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美小泉彩华媒:新西兰窃听案牵扯总理议员 私录对话非法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编译报道,随着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如今的录音、录像已变得越来越轻松容易。但录音、录拍的底线在哪里?近日在新西兰发生的“窃听事件”,牵扯到了新西兰总理比尔·英格利希(Bill English),以及90后国会议员托德·巴克利(Todd Barclay),引起举国哗然;在新西兰,窃听任何本人未参与的对话都属于非法行为。
从去年年初开始,一项有关“窃听”的指控就一直跟随着巴克利。据一些工作人员指称,首次当选国会议员的巴克利一直在对他们实施秘密录音,监听他们是否有任何针对英格利希及国家党当局的不当言论。
尽管警方在经过10个月的调查后最终因为证据不足未予起诉,但在舆论的压力下,英格利希已经从之前的“记不清”改口为“对此事知情”,而巴克利也从一开始的坚决否认,转变了态度,最终承认其事,向公众道歉。
几乎可以肯定,这位90后议员的政治前途已经葬送于此了。
录音、录像何以变得如此轻松容易?
首先,容易实现:随便哪个手机,打开以下录音app,几十分钟的记录不是问题。而越来越清晰的音质、画质也使得过去一些“无法记录”变成了小事一桩,极大地提高了记录的可能性。
其次,容易控制:录音笔、蓝牙耳机、无人机、智能手表……这些设备完全可以实现人不在现场,但说要录你就能录你的效果。如果再有互联网wifi的助力,分分钟让你“火遍全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次,容易隐蔽:各种各样的app,针孔摄像头的涌现,让录制告别红色亮点提示、或者录制警示音的旧时代,走向无死角全隐形的新时代。
是的,这些设备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开会时候再不用带本了,家里的宠物随时能够监视了,人生的重要时刻再也不会错过了……
但同时,人们也在为这些东西担惊受怕,有时候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楚门综合症”,总感觉隔墙有耳,总觉得随时都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们……
录拍容易,但录拍的底线在哪里?
新西兰“窃听事件”爆出后,立刻引起了全社会对于“窃听”“偷录”等行为的关注。律师苏珊(Susan Hornsby-Geluk)也发声呼吁,电子设备的高度发展让录音、录像愈加容易的同时,请确保自己的行为没有逾越法律界限!
在新西兰,窃听任何本人未参与的对话都属于非法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谈话者之一,即便你没有告知和你谈话的人你要录音,你也是可以录音的,只要你参与了对话,就不算违法。
但反过来说,你不可以使用任何录音、录像设备去记录别人的谈话内容,即便他们的谈话跟你有关,即便他们就坐在你身边,只要你没有参与到谈话中,你也不能录!
对于这个界限具体如何界定,新西兰华社的甘镇宇律师表示,在新西兰使用偷偷录音的方式取证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先要了解这种做法本身是否侵权。
公共场合录拍有界限,这些情况不能拍
在新西兰,人们享有在公共场合拍摄的自由,但即便你身在公共场合,也不能乱拍。比如,你虽然人站在大街上,但如果你的镜头对准街边住户的玻璃,透过玻璃拍了人家家里的照片,也算你侵权。
不仅是玻璃,栅栏背后的私人空间也不允许侵犯!比如有人在屋外搞日光浴,甚至是裸浴,你站在街上透过栅栏完全可以把对方的肉体看得清清楚楚,但因为人家是站在自家院子栅栏之后,你仍然不可以去拍。
还有,无人机如果飞到了50米高空之上去拍别人,这和透过玻璃、栅栏的性质都一样,也属于偷拍。
近几年,偷拍侵害隐私的恶性事件频频爆出,宾馆、公共卫生间都爆出过有隐藏摄像头的丑闻。
几年前,新普利茅斯(New Plymouth)的一位男子就因为在一家电影院无性别公厕的烟雾器和衣架后面,安装小型摄像头并制作非法视频,而被判刑。
就算在自己家,保姆摄像头、宠物监控都有雷区,即使你本意并不是要侵犯别人的隐私,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可能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