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哪些文物桂林山水详细介绍
】桂林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桂林米粉”是桂林文化符号之一。然而,学界对米粉的起源、历史文化等课题研究不足。关于正宗桂林米粉的定义、起源众说纷纭,缺乏明确定论。新世纪以来,一个违背历史常识的“修筑灵渠的秦军士兵思念面条而发明桂林米粉”假说与伪民间传说取据,与粮食加工史相悖的论断,给社会、市场带来误导,同时也对桂林历史文化名城声誉及“桂林米粉”品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市政府启动桂林米粉文化园、博物馆项目在即之时,为“桂林米粉”品牌正名界定成为学界的当务之急。本文依据史料记载及文物考古成果,结合田野调查,梳理历史脉络,去伪存真,探索桂林米粉特色的形成、传承、发展、影响,为廓清“桂林米粉”概念奠定基础。
桂林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桂林米粉”是桂林文化符号之一。在经历了数百年发展之后,“桂林米粉”已然成为中国一块知名美食品牌。为弘扬桂林米粉文化,提升桂林米粉品牌影响力,市政府主导下的桂林米粉文化园和桂林米粉博物馆已进入筹划阶段,而其基础工程即对桂林米粉历史文化的研究尚相当滞后。目前对桂林米粉的研究多集中在产业发展、品牌提升等经济方面的探讨,对桂林米粉的起源、“桂林米粉”这一特定称谓的品牌形成和传播等方面的文章几乎都是抄来抄去的所谓“民间传说”和“修灵渠的秦军吃不惯大米,按照合落(饸饹)面方法发明了米粉。”(最早的文章见于2000年3月20日桂林晚报载姚古文《桂林米粉起源探秘》)桂林山水详细介绍,这些以讹传讹的信息甚至影响到了百度百科、360百科等影响极广的知识平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桂林米粉文化作为桂林米粉经济发展的基石必须牢靠。
粮食加工史常识籍考古学成果告诉我们:条索状食品制作需要磨[1],东汉才有石磨[2],制作面食的小麦也是东汉才开始普遍种植,而饸饹面的原材料荞麦桂林山水详细介绍,直到唐朝才普种于中国,方由此催生了元代的饸饹面[3],秦军的军粮配给是粝米与稗米[4],而秦代广西人只喝粥食[5]。 “修灵渠的秦军因思念家乡饸饹面而发明米粉”从何而谈?依据国学大师钱钟书《管锥篇》的考据,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及文物界的考古成果可知:米粉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东汉时期的江西一带[6],后流传到南方各省。兴安亦或桂林并非米粉的发源地,在研究桂林米粉的语境下,讨论米粉的发源地毫无意义。因此,本文谨就“桂林米粉”的成名与兴盛进行论述,进而分析“桂林米粉”品牌形成的原因,并尝试对“桂林米粉”进行初步界定,以就教于方家。
米粉传入桂林的时间,不晚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当年,在桂林东郊,今灵川县灵田乡有一间米粉店开张。据《灵川县地名志》灵田乡“米粉店”村条目载:“公元1341年间,秦姓人从小水村迁此定居,设一小店,经营米粉,久之发展为村庄,故名米粉店。”[7]又据《灵川古今地名纪录》载:米粉店村“位于灵川县城甘棠渡东南15公里灵田镇力水行政村南侧,居民24户116人,元至正年间(1341-1368)从力水村迁徙设一小店,经营米粉,从而发展成村,故名。”[8]
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了一块立于清代乾隆三十五年五月(1770)的《照案众立界碑》和另一块立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一月初七日的无额民约碑。两碑文均分别记录了当年米粉店村与邻村的山林纠纷及官府主持审讯、判决情况。
在目前为止能查阅到的史料中,桂林灵川县“米粉店村”的形成记录及碑刻,是桂林最早的米粉生产、经营状况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也是南方地区除江西以外桂林山水详细介绍,最古老的米粉历史印记。同时也意味着清代初期桂林人延续了元代以来的吃米粉习俗,米粉作为一种市场化食品在桂林一带城乡非常普及。
刊印于明嘉靖九年(1555)的《泰泉乡礼》(《广西通志》总纂黄佐)的专著《乡约》中,对组织聚会祭祖仪式的规范有记载:“孟月朔具果酒三行,饭食一会。余月则去酒果。或直设饭,或米粉面食亦可。”[9]这是桂林米粉录入典籍的最早文字证据。清代乾隆年间,《泰泉乡礼》被收入《四库全书》。
现存最早的广西省志,刊印于明嘉靖十年(1556)的《广西通志》(主修林富,总纂黄佐)在《饮馔属》篇录入面条、粽子、米粉等广西地方小吃,米粉首次载入地方志史册。[10]
清顺治十七年(1660)《桂林府志》中的《物产馔饮属》记录了当时桂林主要的几种饮料、小吃:“桂酒、豆酒、黄酒、茶、面、鲊、粉。”[11]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申报》报道《桂林学界》,记载了时任广西省城五所高等学堂的总办的沈赞清打压学生的恶行——若有学生对其做法不以为然,“沈公即不准吃饭,必须悔过而后始准吃饭,饿至一日多有悔过而吃饭者;竟自不悔过昨不吃饭者、晚闻卖米粉者、过堂不吃饭皆买吃米粉。故有所谓‘米粉党’及‘悔过党’二种”。[11]
元年(1912)“初立,国会众议员的选举由人民直接投票选出复选人……党在初选竞选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在发给选票时,每一初选人附送一券,上写凭券发米粉若干碗。”[12]“如此选民碰上竭力运动选票的各党积极分子,于是,初选时,就以铜圆数枚或米粉数碗就出卖选票。”(耿云志《西方在近代中国》)民初桂林米粉介入中华历史上第一次议会投票选举,见证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桂林米粉参选事件”至今仍是中国政党史、法制史等教科书的引用案例。
从古代到民初,有关桂林米粉的史料,均指向桂林城区及周边部分乡村。“桂林米粉”具有明确的地理区域性特征。
辛亥前后,有关桂林米粉的史料记载逐渐增多,历史文献表明,这一时期“桂林米粉”特色与品牌已经成型。新桂系集团上台后,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华”的口号,省府回迁桂林,更促进了米粉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内报刊杂志关于桂林米粉的介绍文章不时见诸报刊。抗战时期桂林城,中国文化名人及大量各地民众涌入桂林,随着人口的进出流动,使“桂林米粉”名声远播海内外。
清光绪三十年(1905),画家齐白石小住桂林,“桂林之游,老人爱吃桂林市内会仙楼的马肉米粉和鱼生粥,《忆桂林往事》诗之一首道:粉名马肉播天涯,粥号鱼生美且佳;世味饱尝思饮水,几曾经过会仙来。”时人评价:“马肉米粉和鱼生粥的风味,到过广西的读者,都会会心神往的。 ”[13]
民初,广东篆刻名家邓万岁到桂林游览后,记录下“市马肉者在米粉店中以小碗盛米粉桂林有哪些文物,以马肉芼以辣椒、芫荽等物,每人三四十碗,以多为贵云。”的当地米粉食俗。[14]
1936年,一份介绍国内外人文历史、地理的杂志《史地知识》在上海创刊。创刊号刊登了黄文荃(1914—1984,灵川县人)一篇题为《山明水秀的东方瑞士——桂林》的文章,全面介绍桂林市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着重描述了当年桂林米粉已经走出本地,在各地的经营状态,凸显出“桂林米粉”品牌的强大影响力:“桂林米粉是到过桂林的人都尝过的。梧州、南宁、广州等处的米粉铺都特别标出‘桂林’二字。上海北四川路也有一家桂林米粉铺子,可惜不会经营已经于去年五月倒闭了。冬天尚有一种马肉米粉,味极鲜,到晚上每个马肉米粉馆都有很好的生意。”[15]
抗战时期,大批仁人志士进入桂林,这一时期,有关米粉的文章、文字记录的事件非常丰富,仅举数例:
“1940,周恩来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工作期间,多次品尝桂林米粉。”[16]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同志……亲自买米粉送到楼上”[17]给工作人员吃。
1944年初,“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在桂林举办。米粉伴随了剧展从筹备到完成的全过程。例如,田汉“为了抢时间,也不回家去,就在剧场门口米粉担子上,靠着墙吃一碗‘经济粉’,又回来继续写作。”[18]“排练紧张时刻,田汉先生会自己掏腰包犒劳大家吃上一碗桂林特产——马肉米粉。”[19]田汉还将桂林米粉带入他创作的话剧,《秋声赋》中有这样的台词:“刚才在桥边小馆子里一个人吃几碟马肉(米粉),喝了几杯三花(酒)……”作品以桂林土特产融入戏剧情节,以细节感染观众产生共鸣,饱含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桂林米粉从普通食品升华为文化艺术的一次成功尝试。
桂林米粉成为城市文化符号不可或缺的元素,被文化名人们列入代表桂林地方特产精华的“桂林三宝”之中。在笔者收集的史料中,古往今来,关于“桂林三宝”的记载版本不少于26种,涉及到的土特产、名人、事物多达15项。而抗战时期流传的六个版本(吴瑜、朱介凡、陈松、《小朋友》杂志、李白凤、黄曼莹)中,“桂林米粉”均赫然在列。
抗战时期,桂林被誉为“文化名城”,其文化繁荣鼎盛,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桂林米粉给国际友人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上世纪50年代初,作家巴金访问苏联,在他的记述《大欢乐的日子》中写道:“罗米诺夫同志(苏联作家)记得六七年前他在桂林跟我一块儿吃过马肉米粉。”[20]
1944春天,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包瑞德(1892-1977)上校随美国陆军一支部队驻扎在桂林……遍尝桂林的美食,从卤菜米粉、马肉米粉、粉蒸肉到各种副食。”[21]
米粉充当了安抚心灵创伤的良药,同时转换为一股承载民族情感,鼓舞抗战斗志的力量。名人群体在桂林的大量文化活动,促成了战时桂林一段时期的繁荣,也促进了“桂林米粉”特色与品牌的形成与传播。
品牌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功能、质量和价值为品牌的内在三要素,而知名度、美誉度和普及度则构成品牌的外在三要素。从“桂林米粉”品牌形成的历史来看,产生影响和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桂林米粉品种丰富,久负盛名的有卤菜粉、马肉米粉、牛膗粉、生菜粉、原汤粉等等。 “桂林米粉在上面我们曾经提到过,这确实是桂林独一无二的特产,价廉、物美,因此普遍流行。‘马肉’‘卤味’‘凉拌’‘冒热’‘牛膗’‘元汤’种种色色,美不胜收。” [22]品种的多样性适应着不同喜好的人群,而这一快餐式的美味又一贯价格便宜,这是桂林米粉长期得到各阶层人士喜爱的重要原因。广泛的普及度又促成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
从清末到1949年,桂林市场米粉价格的变迁数据列举与分析,结合外地人士对桂林米粉价格的评价,可以看出桂林米粉是怎样从适应桂林地方民众口味,逐步发展到为外埠来桂人士接受,逐步兴盛并形成品牌的轨迹。透过米粉价格的变迁,还能折射出百年来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状况。
“在满清末叶的时期,(桂林市场上)每碗马肉米粉不过一个铜板。每一角钱可以买到十二碗……”[23]“一角”即一个铜圆。同一时间,在北京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间(1902—1905 年) “当时北京市场上一个馒头大约5个铜圆,一个鸡蛋8个铜圆,一个雇工一天的工钱大约是60个铜圆。”[24]
1936年,广西省府迁回桂林。“还省之后……往昔一角钱两碗的米粉,现在起码一角钱了……”[25],价格略升后,米粉市场得到更大的繁荣。
抗战爆发,很多文化界人士逃难到桂林。1940年初,湖北人邹荻帆跟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达桂林。多年后仍记得马肉米粉的便宜价格:“那时除伙食是队里供给外,每人每月才给三块币……通常是领了三块钱就几个人一道去小馆,痛痛快快吃一顿马肉米粉。米粉是小碗,大概两角钱一碗,待到小碗高叠,彼此不能见到对方的面为止,一个月的零用费也就去了一大半。”[26]即便队里有免费伙食供应,还要外出花钱吃米粉,足见桂林米粉对外埠人士的吸引力。
当时桂林“米粉有普通米粉和马肉米粉两种,普通米粉的配菜是猪肉牛肉或猪牛的肝肚之类,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有卖;有米粉馆,还有流动的米粉担子,花两毛钱就可以买一碗来果腹了。” [27]
1942年,大量内地人士涌入桂林,桂林由一座10万人口城市膨胀到50万,人口剧增导致物价飞涨,但仍为外埠人士,尤其是文化人士趋之若鹜,其中发生的故事不胜枚举。
1946年,从重庆回家乡的桂林人沈荃在《劫后桂林》中曾记录:“那时四川的抄手——即馄饨,和贵阳的鸭鸡均已卖到二百多块钱一碗,而桂林米粉一碗才卖五十元,花上一百元吃了两碗,已是心满意足了……黄包车每辆车只讨三百元,可是一算两部车价六百元,可以吃十二碗米粉桂林有哪些文物,也就感到这价钱可观了,因为到家不过相隔一条街而已。”[28]
1948年,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物价大幅度飙升的岁月,桂林米粉依然坚守着廉价底线。“桂林的物价较之京沪廉得多……至于吃,其价之廉,说起来令人惊讶,比如最普遍的点心桂林米粉,店里一碗才卖一千二百元或一千元,挑过街头的米粉担,六百元就吃得到一碗牛肉米粉,猪肉米粉也不过八百元……”[29]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但地方小吃的价格还受到城市消费习惯的制约,朴素的民风决定了桂林米粉物美价廉、物超所值的特色。这是“桂林米粉”品牌得以形成且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1949年以前,桂林米粉的销售方式有流动销售与固定经营两种形式,街头巷尾的担子米粉和众多的米粉店为民众提供了方便,同时催生了一大批品牌老店。
“抗战胜利后,桂林市区内经营米粉的店铺逐渐开业。当时经营桂林米粉的店铺有70-80家之多,‘五步一轩,十步一馆’,较有名气的粉馆有义利轩、又益轩、艳香居、味香馆等,都有几十年的经营历史,各自形成独特的风味。”[30]1950年,桂林市区内“有米粉店(摊)及风味小吃店(摊)757户”。[31]
老字号品牌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些品牌记录中传递的文化信息不仅属于企业自身桂林有哪些文物,更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地方文化精髓。因此,老字号的产生与存在,繁荣与兴衰,是桂林米粉人文价值的体现。下表所列为清末以来桂林市区内比较著名的部分老字号米粉店:
上述历史上桂林米粉店老字号,绝大部分集中于老城区(即今两江四湖区域内)之中。这片区域方圆不足9平方公里的空间内,被历史记录下如此众多的老字号,而且这些老字号,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堪称中华美食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小吃离不开地方水土,关于桂林市区内米粉加工特点的历史记录表明,桂林的米,漓江的水——两种基本条件构成了正宗桂林米粉的基因。
桂林米粉的特点是滑而不粘,韧而不硬,绵而不糜,靠的就是流经喀斯特地貌这段江水的特质而产生的。漓江发源于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从源头向南,经灵川县、桂林市区、阳朔县到平乐县三江口,这一段江水称漓江,江水进入灵川县境后,沿江河床多为卵石,泥沙量小,水质清澈,两百来公里水流经过的都是喀斯特峰林地貌。喀斯特地貌主体结构是石灰岩,石灰岩被水溶蚀致使水质偏碱性。而兴安县北部属湘江、长江水系,与下游平乐县境的桂江,沿岸多为黏土岭,水质比漓江酸性强。
晚年定居台岛的美食作家唐鲁孙先生说:“桂林的米粉好吃,完全得力于当地的水质好,离开桂林百八十里,就是桂林请的师傅,也做不出像桂林的米粉了……由于桂林水质好,因此风味绝佳。”[34]
关于桂林米粉的生产地,桂林资深地方史料研究者周邦、侯小兰曾撰文:“解放前,米粉的生产大多是一些小榨房,以西北郊的睦邻村和佛山脚为多,东郊的江东村、临桂大村亦有生产。分为米粉、切粉两种,文昌门外和花桥头与南门城口及北门城外的米粉店,亦有自榨的米粉。”时期,桂林鲜米粉“都用竹箩装,下垫麻叶,小箩十团,大箩二十团,以西门外睦邻村,徐家村等处的米粉质量最好。”[35]抗战时期生活在桂林的舞蹈家刘式昕记录道:“原来致和村就是桂林白米粉生产地之一。” [27]
桂林各县生产的优质大米,加上流经桂林市区的漓江水,是桂林米粉鲜粉原材质量的决定要素,鲜粉加工作坊集中于老城区周边,是桂林市区内米粉店铺供应的基本保障。
“桂林米粉”中卤菜粉是普及性最高最具有地方特征的烹饪、食用方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各家老店配方独到且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卤水。那是祖传秘籍,厨房至尊,最优配方只掌握在各店家手中,这些店家集中在桂林老城区里,分布在方圆不超过20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
“米粉店生意好坏,完全取决于卤水的质量,而卤水的制作关键在于调料的配方。……熬制卤水,程序、配方、火候,无一不有严格的要求,全靠经验积累。”[36]
史料中关于桂林米粉的记载,均强调卤水的点睛作用。三十一年(1942)出版的《桂林市指南》(徐祝君等主编)就着重强调了卤水的重要地位:
“桂林米粉”是负盛名的,只要是踏进过桂林的人,没有不要尝尝桂林的米粉,在本省邕、柳、梧等地,虽亦有桂林米粉可吃,但却没有桂林的本地米粉这样的滋美味道,桂林的米粉,最要的是在它的米粉线条的细软韧适,其次便是“鲁水”(注:应为卤水),鲁水是造成米粉味美的最要物质,当煮鲁水时,香料和盐味要配合得宜。否则便使味道失之过苦,或是咸淡失调,这样加进米粉里便觉得“味同嚼蜡”了,可是桂林的米粉,无论是那一间米粉店,或者是设摊摆卖的其鲁水都是特别的味美!一碗米粉在手,把粉条夹进口里,便觉得不油不腻,不硬不濇(注:濇,涩的异体字),一口味爽,满颊生香,这实在是桂林米粉所以驰名遐迩的原因。至于米粉的种类,可多着啦,有牛肉的,牛喘(注:应为膗)的……但不管是哪一种米粉,因为鲁水好的原因没有一种不是颇为可口的桂林有哪些文物。
三十八年(1949),易熙吾为《桂林市年鉴初稿》撰写的米粉条目,亦强调了卤水在桂林米粉中的重要作用和专属性:“桂林米粉之妙,在于卤水之香之鲜,粉线之软滑而又有“筋力”。外地之冒牌者,徒具桂林米粉之“形式”,而无其‘内容’,粉线无‘筋力’,卤水不香不鲜,味差甚远。” [18]
桂林市民对米粉美味的追求,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卤水的滋味。“桂林米粉最初得名当然是靠卤菜米粉。卤菜米粉的好坏在于卤水的调味,其次才是卤菜的制作……卤水的调味,如果谁能胜过别家,立刻就会名声大震,全城的人无论远近都会闻风而来,往往为了吃一碗米粉不惜从南门步行到北门。所以,卤水的调味也就各有奥秘,绝不轻易示人,但卤锅的基本搞法则是一致的。首先以大量猪腿骨加三几斤豆豉,熬一锅豆豉水,滤净去渣后,再将整块的猪牛肉和猪下水放进去卤,多则三五十斤,少也有一二十斤。而差别则在各家放进卤锅的调料各不相同。有的香料放得重,沙姜、八角、草果、桂皮和小茴全都用上;有的味偏于甜,就加点某蔗和罗汉果;更有参合蛇汤的。这样一来,各家米粉的味道也就大不相同。各以不同的风味争取顾客,往往声誉此起彼伏,生意互见盛衰。后贡门的鲜蓉斋和意蓉斋得名较早,其粉以鲜美丰腴见称。”[22]
历史上“桂林米粉”品种丰富,在随后的发展中,秘传且制作工艺要求较高的马肉米粉曾一度难寻,卤味米粉占据了市场主体,而生菜、牛膗、原汤以及炒粉等亦迎合着不同口味的消费者。桂林米粉卤水独特的香料配方具有特定区域的专属性特征,无论史料记载还是当代市场应用,均仅见于桂林这个特定区域。
“米粉”为大米制条索状食品的称谓之一,而“桂林米粉”这一组合词在“米粉”之前冠以地域名“桂林”,顾名思义当然是特指“桂林”这个地方的“米粉”。其中包括了地域界定和烹制方法、卤水配方、食用方式等等都必须是“桂林”的。虽然如今随着交通的发达,经济、社会生活交往极大便捷,“桂林米粉”声名远播,与后起之秀的“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并称广西三大粉,与江西“峡江米粉”、云南“过桥米线”、福建“兴化捞粉”等等在中华大地乃至海外均有销售,但如前所述,“桂林米粉”的成名与发端应该还是在清末民初的桂林老城区,这是“桂林米粉”的核心区域。以现在的大桂林十一县六城区来说,除了全州县有独具特色的“全州红油米粉”以外,其余县区基本都以“桂林米粉”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桂林周边县原来也仅有“米粉”的称呼,后来“桂林米粉”的名气和影响扩大后,才逐步统一使用“桂林米粉”这一品牌称呼。
综上所述,“米粉”源于江西;“桂林米粉”成名与兴盛于清末至时期的老桂林城;并因抗战时期大量外地文化名人和民众的到来和离去得以广泛传播;“桂林米粉”的核心区域为桂林城区并辐射到周边各县。因此,如果从品牌地域、原料及制作核心技术和口味特色方面对“桂林米粉”进行界定,则应该是:以桂林各县所产大米及流经桂林境内的漓江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以城区老店历史传承配方熬制的卤水为灵魂烹饪的米粉。马肉米粉和卤味粉是桂林米粉最具典型意义的品种桂林山水详细介绍,而以卤味粉流传最广。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C].14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43;//路甬祥.传统机械调查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社.2006:63.
[3] 陈振中.罗运环. 陈伟.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32
[4]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上官绪智.秦汉军队粮食、盐、副食及草料供给问题研究.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七)第31卷第四期:4页.
[5] 陈丁山.广西汉代饮食风貌概叙述//广西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J].(第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南宁. 2006:129-133.
[8] 甘叠荣.灵川古今地名纪录.[C].桂林:灵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2015:204.
[9] (明)泰泉乡礼.[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42册.[C]. 台北:商务印书馆.
[11] (清)桂林府志.[C].清顺治十七年(1660)/康熙十二年(1673)抄本今存桂林图书馆.
[12] 魏继昌.和党在桂林竞选国会议员的斗争.[N]桂林文史资料第一辑.[J]. 1982:89.
[17] 漓水烽烟:纪念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建立五十周年回忆录专辑[C]. 1983:110/224.
[22] 易熙吾.桂林市年鉴初稿.[C].//桂林市档案馆、广西桂林图书馆编印. 桂林游览史料汇编1991:79桂林有哪些文物、107、108.
[26] 邹荻帆.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在桂林小记.[N].//冰心.巴金.抗战纪事[C].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95.
- 标签:本站
- 编辑:秀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