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桂林有什么特产

  桂林解放桥,位于桂林市连接东、西区的主干道上,横跨漓江

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桂林有什么特产

  桂林解放桥,位于桂林市连接东、西区的主干道上,横跨漓江。该桥始建于1939年,是桂林市城区横跨漓江最早的桥梁。80年里,解放桥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还曾数次更名、维修甚至推倒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解放桥,为1999年重建,2001年9月通车桂林有什么特产,主桥长284米,宽45米。大气美观的解放桥,已是桂林市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它见证了桂林城的历史,也是漓江上的标志性建筑。

  桂林解放桥东端是自由路,再往东就是七星公园、花桥和七星岩;桥的西端,则是解放东路,再过去就是桂林市城区最中心的十字街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西端还有伏波山、叠彩山和象鼻山。

  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前,漓江上没有桥。《静江府城图》记载,宋代有人在现解放桥附近用木船相连桂林有什么特产,组成拖板桥,名为东江桥。明朝正德四年,御史陈汝砺造舟五十为永济浮桥,方便两岸人民通行桂林有什么特产。但是浮桥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桥。

  1939年,桂林已成中国南方的抗日军事重镇,多次遭敌机空袭。为疏散市民,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的白崇禧提议,在漓江上架设桥梁桂林有什么特产。当时的广西省建设厅长陈雄主持修桥事宜。这条桥于1939年11月破土动工,1941年建成通车,当时取名“中正桥”,是桂林市城区第一条横跨漓江的桥梁,让两岸人民通行方便了许多。

  1944年桂林保卫战前,为抗击入侵的日军,军队将中正桥的2、3孔桥面炸毁。到了1945年7月,日军从桂林溃败逃离时,又炸断中正桥的2、3号钢梁。

  “一条路”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指的是南北横穿桂林城的中山路。“一座桥”指的就是东西横跨漓江的解放桥。可见,解放桥在桂林的地位非同一般。此后,解放桥又经历了多次维修甚至是重建。

  1972年,因交通量增加,且桥面存在隐患,桂林市政府决定保存桥下部结构并加固桥墩,而后再拆除上部构造扩宽桥面,改建为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双向四车道。此次改建后的解放桥桂林有什么特产。桥面车行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

  1988年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有关部门观测到,在交通高峰期,解放桥上的机动车每小时双向交通量为1414辆,自行车为1.1万辆桂林山水历史文化,已大大超过该桥的通过能力,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桂林市城市建设管理局便委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为解放桥作改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计划任务书。

  据了解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当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共推出3个方案:一是利用旧桥扩建,即在旧桥两侧紧靠旧桥各建新桥一座;二是新建5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三是新建3跨钢筋混凝土拱桥。

  当时,多数人主张保留老桥,认为第一方案较为可取;也有部分人主张,将老桥拆掉,搞新的桥型。此事许久未能得出定论桂林山水历史文化。

  上世纪90年代,桂林旅游业和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车辆不断增多,解放桥经常出现堵车现象。1999年,桂林市政府决议拆掉旧桥,在旧址上重建解放桥。

  2001年9月28日,新的解放桥正式竣工通车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桂林有什么特产。新建成的解放桥大气开阔:主桥长284米,宽45米,有三大弧形,两小弧形。其中机动车道宽22米,为双向六车道,两边有人行道。在桥的两端和桥底有辅路可以通过桥的两大弧形。

  如今,解放桥已成为桂林漓江上的地标和重要旅游景点。每到夜幕降临,解放桥亮灯后,宛如一道彩虹横卧漓江,与桂林的山水景观交相辉映。每天都有不少桂林市民在附近散步,各地游客来到桂林,也少不了到这里拍照“打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