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响庆元县江南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举牌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庆元的旅游收入你的建
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些人,平日里活泼欢快的他们一旦面对镜头,就会变成不正常的神经质,身体抑止不住的僵硬,无论如何沟通,都不能自然的微笑,甚至于直接从镜头前逃跑?社会学家伯坦德·玛丽告诉我们:在19世纪末,摄影师总会遇见这样的情形,他们把自己的某些客户称为“病人”。100年后,尽管照片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但仍然存在着大量这样一见相机就抽搐的照相症,严重一点儿的,即便是随便拍拍,只想自然一点,他们也会飞快跑掉。 对于很多这类难对付的人来说,拍照属于一种侵犯。有人对准你,然后对你“射击”。根据在某些民族盛行的一种信仰,拍照时别人偷走了你的灵魂。给一个人拍照,有点占有这个人的意味,如同进入这个人的私密空间,而他没有能力自卫。拍照时做鬼脸,或者用手蒙脸,这是在者——摄影师面前保护自己的一种行为。 因此,38岁的拉伊尔不能接受丈夫之外的任何人给自己拍照,那让她感到一种不能言说的被侵犯感。所以,摄影师要善于取悦拍摄对象。说话、微笑、开玩笑,让被拍摄的人自在才能创造出信任的气氛,照片上才会表现出拍摄人和被拍摄人之间的默契。摄影师伊莎贝拉·列维说:“我努力让拍摄对象放松,完全不控制自己的形象,就如同精神分析师对躺在沙发上的病人的要求一样。”“但就像在心理分析师面前很难放松一样,在照相机面前,人们也很难完全放松。”伊莎贝拉·列维说,“当一个人很放松时,拍出来的他可能很不像平时的他,因为照片可能拍出了他的潜意识形象。”人们害怕的不正是这个?照相机发明以来,一直有人坚信胶片印出了我们的灵魂。理性的解释没有用,这个观念一直延续着。 不管是摆拍还是抓拍,照片上的样子很少跟我们的期待相符。首先,照片让我们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角度:背影、侧面或者目光转离镜头时的样子;而在镜子面前,我们只能看到某些角度的自己。其次,跟录像不同,照片将我们的表情定格在一瞬间。在外表决定个人价值的现代社会,照片注定是用于宣传的。于是,下垂的眼睑、大腹便便的侧面、高低不平的肩膀,照片上的这一切细节都会让照片的主人不舒服,因为他人可能会乐得在照片上消磨时间,并根据这些细节来评价他。 如果一个人总是讨厌照片中的自己,那就应该问问他到底讨厌自己什么。实际上,人倾向于将痛苦投射到代表自己的一种东西上,以此减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