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为什么不喜欢对人讲桂林话?
长年在全国各地走动,见到外省的服务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来办事的人,在工作语言上,基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管工作对象是说普通话、本地方言还是他地方言,工作人员始终如一地说本地方言,不管你听不听得懂,比如四川、重庆、河南等地,一种是根据工作对象所说语言种类,选择对应的工作语言,你说普通话他就说普通话,你说本地方言他就说本地方言,比如广东、浙江等地。
而只有我们桂林,服务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选择工作语言的模式是,不管你采用普通话还是方言,他们始终如一地采用普通话,很有趣的一种情况,工作对象说着桂林话,而工作人员他们一边内部交流说桂林话,一边回头与你说普通话,这是外省基本看不到的现象。
现在搞得就连菜市卖小菜的大妈,明明自己是讲桂林话的,来买菜的也说桂林话,卖菜大妈就是要和别人讲普通话,生怕不讲普通话别人不买她的菜似的,你讲好不好笑。
本人觉得,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放弃本地方言,同时,作为服务工作来讲,服务对象讲什么语言,如果工作人员会此种语言的话,也应该相应的采用此种语言进行服务工作,才是最好的服务行为。
在本地以及地方,经常见到,在某些节日庆典或重要旅游宣传活动期间,各个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身穿民族盛装开展服务工作,用以展现当地的人文旅游特色形象,同样的,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我们为什么不采用桂林话来开展服务工作,展现桂林本地的人文旅游特色形象呢?
现在规定服务窗口要讲普通话也是瞎掰的,语言本来就是用来交流的,别人来办事的群众如果是讲普通话的,你讲普通话就行了嘛,但明明人家是讲桂林话的,你自己也是讲桂林话的,大家用桂林话交流应该更亲切,更能表情达意,何必拘泥于一定要用普通话呢,甚至来办事的群众一直只讲桂林话,明明会讲桂林话的工作人员还是坚持与别人讲普通话,硬是要让来办事的群众别扭,你讲,这不是故意为难别人吗?
现在满大街的桂林人讲普通话,但常常是两个现象,要么是很桂林的普通话,要么就是很普通的桂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