作诗赋、歌曲、电视剧、电影等艺术精品,让桂林的历史印记在这些载体中传承下来、流传开来;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文丰义,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期间,桂林成了中国文化名人的聚集地、红色新闻中心、全国出版印刷中心、全国美术大家云集地、戏剧汇演中心,桂林抗战文化很有影响力,应当全力发掘、抢救;广西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唐凌,桂林市应成立一个历史文化研究院,建立一个孙中山辛亥在桂林的数据库;桂林市作协李时新,深入挖掘整理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战”这段历史,拍摄一部光复桂林的全景式纪录片;桂林日社长毛登峰组建桂林文化发展总公司,搭建有效平台,加强市场运作,变资源为资本,做大做强桂林文化事业和产业,同时设立文化励基金,推出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大策划。

“日寇逞,干戈动八方,民族命运在顷刻,搏存亡。我们宣传,我们奔走,我们呼号,我们演唱,为被侵略者呐喊,为英雄们。”去年12月26日下午,时隔70年,《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会歌》又一次在“西南剧展”原址唱响,纪念西南剧展70周年专场演出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进行,“西南剧展”70周年学术研讨会也同步进行。

在赵乐秦看来,人们通常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这句话仅仅概括了桂林的山水之美,他觉得应该再加上一句“桂林文史誉神州”。桂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占了广西文化的半壁江山,特别是从辛亥到现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许多节点都与桂林有关,形成了抗战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当代的桂林人,特别是城市的管理者,要本着对桂林如此厚重的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追根溯源,发掘抢救、整理收集、传承、利用发展好桂林的历史文化资源,千万不要遗失掉自己的根!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加强桂林的历史文化建设?近两年来,桂林市一系列的历史文化建设成绩引人瞩目,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可行的子,让人欣喜。

赵乐秦说,挖掘、利用好桂林的文化资源,传承、好桂林的历史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当务之急是拾遗补缺,把散落在民间、各社会团体和机构的“散珠碎玉”,像葡萄一样一串串地串起来。这项基础性工作要尽快着手,“要钱就先拨,要人就先选”。要根据桂林的文化形态和历史地位的轻重以及影响力的大小,优化专题研究,科学甄选课题,合理分配研究力量。结合桂林市发展实际,加大拔尖人才选拔力度,充实文化研究利用人才队伍。

根据大家的这些意见和,市委、市决定首先将尽快成立一个领导机构,统筹桂林历史文化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利用工作机制,从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其次是组建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和文化发展总公司,整合资源力量,强化资本运作;再次,尽快制定桂林历史文化利用开发三年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完善顶层设计;当前要立即拾遗补缺,准确摸清全市“文化家底”。文史、文保等单位要迅速着手收集、挖掘、抢救桂林的文化遗迹,将这些“散珠碎玉”整理归纳,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保存好,切不可任之流失、损毁。然后再分门别类,提炼包装。之后再展现出来,并加以延伸和拓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