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职业学院中国—东盟教育交流驶入快车道
在泰国,来自中国云南的谢芳馨正在清迈大学读大三,她将在这里学习交流10个月。“学校课程设置多样,以人文类为主,来泰国留学让我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和体验泰国文化,对将来就业很有帮助。”谢芳馨告诉本报记者。
从务虚到务实,从单一到双向,从民间自发到顶层设计,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正拉近双方年轻一代的心灵距离,提升双方人文交流的水平,夯实双方友好的基础。
除了组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年轻人、业内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中国与东盟还绘制了未来教育合作的线图。中方将设立“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学金”,明年将面向东盟十国提供1000个学金名额。今年8月在中国贵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0)》。这是中国与东盟之间首个教育交流合作5年行动计划,内容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生交流、智库合作等多个领域。
(记者)
“鉴于双方教育交流日趋频繁,2020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突破‘双十万’的计划有望提前实现。”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信心满满地表示。
“钻石十年”催生多样化人才需求
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教育交流蓬勃发展,正为双方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也将为共同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做出重要贡献。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的重要枢纽。随着“一带一”建设的推进,中老铁、中泰铁、雅万高铁等大项目在促进提升东盟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同时,也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记者摄
随着今年年初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工作磋商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的大幕徐徐。根据教育交流年的设计方案,预计全年将举行近300项活动,遍及中国和东盟主要城市,让双方更多有机会在教育交流合作中受益。
双方互派留学生将突破“双十万”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取得飞跃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端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留学生来中国,不再局限于学习语言本身,还主修经济、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他们中很多人留学归国后,活跃在双边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近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上,中方强调,要以教育和旅游合作为优先方向,将人文交流合作打造为中国与东盟关系新支柱。伴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深化,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正为双方人民架起连心桥,为中国—东盟“钻石十年”的合作注入新动力。
在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生到中国留学的同时,很多中国学生也选择到东盟国家留学。中国一些开设东盟国家语言文化专业课程的院校,还将学生送到对象国,进行联合培养。
不久前,即将去中国留学的越南学生陈春胜(右一)和同学们分享申请赴华留学的。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校长蔡贤德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一带一”建设进程中,教育承担着独特的。“一带一”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对沿线国家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学校一名印尼留学生毕业回国后,立即被当地一家酒店聘为副总经理。”桂林旅游学院校长助理陈贵超告诉本报记者,该校2015年接收了160名东盟国家学生。由于旅游产业是东盟多个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大批中国游客的到来,有汉语语言文化背景的高级旅游人才非常抢手。
为吸引更多东盟国家优秀学生来华深造,中国正形成国家、地方、高校学金网络。除中国提供的学金外,贵州、广西等省区还专门设立东盟国家留学生学金,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此外,一些高校也为东盟国家留学生提供减免学费等优惠措施。
9月正是开学季,来自越南青化省的陈春胜即将启程去中国留学。“虽是第一次去中国,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老师和我在越南的老师已经对接上。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对即将在中国开始的留学生活充满信心。”陈春胜对本报记者说。
让更多在教育交流合作中受益
同样是在开学季,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吴红娟拖着大行李箱,第一次到越南中部顺化外国语大学执教。她告诉本报记者:“我是广西人,家乡和东盟国家距离更近。我会悉心教好我的越南学生,让他们学好汉语,成为促进中越友好、中国—东盟友好的使者。”谈到这里,第一次正式登上的吴红娟表示,压力很大,但动力十足。
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今年上半年招录了近500名东盟国家留学生,连日来,这里迎来东盟国家留学生报到高峰。该校留学生管理中心教师董惠华经常忙到清晨四五点。董惠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生到中国学习生活,近距离中国、解读中国,作为年轻一代,他们将成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持续发展的最活跃因子。
中国与东盟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2003年将对话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从“黄金十年”步入“钻石十年”。中国连续7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会长功·塔帕朗西表示,人文交流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大亮点,也是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交流,可以持续推动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陈春胜、谢芳馨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双向增长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达18万人次,其中以中国赴东盟的留学生居多,约12万人次。按照计划,到2020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人数将双双超过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