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网事

丹阳南朝梁建陵遭“不幸” 神道石柱础被烧黑一大块2015年12月20日

“南朝陵墓石刻现存有石兽、石柱、石碑等遗存。这些遗存一方面保持了汉代石刻形制,但在、佛教等教的影响下,无论是体量还是雕刻的细节,又有其独特的特点,称之为中国现存圆雕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一点都不为过。”老邵说。

原标题:丹阳南朝梁建陵遭“不幸” 神道石柱础被烧黑一大块

特征二:萧梁时期,狮子逐渐取代虎,成为墓葬石兽的型的主要参照物

建陵是南朝现存最具规格的陵墓

电视剧《琅琊榜》风靡至今,曾有不少人发问,它到底说的是哪段时期的历史?大梁是谁?最终各方论证,这个大梁正是南北朝时期建立南梁的萧衍。这位在南京做最久的帝王,怎么也想不到“身后”的事情。

“这次走访发现建陵被焚损,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敲醒了警钟。丹阳现在的十多处南朝陵墓石刻都是国家级文物单位,而且基本上是帝王级别的陵墓石刻,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非常的高。作为当地直接管理和这些国宝的丹阳市文化局,你们应该做的事情还很多。”老邵说,丹阳的南朝遗珍距今已经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但目前还都基本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专人、无设施、无防护措施,仅有金家村、陵口、狮子湾、水经山等几处靠近居民区,对有利,其余都比较偏僻,现状令人担忧。

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也许是因为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也许是因为大多朝代太过“短命”,南北朝不像唐、宋、元、明、清那样为人熟知。不过,细读历史后会发现,其实南北朝的精彩纷呈并不逊于风云三国、盛世大唐。

江南时报记者黄勇

当时在丹阳三城巷,建陵给记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在三城巷一带,梁武帝萧衍的修陵和父亲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简文帝萧纲(萧衍第三子)的庄陵,前后相邻均只有不到50米的范围。萧衍称帝后,追封父亲萧顺之为梁文帝。萧顺之的陵墓建陵因此也按照帝王陵墓规格建造。

南朝陵墓石刻在萧梁时期,无论造型、雕塑技法,还是礼仪制度等方面,都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神兽石刻兼具刘宋时期的古朴雄奇与萧齐时期的精琢细饰,独具神韵,达到了南朝时期的最高水准。

与萧衍的帝陵只剩天禄石刻不同,萧顺之要“幸运”得多。建陵是南朝四个朝代中现存最具规格的陵墓,存陵前石兽、神道石柱及石龟趺座各一对,另外有几个用途不详的方石。而建陵对南朝石刻的研究价值也非常深远,其神道左侧石柱柱额,是反书正读。这与南京十月村内的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神道右侧石柱柱额及甘家巷小学内的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神道右侧石柱柱额上的文字一样,为反书正读。全国只发现这三处是反书正读的。老邵还分析,建陵神道石柱顶端柱头覆莲纹的座,明显是受了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影响;而带有瓦楞形凹纹的柱身,极具希腊和亚述风格。“可见梁武帝萧衍的崇佛热潮,让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和文化交流,早在动荡的南北朝就开始了,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盛唐。”

特征一:石刻体量相对刘宋、萧齐尤为硕大,石刻的高度、体量显著增加

建陵的石柱础被焚

“希望丹阳的文保部门一定要好好的这些南朝遗珍。”老邵强调,不要让这些南朝遗珍在我们这一代遭到。作为齐梁帝乡的丹阳,这些国宝是最起码的职责,如果这些文物被了,丹阳文物主管部门是难辞其咎的。

“梁武帝时期至梁亡,石兽完全以狮子为石兽造型,头部雕饰繁复,圆雕技法不突出,但石兽的体量空前巨大,头部的比例与的前凸程度较大,整体造型威风。”老邵分析,南梁帝陵石刻体现了狮子逐渐取代虎,成为墓葬石兽的型的主要参照物这一趋势的流变过程。

这次遭到的正是石柱的柱础。记者通过老邵提供的照片看到,柱础上的浮雕有一面被烧得漆黑,已经看不清雕刻的精美。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石柱和柱础之间的双螭底座,没有被“殃及”。这对环绕螭龙浮雕,口衔宝珠,双角四足,两头相抵,双尾交叉,仿佛也在“哭诉”被烧的经历。

南梁时期,陵墓石刻无论帝后陵寝的麒麟还是王侯陵寝的狮子,以及附属的石柱、赑屃之属,其高度、体量相对刘宋、萧齐两朝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是极为明显的。

其中,南朝萧齐、萧梁两代历史上昙花一现,连头带尾秉政不过70来年,但却都在建康城(今南京)。而这两个朝代帝王死后,又都魂归故里,安葬在了丹阳。而给他们守墓的则是经历了1500多年风风雨雨的丹阳帝陵石刻。

今年1月份,江南时报记者曾驱车近百公里探访丹阳的南朝石刻。

应推广大棚加守护人模式

“由于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目前没有太多措施,我发现建陵的石柱础被焚导致大面积变黑,应该是人为所致。”老邵告诉记者,当时地上的草有刚被人割掉的痕迹,应该被人焚烧过,后来有人对“案发现场”进行了清理。

以石兽的体量为例,现存南朝帝陵石兽中,体量最大的石兽为营建于南梁大同十二年即公元546年的陵口石兽,其重量近30吨;而王侯墓葬中,体量最大的石兽为营建于南梁普通七年即公元526年的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狮子,重量亦接近20吨,其体量远超刘宋、萧齐两朝。

近日,主题南京网站探访丹阳发现,萧衍父亲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不幸”,石柱础底部被焚,黑了一。

南京也和丹阳一样拥有大量的南朝陵墓石刻,主要以梁代王侯墓为主。南京文物部门多采用抬升底座避,以及加顶和玻璃罩子的方式。

田野文物的目前确实存在经费等很多困难,因为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大多数因为偏远和孤零零,不具备太多的旅游开发价值。尤其是荒郊野外的石刻除了文物爱好者、文保志愿者之外,鲜有人光顾。但是,留住历史根脉,才能传承中华文明。

“主题南京”网站致力于南朝石刻研究。网站负责人之一的老邵告诉江南时报记者,丹阳是南朝宋、齐、梁、陈中齐、梁两代的帝乡,齐梁梁代的是兰陵萧氏,晋室南迁的时候从北方的兰陵迁到今天丹阳和常州一带,称之为南兰陵。齐梁两代的眷恋故土,虽然南京称帝,过世后却大多葬于今天丹阳的三城巷、水经山一带,也留下了大量的精美石刻。他们一行文保志愿者于11月1日开始走访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修安陵、狮子湾、水经山、烂石弄、景安陵、修陵、建陵等几处石刻,这也是他们第九次丹阳走访。然而11月2日,寻访建陵时,看到的一幕让他们很难过。

老邵总结认为,田野文物的主要有以南京的南朝陵墓石刻为代表的玻璃房无人值守模式,以河南巩义宋陵为代表的专门守护人模式,以四川雅安高颐墓阙为代表的大棚加守护人模式。“四川的模式最好,值得推广,因为这种模式既让人们可以近距离360度了解文物,又非常好地及时了文物。甘家巷小学内的梁安成康王萧秀墓也是这种模式。”

记者帮你了解更多南梁石刻

南梁石刻在南朝水准最高

导致大面积变黑

丹阳石刻目前基本处于三无状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