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升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广州市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带着深厚感情抓学习,带着使命责任抓宣讲,带着现实问题抓调研。全市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全会精神进入羊城千家万户。
为深入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广州构建“全方位动员、全过程贯穿、全社会覆盖”的宣讲体系,遴选出100名理论专家、100名思政课教师、100名优秀基层百姓宣讲员,组建“三个一百队伍”“新时代广州理论专家宣讲团”等团队,由专家学者讲理论聚民心、学校教师讲思政育新人、基层百姓讲故事筑同心,广泛开展精准宣讲,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发挥“学习强国”广州学习平台、市区融媒体中心、市内重点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媒介的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学校和社科普及基地等阵地,创新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积极回应广大网民关切,把中国故事、广州故事讲“活”讲深入,唱响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大合唱”。
截至目前,广州共组织市、区、镇街各类宣讲团(基层宣讲小分队)214个,参与宣讲的人员有2500人,集中开展宣讲6000多场次,听众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扎实推动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政治保障和理论基础。
深研治理新课题 领导干部带头学
首先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2019年10月20日,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带头深入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面向基层党员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其他领导也到各联系点开展宣讲。
为认真贯彻落实“坚持领导带头,到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推动全会精神走进群众、深入人心”的要求,广州市委宣传部制定印发了《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方案》,实施理论学习“头雁工程”,完善中心组学习管理、考核、督查制度,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带动大兴学习之风。
同时,广州从市直有关部门和广州地区高校、社科研究机构抽调了14名政治素质强、理论政策水平高、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同志,组成市委宣讲团,到全市各区、市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领导干部展开全会精神宣讲。
至今,市委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区、市直各单位开展宣讲300多场,区级宣讲团和基层宣讲分队深入城乡基层一线宣讲1000余场次。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已经作了多场面向领导干部的宣讲,他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启了制度建设的新时代,明确了制度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要向领导干部讲深讲透讲实全会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尤其是讲清楚我国的制度优势、制度建设的要求和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制度创新上也‘办了许多大事’,如推动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精准扶贫成果显著等等。”在宣讲过程中,陈金龙同时结合广东和广州的实际,向领导干部切实讲述制度创新的故事。
“四中全会《决定》蕴含了庞大的信息量,回答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问题。”每场宣讲的开始,广州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教授尹德慈便将全会《决定》放在幻灯片的首页,让台下的领导干部认真研读。
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找到并贯彻落实长治久安的制度安排?尹德慈认为,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是“关键一招”,他们的肩膀上承担的责任很重。“这个关键一招‘活’了,整个顶层设计往下推行的路就‘活’了。”尹德慈在宣讲中提出,对于广州这一超大城市的治理,如何通过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城市的效能,领导干部在“如何推动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和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广州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在开放的过程当中,既坚持‘为我所用’,同时又要坚持‘以我为主’”等问题上需要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千场宣讲筑同心 党员群众广泛学
环卫工人、企业家、警察、检察官、消防员……连月来,广州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区唱响了传递四中全会精神接地气的“百姓之声”,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组成一个个基层宣讲小分队,用不平凡的奋斗故事,给党员干部和街坊邻里带来一堂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鲜活生动地讲述中国制度优势在日常生活的注脚。
“在这个城市,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被看见。”2019年11月28日,在谢家祠举行的西关百姓宣讲论坛上,天河区市容环卫第三管理所王凤丽的演讲令现场许多街坊产生共鸣。18岁时,王凤丽从河南来到广州寻梦。本想参军入伍的她成了一名环卫工人,一做就是30年。如今,她当上了环卫所所长,在2016年还当选为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代表。
“我就扫大街了,我还要扫出个名堂来!”王凤丽用一连串的金句让在场众人不时捧腹。街坊们听完后她的故事后感慨:“虽然有的岗位很平凡,坚持下来就不平凡。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有责任意识。”
王凤丽告诉记者,当宣讲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她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为广大环卫工人发声,同时激励听众们不懈奋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许多普通街坊们、大学生、中小学生们,甚至是企业家和领导干部都热泪盈眶,向我表达敬意。自己的经历能够影响到这么多人,这是我此前从没有想过的,今年、明年,甚至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还会继续报名当百姓宣讲员。”
在广州,像王凤丽这样的百姓宣讲员还有很多。参照市委宣讲团的做法,广州各区、街镇成立区委宣讲团、基层宣讲小分队,将全会精神宣讲到基层一线群众。从2019年9月至12月,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社科联在全市基层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广州千场大宣讲活动,让身边百姓用接地气的语言,让具体理论融入寻常生活与个人奋斗的故事中,为党员群众讲好中国制度优势的故事。
市委宣讲团成员、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目前已经作了20多场全会精神宣讲。面对不同的宣讲对象,他在讲述的时候侧重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同时会从身边具体的案例事件入手,让听众能够切实理解宏观的战略。“面向企业,我主要从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展开宣讲;面向党员干部,主要从党的建设方面展开宣讲;面向高校,则主要从学术理论上讲起。”
“中国之治”课堂读 青年学生自觉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广州各大高校、中小学也广泛开展思政课程,组织骨干教师以接地气、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宣讲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学。截至今年1月10日,全市大中小学校共组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思政课超2000场。
其中,广州大学组建由校院领导、专家学者、骨干教师等组成的理论宣讲团,组织《读懂“中国之治”》专题思政课,面向学生和教师开展理论宣讲,推动全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思政课就是要让学生们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深植于心。”广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晓晴介绍,目前,广州大学利用校园电视、学报通讯、大学城网络收听收看专栏新闻,举行专题学习会、座谈会,开展分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学习宣传,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内容,把全会精神学习落实到学生党员,落实到每一名学生。
目前,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的孩子们每周都会上2至3节《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公民素养、历史常识、法律制度等层面参与特色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星小学副校长陈康英介绍,如今,“学习强国”也成为思政老师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我们发现里面的课件、录像、纪录片、新闻等素材非常规范翔实,很适合思政课上使用。老师们将这些资源和教材结合起来,更加紧贴时代性,能更富有感染力地传播正能量。”
通过布置资料搜集、劳动实践、研学等课外拓展任务,中星小学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孩子们通过情景再现、活动体验、资料收集和分享等实践,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增长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逐步成长为一个爱党爱国、爱校、爱家、爱学习、爱生活的孩子。
在广州,思政课也开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第一线。2019年12月20日上午,从化区温泉镇南平静修小镇迎来了一群灌村中学的学生。从“特色小镇建设”到“村民收入渠道拓宽”,在短短的一堂“乡间思政课”里,叶有为老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以南平村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述了主题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在实地观察和体验学习中不断思考。依托从化区融媒体中心线上平台,本节课的内容也在广州“新花城”客户端上进行同步直播,将乡间思政课传送给屏幕另一端的广大观众。
广州市委讲师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州将继续推动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全覆盖,组织各级宣讲团和基层宣讲小分队深入各领域生产生活一线开展面对面宣讲。同时,发挥“三个一百”新时代宣讲团作用,讲好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优势的故事,利用发挥学习强国、市区融媒体中心、市内重点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各类媒介,继续奏响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大合唱”。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