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特色景点桂林桂林民俗文化有哪些桂林米粉所有图片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增峨”

特色景点桂林桂林民俗文化有哪些桂林米粉所有图片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增峨”。从古至今,旅游胜地向来都是桂林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如今,旅游业成为桂林的经济支柱产业,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窗口,桂林也将凭借山水文的深厚内涵加快向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迈进的步伐。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桂林市旅游局局长李志刚。

  旅游经济连年持续增长桂林民俗文化有哪些。2005年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是我国8个过百万城市中唯一的地级市。2006年接待游客1337.95万人次,同比增长11.0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达110.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8.75亿元桂林民俗文化有哪些,同比增长18.63%。旅游收入增幅超过人次增幅7.6个百分点。2007年,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均超历史最好水平,旅游总收入85.51亿元,同比增长24.39%;接待国内外游客1530.64万人次,同比增长14.40%,;接待入境旅游者128.6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5%以上。旅游收入比旅游接待人数增幅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接待将比国内旅游接待增幅高出2.02个百分点。在入境旅游接待中,外国人占63%,游客占28%,港澳游客占9%。市区旅游亮点纷呈,县域旅游迅猛发展,“桂林旅游”股票保持增长。

  产品结构和客源结构日益优化。适应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深度开发了观光型旅游、休闲度假型旅游、会展商务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城市旅游、红色旅游、专项与特种旅游八大产品系列,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比如:乐满地休闲世界、愚自乐园、印象刘三姐、两江四湖等。许多旅游企业推出高端产品,全市实现了旅游客源结构优化。今年第1季度,桂林接待入境游客18.37万人次,入境游客中,旅游消费能力较强的外国人占入境总人数近60%。外国人中欧美游客占入境总人数的40%。

  旅游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桂林民俗文化有哪些。桂林建立了较全的旅游产业规模,全市拥有各类旅游企业3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约为4万人(不含12县)。国际旅行社20家,国内旅行社73家,各种外语及普通线家,三星级34家,二星级以下21家;社会住宿业约400家,床位50000张;旅游车船企业约80余家,漓江游船225艘,两江四湖游船27艘,各种大中巴旅游车1128辆;景区和休闲购物企业协会在册企业有85家,已开发主要景区50余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5处、3A级景区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全国“双百强”旅行社4家。上述数据均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广西旅游龙头地位初见端倪。2007年,广西全区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05.52万人次,桂林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为128.60万人次,占到全区入境旅游接待总人数的62.57%。桂林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6项主要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并创造历史新高,旅游总收入相当于桂林当年地区生产总值11%,顺利完成经济发展计划目标,为全市全面完成经济目标任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范例城市、广西旅游业的龙头、影响我市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重要产业地位初见端倪。

  记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建设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旅游门户城市,桂林旅游业为抓住此历史机遇将推出哪些战略举措?同时,东盟作为桂林旅游的重要客源国家,桂林针对东盟国家旅游市场的开拓将会有哪些新思路?桂林将开辟哪些新的旅游线路来满足东盟游客的需求?

  李志刚: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契机,使这两个区域成为桂林旅游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确立桂林旅游在构建广西-东盟大旅游网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及作用,争取在短期内东盟游客接待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使桂林成为东盟旅游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旅华东盟客源集散地,为桂林旅游创造新的增长点。并以拓展东盟旅游市场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桂林与周边入境客源地区区域旅游发展的组织空间结构和市场空间结构,促进桂林近距离入境市场客源增长,进而促进桂林旅游的更大发展。

  促进桂林旅游发展首先要实行“抓住重点,分层推进”发展战略。即在发展桂林东盟旅游市场过程中,首先壮大第一层面市场,其次扩展第二层面市场,第三培育第三层面市场,逐层推进。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特色景点桂林、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旅游强国,应作为我市发展东盟旅游市场的第一层面加以壮大。越南、缅甸、文莱是东盟旅华新兴的客源市场,应作为我市扩展东盟旅游市场的第二层面。同时,把柬埔寨、老挝作为潜在的客源市场即第三层面市场进行培育。通过市场的划分,突出重点,逐层拓展。

  1、建立桂林东盟旅游合作平台。申请在桂林举办广西—东盟旅游合作论坛;筹备设立桂林东盟旅游办事机构;积极促成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组织、中国东盟旅游研究所的建立并争取落户桂林;与东盟主要客源地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建立旅游合作协调机制;举办广西东盟旅游大企业共谋发展研讨会,打好合作基础,搭好合作框架。

  2、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博览会的平台,积极做好参展工作。一是精心策划,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展示桂林旅游品牌。重点策划、整合、组织、宣传针对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印尼市场的线路和产品。二是做好招展的延伸服务工作。近期应加强与东盟各国旅游部门及旅行社、旅游客商的联系,在旅游服务、旅游项目招商、旅游客源引进等方面,与东盟各国业主进行项目和客源的对接,努力达成合作意向,以提高桂林旅游在南博会的参展效率。

  3、积极开展对东盟国家旅游市场的调研,对市场进行细化。深化对东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国民收入变化及东盟公民旅游偏好的研究,对东盟进行旅游市场的细分,把握东盟公民的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消费水平、民俗习惯等市场特征,使我市的旅游营销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4、开发适合东盟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要打造针对东盟的旅游产品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强旅游品牌的策划和运作,确定鲜明的旅游宣传促销主题。要加强桂林旅游新产品、城市新景观的宣传。在新、马推出以“刘三姐”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对泰国市场推出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的旅游产品;对越南北方推行“红色之旅”;在越南南方,则可以考虑以美国“总统之旅”为主题,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

  5、进一步完善桂林与东盟国家的旅游交通。保持广州—桂林、香港—桂林、深圳—桂林等航空团及面对东南亚的现有航线、包机正常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国内、国际包机、航线,并通过加大客源的输出予以巩固;桂梧高速公路通车后,大力开展包团游在内的汽车长途旅游等应对措施,以保证中转游客的稳定和发展;争取将桂林—南宁—越南同登—河内—下龙的旅游列车变成为国家固定国际铁路联运,并争取开通青岛—桂林旅游列车,使其与上述国际列车对接,方便国内旅游者出行;南宁—凭祥高速公路开通后,开辟长沙—桂林—凭祥长途汽车旅游线路,促进客源市场的发展。

  6、针对东盟市场搞好有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项目。如针对马来西亚市场,建立符合穆斯林要求的饭店;在桂林建设“东盟购物一条街”、“东盟旅游美食一条街”。

  7、加强东盟国家语种人才的培养特色景点桂林,为东盟语种导游做好人才储备,特别是桂林旅游学院将把为东盟旅游做好服务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桂林民俗文化有哪些,加强泰国语、老挝语、缅甸语、印度尼西亚语等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招收东盟旅游专业留学生桂林米粉所有图片,为东盟培养针对中国旅游市场的专业人才,此举可在东盟年轻的旅游人才方面培养对桂林的感情,利于东盟旅游市场的长期发展。

  8、以桂林为枢杻,加强区域合作,将相关的旅游目的地串联起来,形成特色旅游线路,使桂林成为游客的中转站。积极拓展增强桂林的出入境中转港作用,即一方面使东盟各国的旅游者在前往国内旅游目的地时,选定桂林为入境港(同时也是旅游目的地)之一;另一方面使国内前往东盟旅游时,选定桂林为出境港之一。要为出入境游客量身定做“桂林精品一日游”、“桂林极品两日游”等经停游客的专门产品。

  9、充分发挥桂林国际机场的作用,将桂林建成中国东盟旅游的出入境口岸。面对东南亚市场,增加将桂林列为经停地的包机、航线,如北京—桂林—河内、上海—桂林—曼谷、新加坡—桂林—成都等。

  10、扶持广西航空公司,使之成为东盟旅游市场的主要航空运输力量。在对东盟旅游市场的开发中,进一步加强与广西航空公司的合作,使广西航空公司成为我市开辟针对东盟旅游市场航线的主要依托力量之一。

  记者:“印象刘三姐”作为桂林文化旅游的一个主打品牌,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桂林将采取哪些推广举措促进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桂林文化旅游产品走向世界?

  李志刚:北部湾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为桂林旅游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桂林市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战略决策,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思想观念和发展战略的调整转变桂林米粉所有图片,让山水文化对接海洋文化,在规划、市场、产业、产品、企业、人才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强化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实施行动。加快建设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门户城市的步伐,尽快建成泛北部湾区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让桂林旅游产业成为广西的窗口产业和形象产业。

  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桂林不仅是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注意挖掘2100多年以来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并且重点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保护开发并推出了靖江王陵、桂海碑林、恭城文武庙、甑皮岩古人类遗址、秦代灵渠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使之形成有吸引力的桂林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同时加快王城的保护性开发力度,打造桂林文化旅游新的品牌;努力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鼓励和支持依托桂林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策划和创造出游客喜欢、有消费市场、类似于“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这样新的旅游文化项目;还策划、建设了兴安乐满地休闲世界、愚自乐园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旅游新项目,极大增强了桂林旅游的文化品位及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整合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70多万人。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我们充分利用本市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及传唱于大江南北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人文资源,大力推出了《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大型旅游文艺演出,使桂林旅游内容更加丰富,产品结构更加优化,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要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高旅业素质。要充分利用桂林历史文化优势,有力提升旅游活动文化品位,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旅游更具有吸引旅游者的魅力。要加大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积极推出旅游文化产品桂林民俗文化有哪些,加大旅游文化的教育宣传功能。特别是要通过让大型国际旅游论坛永久落户桂林、恢复“山水文化旅游节”活动,充分展示桂林旅游文化内涵和品质,打造旅游文化相结合的平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