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桂林傩文化与桂北特色民俗论坛在古镇大圩召开(图)
图为桂林傩与桂北特色民俗论坛现场
讯 ( 李毅兰 )12月15日首届桂林傩与桂北特色民俗论坛在古镇大圩召开,来自桂林傩文化的专家学者和传承者及爱好者济济一堂,共同研究商讨桂林傩与桂北特色民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桂林是白越之地,这里的人们大多受到楚月文化的影响,傩文化盛行。唐代李商隐的《桂林》诗云:“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箫、鼓是人们表演傩戏傩舞的伴奏乐器,李商隐有感于桂林当地人繁多的傩文化活动,发出如此的感慨。
近数十年,虽经各种波折,“桂林傩“及桂北民俗的身影始终在田野以自己文化因子的生命之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今非遗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极需通过深入的研讨让人们科学地艺术地认识包括“桂林傩“在内的桂北特色民俗文化的性质及价值,极需提升我们传承的社会责任。本届论坛的举办则为共同研讨求得认识的提高来推动“桂林傩“及桂北特色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
在本届论坛上,来自县乡的部分传承人士即兴交流了傩仪开山、打腰鼓、唱贺郎歌等演艺。在历史上,反映傩的祭祀文化的还愿祖祭在县乡村落很普遍。时至今日,桂林傩有多个项目已列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有多人已列入市级非遗传承代表人名录,而民间器乐、民间祭祀如盘王节、令公节等传承活动仍在乡间活跃。对这些有民间艺术价值的民俗及其物质形态加以保护、传承是非遗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而对于有着千余年历史的桂林傩与特色民俗的延续仍是今天文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研究思考的课题。
- 标签: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