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美食一条街东关街 “美食一条街
皮包水最“扬”味的饭店
吃惯了长长高高烧烤架上烤出来的烧烤,再看老板娘那碗口大的小炭炉便觉得新奇又趣致,原来烧烤还可以这样吃。严格来说,这样的烧烤方式才是最原始的方法,比起现在烟熏出来的大烧烤,这样的小炭炉才是真正的火烤,贴着炙热的火苗,烟味少,油香足,味道更胜一筹。
和着豆腐脑的香气,再配上一块外脆里嫩的黄桥烧饼,满口生香,不同口味的馅料就是不同的风味,百吃不厌。
根据民间传说,我国吃元宵的习俗始于隋唐时期,有位心灵手巧的姑娘,某天晚上肚子饿了,可巧粮食吃完了,只找到点糯米渣,她将米渣碾碎成粉,包裹着糖馅,放在水中煮熟了当做夜宵吃。而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所以就有了元宵的说法。
从传说可见,古时候人们吃汤圆最初的做法都是把馅块放入筛子中,倒上糯米粉,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如今,人们吃的元宵基本都是用糯米团包的,但在东关街的赵氏叠汤圆店,依然可以吃到古代的风味:用糯米粉筛成的黑芝麻糖馅“叠汤圆”。
提示语
扬州城里老酒坊颇多,东关街上就有这样的几家酒坊,浓醇的酒香中,透着的是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太白酒坊就是其中一家。从店名看,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青砖垒砌的柜台,里面放着几个大酒坛,显得有古朴之风。店里可以试喝各类酒,杨梅酒的清冽,米酒的糯香,买上一壶回家,邀约几个好友共酌,定是一番乐事。
东关街的小炭炉大多“藏”在民居中,沿着那石板一直前行,天色渐暗,街灯亮起来,幽幽的灯光,煞是温暖,沿全是小烧烤摊,像是家庭式的,一家挨着一家,一个小炭炉,大约能烤两串馒头片大小,旁边依次排开油、大椒粉、咖喱粉、小盐,四周围着坐在小板凳上的吃客,每一家都是如此。店主还边烤边和你拉家常,十分温馨。
各类小吃天南海北味一街收
“扬八怪”姜糖,在东关街上开了好几家分店,在扬州也可谓大名鼎鼎,店里不仅有姜糖,还有姜茶、姜酒等一系列姜食品。吃一块姜糖,感受微辣的姜味与醇甜的糖味在口中交融,尽享味蕾的刺激。
酒坊最具文化味的美食
聚香斋人气最旺的豆腐脑
东关街被誉为“美食一条街”绝对名副其实,这里的小吃刮云集了天南海北各地的风味,从头走到尾,光吃小吃刮,就能填饱肚子。
在扬州2500年的历史上,数度繁华都与东关街的繁荣同步,东关街、彩衣街、大东门是扬州目前唯一从唐代始千余年沿袭至今的东西向干道。虽全长只有1122米,但东关街几乎云集了扬州全部文化代表,美食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东关街的美食如同它的历史一样,传统丰富却又包容。本报带您从东关街“走”一遭,将东关街从头“吃”到尾。
每天快到晚饭点的时候,“皮包水”总能传出悠扬婉转的歌声或惊堂木清脆的一声“啪”。店名“皮包水”,对应那句扬州俗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毫无疑问这是一家吃地道淮扬菜的饭店。
烧烤,虽说总被批“不健康”,但总抵挡不住烤得滋滋生香的肉带来的。在东关街上,烧烤意味着一个个的小炭炉,与一大把铁签穿着的肉,有时候烤的肉多了,炭炉的火都不能完全顾及到每一块肉。曾经,东关街上的少年宫是不少扬州小孩的课外聚集地,一堂兴趣班下课后,门口的小炭炉烧烤是最好的零食。对不少扬州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童年的回忆。
赵氏叠汤圆最传统的汤圆
这种圆子,是放在簸箕或筛上摇晃、叠荡,工艺复杂费事,但吃起来既糯软又有咬嚼,非一般汤圆所能比拟。店里的汤圆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四喜、五福、六顺,荠菜、芝麻糖、豆沙……每种口味都风味独特。
从东关街西头刚进入,聚香斋绝对是人气最旺的一家店,不论什么时候去,都能赶上排成一条长龙的队伍,站在店门口就能将店内一览无遗。一个个碗在门口的长桌上叠放着排开,碗内盛放着的酱油、虾米、香菜、萝卜干等小料已叫人食欲大增,点完单后,大师傅从木桶内舀起一勺雪白的豆腐脑,往碗里一倒,滚烫的豆腐脑香气四溢。用小勺子将豆腐脑搅拌均匀,白黑相间的满满一勺,口感滑嫩,鲜咸适中,让人欲罢不能。
整个饭店犹如一个书场,古色古香的店内装修颇具文化韵味。翻开菜单,全是淮扬菜名点,大煮干丝、扬州包子、狮子头……耳熟能详的餐点,口味十分正。吃完后,再泡上一壶清醇的茶,耳边听着老艺人杨明坤拉开架势,如数家珍地将扬州“水包皮”的泡澡过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恨不能立马进入澡堂子一褪陈皮。
小炭炉最有回忆的美食
扬州不是知名的产酒地,但历史上扬州人喜欢酿酒。尤其是扬州盐商,少不了的应酬,可谓花天酒地。但盐商请客,不下馆子,自办酒席,喝自家纯粮酿造的酒,相对柔和一些,相当于现在的专供,喝了不,喝过口不干。
走到东关街中段的花局里,这里的美食一条街,扬州小吃油炸臭豆腐、夜市经典小吃蚵仔煎等都能品尝到。除此之外,好几家清吧在这里聚集,夜幕低垂,点上一杯酒,感受夜扬州的魅力,不失为一个好去处。本报记者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