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网事

上海“互联网+护理服务”守护老人健康幸福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8日电 (宋琼芳) “有了上门护理,我们就省心多了!”今年70岁的王老伯,家住长宁区,罹患癌症晚期、糖尿病足,又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行动非常不便。一次摔伤后,他需要换药,爱人在家附近的天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知有“互联网+护理服务”,就找到家庭医生要求上门换药。经医生评估,护理服务的申请单转为出诊工单派发到护理部,有相应资质的接单后即与老人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同时确认上门服务时间。到了约定时间,携带换药所需医疗用品,为老人上门进行护理服务。近一个月定期上门,直至王老伯的伤口痊愈。王老伯和爱人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送上锦旗,连连称赞。

  “手指点一点,护理真方便!”这是现在很多社区老年居民的深切体会,同时也是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主题教育整改落实的深入体现。

  在主题教育实地调研中,不少老年居民、尤其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提出:“能不能获得更便捷的居家诊疗、护理等服务?”为更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长宁区、普陀区、静安区、浦东新区等进行试点,同时开展区域化注册管理试点,鼓励二、医疗机构到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执业,为出院病人、慢病患者和老年病人提供延续护理、居家护理等。目前全市已有1家医院、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会办医开展试点,共计实施2144人次“互联网+护理服务”。居民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评估、预约、出诊、结果评价等全流程服务,原本需要前往医疗机构才能提供的导管维护、各类注射、标本采集等护理服务项目,在家中即可完成,极大节约时间和费用,有效展现医疗护理资源下沉潜力。试点区因地制宜,与家庭医生签约、居家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有机整合,以智慧、可及、创新、融合的特点,获得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今年75岁的吴老伯,家住普陀区,今年不慎摔倒,造成股骨颈骨折,虽然手术顺利,但因需在家休养,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伤口还需定期换药,这可让照顾的妻子犯了难:家住公房没有电梯,上医院非常不便,自己又不懂护理技术,怎么办?正当一家人愁闷之时,吴老伯的家庭医生——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胡承伟医生支了一个高招:下载“普陀医养”APP,在手机上直接预约上门护理服务,里面还有换药护理和康复指导。吴老伯夫妇在胡医生的指导下,立即安装APP,并顺利预定第一单上门护理服务。第二天一早,就上门,规范操作、简便流程,让老人非常满意,很快就在APP上给了五星好评。随后一个月里,吴老伯先后预约上门血压、血标本采集等服务,老人一家连竖大拇指,频频点赞!

  老人看病难,一方面是因病卧床难以前往;另一方面就是距离太远,来回出行不便。今年72岁的周阿婆也是其中之一,老人患有糖尿病足,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往为了检测空腹血糖,一早就得出门去医院。不久前,老人的子女了解到“普陀医养”平台,下载APP,替老人进行第一次上门静脉采血服务预约,并支付费用。上门那天,整个服务过程仅仅用15分钟就完成,省去老人路上的烦恼。如今只要有需要,周阿婆就叫子女帮忙预约,自己也逐步学着操作。

  目前各试点区正深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例如,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在区域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内容涵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采血、伤口换药、生命体征监测、中医护理等多项内容,同时逐步推进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区卫生健康委搭建的线上申请平台,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居家护理服务。再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致力打造“护理网+护理服务”平台,已涵盖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建有医养结合信息化管理平台,今后还将新增3家社会办护理站加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上海市区域注册管理办法》已印发,将改进注册制度,实行一次注册、区域有效,进一步引导护理人才合理流动。同时,将与相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为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联动机制,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互联网+护理服务”明年上半年将在全市所有区全面推广,进一步推动建立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的分级诊疗制度,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整改落实,以更贴心、更便捷、更精准的健康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尤其“一老一小”健康需求,牢牢守护本市万千家庭健康幸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