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不容抹黑
一段时期以来,个别地方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大气污染等为名出台和执行的一些政策、举措,因流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起了当地公众吐槽,也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
如,陕西省彬州市打着降低雾霾的旗号设置了3处收费站,对进出城区的重型车辆进行收费,货车司机苦不堪言;太原市迎泽区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近日,河南省上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担心麦收产生扬尘污染、影响环境监测数据为由,要求刘女士家70亩的小麦不能用收割机、只准手割,这种做法也招来了大量质疑。
虽然事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行动和举措,舆论也渐渐平息,但相关问题却值得反思。细细分析不难看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行政执法上仍旧粗放,“一刀切”的情况仍旧存在。
“一刀切”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对“一刀切”坚决反对、严格禁止。2018年以来,在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议、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改革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多次提出禁止搞“一刀切”。
此外,生态环境部在《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的意见》等文件中,均对禁止“一刀切”提出明确要求。
上述举措,旨在通过遏制“一刀切”,切实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蓝天保卫战下苦功,见实效。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解决问题的心情很迫切,想以简单、易行的措施来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结果往往顾此失彼。有的措施缺乏调研论证,忽视民情民意;有的背离实际情况,违背发展规律;有的则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政绩。这些问题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这样的作为,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乱作为,比不作为危害更甚,必然引发公众质疑,政策措施也难以执行,最终会导致政策朝令夕改,政府公信力受损。
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一些地方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损害了地方党委政府形象和合法合规企业权益,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违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无异于给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抹黑,为生态环保工作制造了更多困难和障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群众利益受损,也会消解生态环保工作的正能量。
各地想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改善环境质量的急迫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出台政策措施、具体行政执法中,绝不能“拍脑袋”“想当然”,而应当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否则,出发点再怎么好,也只会事与愿违。(作者 谢佳沥)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