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桂林网事

携号转网莫卡在“玻璃门槛”

  千呼万唤的携号转网日前在全国推开。根据要求,用户号码保持不变,符合条件可自由选择运营商。对此舆论虽不乏叫好,但持观望态度的也大有人在,认为“说转就转怕没那么简单”。

  携号转网是个老话题。算下来,从政策提出到如今全面实施,已十年有余。但由于利益壁垒,这项业务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至今年才进入试运行阶段,而不少用户在尝试转网时也撞上一个个“玻璃门槛”,如必须到指定营业厅的指定座席办理,所办合约竟几十年才到期,提前解约要赔偿等等。如此一来,消费者难免质疑运营商缺乏诚意。在携号转网全国推开之际,相关部门着重强调“不得干涉用户自主选择”,既是给运营商敲警钟,也是给消费者多一些信心。

  万物互联的时代,便捷、自由、畅通等是关键词。这些词汇标定着用户需求,亦是市场变革的方向。就拿通信行业自身发展来说,从几千元的座机安装费到充话费送手机,从64Kb/S拨号上网到10兆宽带冲浪,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始终朝着增质提速、破壁降费的方向前进。也正因为如此,整个行业才得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这个角度看,政府下大力度推进携号转网,一大深意就是进一步打通资源流通渠道,消除市场壁垒。如今,若运营商还想着用一个号码绊住消费者,多赚那么三五斗,既落伍又不现实。

  与其纠结小账,不如放眼长远算大账。互联网风起云涌,风口一个接着一个,“下一站再见”成了竞争者们的口头禅。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企业,惟有跳出舒适圈,不断向前看,才有可能跟上疾驰的快车,与更多用户“不期而遇”。特别是对于通信领域而言,躺着赚钱的日子早已结束,运营商成了被选择的一方,再加上携号转网不断推进,商业“护城河”被逐步填平,谁家服务好、谁家资费低,用户自会用脚投票。行业巨头如果再不拿出点诚意和魄力,固守着原有套路,生意怕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创新中国需要“数字引擎”加油助力。在新的生产条件下,互联网、通信等不再是简单的消费品,影响也不是停留在“网络改变生活”层面;而是作为生产要素,成为中国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支撑。从这个角度出发,提速降费也好,携号转网也罢,都意在倒逼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催生更良性、更便利的社会发展场景。各方当有这样的大局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