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黃埔老人林敬裕:永不凋謝的老兵(上2016年7月30日
1944年,日本為摧毀美軍在華中、華南的空軍,削弱美軍利用這些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在1944年發動了被中國稱為「豫湘桂戰役」的大規模作戰,日軍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10軍的頑強抵抗外,戰事一進展順利,連克河南、湖南,並集結近7個師團,15萬兵力,進攻桂林。
林敬裕:我記得最初頭一年是讀書,大部分是讀書,什麼書都讀,古書也讀,大學、中庸都讀,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的原則,要怎麼做。頭一年主要是讀書,早上就是一般的體格訓練,一年以後才正式當學生,士官學生,當時我們出去還是學生。
我們為國家爭獨立,為民族爭,為人類伸正義,為世界求和平,在偉大的時代裏負起偉大的。我們是鐵打的一群,我們是廣西青年學生軍。」
那時候剛好黃埔軍校在南寧招生,招18期,我們學生軍剛剛解散,好多人去報考,我也去報考。我當時不夠18歲,他規定要18歲,但是那時候沒有現在戶口簿什麼東西,沒有。我説是18,他也信,因為我長得高。後來就這麼考進去了。
林敬裕老人:「我們是廣西青年學生軍,我們是鐵打的一群,在偉大的時代裏負起偉大的。
記者:您在黃埔是什麼科的?
(作者:、何燕、丁鵬、聶淩。感謝桂平市委統戰部、桂平市台辦)
1942年秋天,林敬裕從黃埔四分校畢業,被分到第十六集團軍31軍131師。
大概有一年多以後,廣西學生軍就解散了,不辦了。後來就聽説,聽他們説廣西學生軍已經了,共産黨,這樣解散了。那時候我剛17歲,還不夠18歲。回來不知道還能不能讀書,那時候家庭也很困難,整個老百姓都很苦,當時我想,要不一不幹,休,我就決定去當兵。
記者:可以感覺那段歲月是很激昂的那種感覺!
我們一個排三個班,三挺機關槍,四十多個人。我就在裏邊把這個地方看好,敵人可能什麼地方來,把那個障礙物統統佈置好,地雷、手榴彈剛剛佈置好,第三天鬼子來了,那些天天亮以前大概一個小時它就來。他把中國老百姓放在前面,讓他們當炮灰,當擋箭牌。我們當然不知道了,他一踩著我們地雷,「砰」這麼一響,那就聽到哭聲、喊聲,然後是鬼子、老百姓叫,也不知道了。我們標定好的機關槍就打,大概半個鐘頭以後,日本鬼子就撤退了。這是頭一天晚上。第二天晚上,他(鬼子)又是這樣來,又是那個時候,天亮前一個鐘頭又來了。那第二天我們更加小心了,佈置更多的障礙物,手榴彈四個四個綁在一起。把那個拉線綁在樹榦上,他走過來一踢,就響了。另外放好多鐵釘、竹釘在他上。第二天他又來,同樣給我們打退了。一共打退了三天,打了三天三夜。那時候天天下雨,沒有蓋,人在帳篷裏面就是淋得一身都是濕的,雨衣都遮不住,睡也不能睡,下面水就泡到腳背上,剛剛淹過這個腳面。
記者:那您演出的話劇名字還記得嗎?
採訪中,林敬裕老人為我們演唱了當年的抗戰歌曲《廣西學生軍軍歌》。
林敬裕:是守桂林,怎麼樣守法,我們也不知道,後來就派我們這個團去七星岩,於是乎我們那時候叫去什麼地方就去什麼地方,那沒得講的。
音頻節目點聽
廣西學生軍是新桂系組織的青年學生抗日軍事化團體。1938年時,廣西學生軍人數達到四千多人,直屬第五軍總司令部。他們除了做抗日宣傳,協助地方發動民眾參加戰備工作,也協助軍隊做戰時交通、運輸、給養、諜報、戰地服務及組織遊擊隊等工作。桂南會戰期間,學生軍直接參加了與日軍作戰,成為廣西抗日活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學生軍中大多是愛國青年,也受到主張抗日的中國共産黨的影響,也因此被指受到。1941年6月廣西學生軍被解散。同年,林敬裕報考了黃埔軍校四分校。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我們一起參加,我看整個學校去了差不多一半的人,我們三年級的差不多全部去了,不去的很少。大家都去參軍,就這樣就開始了從軍的生活了。
【出錄音】
林敬裕:差不多都是實際類,武器怎麼使用,都多少種武器,步兵的步槍、機槍、輕機、重機、迫擊炮這些統統都學習。
【出錄音】
當時四分校有4個專業分科:即無線電通訊科、炮兵科、工程兵科、步兵科。林敬裕老人是18期步科畢業,所學專業是步兵作戰和指揮。
白天分散到各個鄉下去,我們那時候一個隊一個地點,有些去桂平,有些去玉林或其他縣。早上很早就起來,上街,叫晨呼隊,早晨的晨,一隊一隊的,呼口號:「大家起來,日本帝國主義!」晚上有一次,叫晚呼隊。早晚都這樣。中午就出黑板報,排話劇,演出話劇,也有其他的劇種,總之就是宣傳抗日。
桂林守軍原為國民軍第31軍,但因其主力第188師調出,參加湖南、湖北方向作戰,桂林守軍只有31軍第131師1萬2千多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總兵力不到2萬人,而且缺少坦克、火炮等重型裝備,根本無法與十幾萬日軍抗衡。
黃埔軍校,全名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原址設于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黃埔培養了國共兩黨大批優秀人才。黃埔師生在東征、北伐、抗日戰爭各個歷史時期,為民族,為國家建立了許多彪炳史冊的功勳。
【出錄音】
記者:除了理論學習之外還有一些實際的操作演習之類的?
我的陣地就是在七星岩左前方,它有條河桂江,隔開的,右邊是七星岩,那邊就是桂林市,把它分開。我們在七星岩這邊這個排陣地就在菜家園,那個地方過去是老百姓種菜,供給城市用的。當時我們到那裏的時候,匆匆忙忙,就是挖一些工事,根本就沒有什麼,我守的那個地方是沒有的,他們其他的部隊都是有一些用那些大石頭砌起來的工事。
記者:是愛國熱情!那當時你們做宣傳,在老百姓中間是不是很受歡迎?
一共是三天三夜,非常疲勞,誰也不睡覺,誰也不敢睡,就是眼困。第四天,我就接到命令換到七星岩休息。一排人打了三天三夜,沒有傷一個人,敵概起碼給我們殺傷了十多個,詳細情況不知道。打仗那時還沒亮,他就是喊,喊了一下子不喊了,大概是給他們拖走了。
一進去之後,最後要從南寧走去貴州獨山,我們也是走,大山大嶺的,走走了好多天,我記不得了。到貴州以後就正式進學校了。
林敬裕:當然要學,那是主要的。《孫子兵法》十三篇那時候要背的。我曾經背書厲害的,我背書背得最多。孫子説,狹相逢智者勝。你説他是什麼意思,他就是説兩個部隊突然間在中間碰到怎麼辦呢,有智慧聰明的那就勝,有些人那個指揮官懵懵懂懂他一定敗。谷底相逢勇者勝,就是在山谷底下遇的時候,勇敢的勝。大家都在谷底你沒有地方,再聰明的也沒有辦法,那就是靠勇氣,你發現的,馬上一鼓作氣就衝鋒那你就贏,《孫子兵法》它就是這個意思。
經過短期培訓,廣西學生軍的學生奔赴廣西各地進行抗戰宣傳,發動民眾參加抗戰。
我們抱定勇敢、堅強、戰鬥、犧牲的,我們要和前線戰士、全國克服我們的敵人。
【出錄音】
林敬裕:步科,步兵科。
今年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九十週年。為回顧黃埔軍校辦校歷史,講述黃埔師生為民族、為國家奮戰犧牲的故事,「黃埔魂‧民族心‧兩岸情」採訪團在廣西採訪了多位黃埔老人。從今天開始,《國防有約》將推出一個系列訪談節目《永不凋謝的老兵》,分別對黃埔老兵林敬裕、黎克忠、廖有為、熊壽明四位老人的專訪。敬請關注!
記者:您是十幾期?
在廣西桂平市採訪黃埔老人林敬裕。林敬裕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四分校)第18期畢業生,曾參加桂林保衛戰,多次與日軍交手,在戰鬥中身負重傷。(你好台灣網圖)
林敬裕:十八期,貴州獨山。
我們學習是團以下的指揮方法,就是最大我們可以當到團長,都不需要再學習。就可以了。具體做方案,怎麼樣做方案,進攻的時候怎麼進攻,進攻一定要有三個方案,一個是一鼓作氣,能夠戰勝敵人,戰時的第一方案。第二方案,萬一攻不下怎麼辦?有第二個方案,後幾步的怎麼樣。第三個方案,撤退,怎麼樣撤退。我們都要學習的。
【出錄音】
無論是黃埔本校還是分校,都十分注重基礎教育和軍事專業技能培養。雖然時間過去七十多年,林敬裕老人至今仍能背誦《孫子兵法》十三篇。
林敬裕老人1922年生人,廣西桂平人。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華民族八年全面抗戰的序幕,此時,林敬裕正在廣西桂平縣桂山中學讀書。1938年桂山中學遭到日軍轟炸,校舍被毀,學校停課,不到16歲的林敬裕和許多同學一起報名參加了廣西抗日青年學生軍。
記者:要學《孫子兵法》嗎?
林敬裕:學校被炸,我們學校那個圖書館炸掉了,我們學生的檔案都在那裏的,統統炸掉,沒有辦法讀了,大家也不想讀了。那時我已經三年級,差不多初中畢業了,那時候16歲,我們就一起去參加那時組織的廣西學生軍,廣西青年學生軍,裏面挺進步的。
黃埔軍校四分校的前身是黃埔廣州分校,抗戰爆發後曾多次遷校。1940年2月初,黃埔軍校第四分校由廣西省宜山縣遷至貴州獨山。
頭一個單元是通訊學,通訊學首先是有線電、無線電,通訊器材都是用當時世界上最標準的,最先進的,德國的電話機,無線電發編機。所以我們從有線電怎麼使用,它是原理是什麼,壞了怎麼修,怎麼拉那個線,都學。
記者:那您回憶回憶,就當時在黃埔的學校學習的課程都有什麼?
(未完待續)
林敬裕:很歡迎,很歡迎,老百姓很歡迎。
林敬裕:是啊,現在我好像年輕了兩三年了。那時候是青年人,轉眼就七八十年。
桂林守軍抱著與桂林共存亡和抗戰到底的決心,士氣高漲。林敬裕當時在第31軍131師319團一營2連3排任排長,直接參加了桂林保衛戰。
【林老演唱《廣西學生軍軍歌》,混】
林敬裕:《放下你的》,總而言之是抗戰的,全部是抗戰的。那時候,那時候我們年紀還小,也不懂什麼,就跟著去,一股盲勁…
林敬裕:那時候還沒有到前線,我們16歲,就是做宣傳。
戰術、戰略還要考試,手榴彈、炸彈、原子彈。原子彈後來我們畢業的時候都知道一些,我們那時只知道它威力很大。
【出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