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生活论坛借力旅游展 桂林会展业启动腾飞“新引擎
每一届论坛,都会汇聚很多旅游界的专家。这些专家,个个都是世界上旅游研究领域的“大腕”。而这些专家的参与,也令“国际论坛”更具国际性和专业性。
桂林,也跟上了这股潮流。近年来,随着我市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和国际会展名城建设,会展业不断做强做大,并朝着品牌化、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迈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桂林会展业也逐渐创出了国际效应。
通过“国际论坛”的举办,桂林向国际会展业和旅游业界展示了国内会展业发展水平,也建立了桂林市组织大型会展活动的工作机制,积累了经验,锻炼了桂林会展人才队伍,桂林会展业逐渐创出了国际品牌。
桂林走发展会展业道不足为奇。
事实上,要让宾客满意,并非一件容易事。全部都是活跃在国际旅游界、学术界的“腕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或者至今还在从事宾馆酒店及旅游景点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八年来,桂林丝毫没有放松对会议接待服务水平的加强与提升,总是在不断“内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接待服务人员素质能力,让参会中外嘉宾感到“宾至如归”般的便捷、舒心。
如果说旅博会的举办让桂林在国内会展领域成功创出名气的话,那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以下简称“国际论坛”)的举办,也让桂林打响了“国际品牌”。
15万平米的占地面积,5.28万平米的总建筑面积。2001年,一座现代化的综合会展中心大楼在高新区拔地而起。如此大手笔的建筑,让不少市民咂舌。
而桂林,也在举办这样国际性的会议中,积累了丰富的接待经验。
桂林也因旅博会的举办,成功地在国内会展业界创出了名气。我市被2012中展产业论坛评为“中展之星”,并入选“2011—2012年度中国十大魅力会展城市”。
放眼全球,,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会展业为这些城市带来了巨额利润并为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得会展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服务行业中一个新亮点,甚至成为一些城市的支柱产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
2008年11月,我市举办首届桂林山水文化旅游节,把文化和旅游共同确定为节日主题,以“山水搭台、文化入戏”,打造“我想去桂林”的时尚品牌。“旅游+文化”是促进桂林旅游发展的正确思,这一届旅游节取得了空前成功。此后,重装出世的旅游节被市委、市确定每两年举办一次,成为桂林金色节庆品牌。
多年来,桂林市上上下下利用各种参会的机会,赴境外、国内各种著名会展进行学习,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取经,桂林对“国际论坛”的筹备举办逐步做到了“成竹在胸”。在论坛整体布局风格和模式上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许多细节也在不断完善,“国际论坛”越来越成熟。
2011年,时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的索丹·索莫基曾经如此评价“国际论坛”:“这个论坛很好地展示了桂林的风采,论坛的接待、服务、组织水平都达到世界一流。”
2008年,桂林市博览事务局挂牌成立,使得桂林向“打造会展品牌、做大做强会展经济”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事实上,与那些国际上著名的“会展大亨”相比,桂林的优势毫不逊色!桂林素有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临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地处桂粤湘黔四省区中心,具有完善的陆空交通网络。
多年前的“伏笔”助推桂林会展业起航
受桂林山水文化旅游节的积极影响,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暨桂林国际动漫节、中国漓江摄影展等越来越多专业展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阳朔渔火节、恭城桃花节、灌阳农具节、资源河灯歌节等一批依托独特资源的会展品牌影响也日益扩大。与此同时,桂林动漫产业、观光农业、休闲经济全面崛起,其他相关产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桂林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0年9月,首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横空出世。这是我市重点培育的大型国际展会,也是迄今为止广西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旅游博览会。
作为一个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桂林旅游资源丰富、享誉世界,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从1973年国务院确定桂林市为我国首批对外的旅游城市以来,已有160多位外国元首或首脑到访,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多年居全国各城市前10位。同时,190多个较高级别的会议场所、70多家有较高级别接待设施的星级酒店也为会展行业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利好。
自2007年在桂林举办以来,“国际论坛”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理工大学和桂林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专业,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世界论坛。桂林,正借助这一平台界舞台上更自信地推广和展示自己。
全国煤炭会议和全国书市的召开让旅游、物流、餐饮、交通、娱乐等相关行业忙得不亦乐乎,桂林人也深刻体验到会展经济的魔力。从此,发展会展经济成为决策层为桂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此时,决策层给予桂林更恰当的定位———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而仅承接会议和小型展会已不能满足这座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桂林必须打造国际化和规模化的会展。
14年前,很多人还搞不清楚会展中心的用途,甚至还有人觉得这么大一个地方搞展览挺浪费的。而10多年后,看着会展中心活动一个接一个,人潮一波接一波,带来的经济效应一环扣一环,很多市民也不得不地竖起大拇指:“原来会展真的能成为一个产业。”
本土品牌展会节庆全面崛起
旅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但促进了我市旅游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也成为桂林会展业规模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其在业界的巨大影响,随后,它荣获了中展行业年会组委会和全展评选活动办公室颁发的“中展业年度大———2010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展会”,以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组委会颁发的“2010年度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十大经贸博览类节庆”。
这让桂林的决策者们很受,他们也在酝酿这么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展会。
上世纪90年代,全国煤炭会议在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据一些资深人士回忆,那时的桂林市区不过数十万人,陡然增加的参会者给桂林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酒店、宾馆几乎爆满,许多商场销售的贵重纪念品甚至断货,就连不少出租车也被参会者一包就好几天,以至于市民打车都困难。
还有2004年5月举行的第14届全国书市,有来自的38个代表团参展,正式代表6000余人,共订展位1206个,参展图书16万种,码洋3700万元。书市的火爆带动了旅游。据旅游部门统计,当年5月8日至13日,“五一”黄金周过后,本不是高峰期的漓江旅游形成一个小。这6天时间,漓江游客人数达19541人次,比此前历史最高的2002年同期增长达30%。桂林旅游的利好形势在黄金周结束后还持续了10多天,形成甚至比“五一”还长的旅游高峰。
而业界人士相信,随着2015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的召开,桂林会展业的国际化品牌将得到进一步。旅游展将全面启动桂林会展业的第二次腾飞。(桂林晚报记者庄盈)
近年来,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崛起,这就是会展业。
截至目前,旅博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实现了“创新旅游商机,拓展国际市场”的办会旨,办成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成效显著的旅游盛会。历届旅博会有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马来西亚等近60个国家的国际参展商,参展数居全国同类展会前列。据统计,五届旅博会共有3000多家国际国内旅游机构前来参展参会,展览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正如亚太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贵马田所说,随着“国际论坛”永久落户桂林,大批世界旅游业界有影响力的官员、专家学者每年汇聚在此研讨国际旅游发展趋势,使得大家对“国际论坛”这样一个展望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平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来桂林参加“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很多旅游业学者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日程。“桂林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各地的旅游专家学者期待的地方,桂林美丽的城市和美丽的山水让与会嘉宾着迷!”贵马田说。
国际论坛让桂林会展打响“国际品牌”
承办全国大型展会,只是桂林会展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而打造一批本地品牌展会,桂林会展经济才能做大做强。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举办后,广西对外的水平和层次迅速提高,并带动了南宁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一个展会改变了一座城市。
桂林旅游首次成为论坛案例、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的《全球旅游晴雨表》在桂林发布……每每回顾起在桂林举办的八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桂林旅游业界人士都津津乐道。“国际论坛”不仅让世界更加了解桂林,也为桂林与各地的旅游合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国际旅游业界的深入交流和友好合作,打响了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