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
精美的瑶族服饰、独具特色的桂林雕版彩色套印、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制作技艺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体现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的侗族草龙草狮制作技艺……今年6月13日,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建成运营,是全国百家非遗馆之一,也是广西区内唯一的一座非遗馆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在这里,经过岁月沉淀历久弥新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得以展示和传承。10月29日,市委赵乐秦到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调研,强调要深入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坚持统筹思维融合理念,挖掘和保护好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推动桂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桂林人民的文化自信心。
(在2019年举办的第九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通过全息技术,一条连接古今的“时空隧道”向中外嘉宾敞开,嘉宾们穿越“时空”,步入繁华东巷。)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当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流连在如梦似幻的漓江山水画廊里,徜徉于桂海碑林文人骚客书写的摩崖石刻中,触摸着明代靖江王府斑驳的古城墙,走进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登上逍遥楼凭栏远眺怀古慨今……相信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被这座散发着生态山水与历史人文独特魅力的城市所折服。
桂林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党的以来,桂林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为桂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命题———桂林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应该如何“永存”?如何继承、弘扬桂林优秀历史文化,为山水增辉,让传统焕发新生?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桂林市精心点墨,细腻勾画,绘就了一幅“一城文化满城绿”的锦绣画卷。
(2020年11月21日,航拍桂林漓江歌剧院在建工地,主题建筑已经初步成型。漓江歌剧院采用桂林市花———桂花为造型主体,外形宛如一朵盛开的桂花。)
“把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串起来”“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论证、提炼、包装,凸显其价值”“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2014年3月至今,桂林市委先后召开了七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提出大力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三部曲”奏出新时代的“文化强音”。
一批重现历史文化经典项目得以建设、恢复、改造,成为广受欢迎的桂林历史文化新地标,逍遥楼、正阳东西巷、王城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传承桂林历史文脉新地标;
(承载桂林千年历史记忆的名楼逍遥楼在漓水之畔再现,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增添了一座历史文化新地标。图为逍遥楼夜景。)
一批有“桂林”印记的文艺精品创作出来,荣登国家级文化大雅之堂,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桂林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桂林历史文化大典》正式出版;
一批以抗战文化为内容的历史文化标识建成,历代名人故居得以保护、修缮,整理发掘了9大类12个专题历史文化资源名录;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两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得以做强做大,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文化保护实体法《桂林市石刻保护条例》,灵渠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龙脊梯田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桂海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为游客讲解石刻文化。早在2016年,桂林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文化保护实体法《桂林市石刻保护条例》。)
保护好、发掘好红军长征过桂北的历史遗存,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桂北大地传承永续;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列入前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5个,占据广西“半壁江山”;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达73个,居全区第一。
一系列深厚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得以盘活,一个个极具桂林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重现老百姓视线,让桂林因文化的浸润而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习总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2018年11月,习总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做好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红军长征遗址遗存调研和保护利用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深厚的感情和坚定的文化自觉,持之以恒地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2018年,遵循习总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鼎力支持下,桂林市在桂北大地写下了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新篇章。
我市严格按照中央批准的工作方案和《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保护总体规划》,对全市新建、提升、集中安葬、散葬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文保等五类红军纪念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建设。历时9个多月努力奋战,建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等项目68个,全面提升展陈内容,充分体现纪念和教育功能。
2019年8月26日,我市在6个集中安葬点隆重举行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集中安放仪式和公祭仪式。社会各界以告慰红军烈士英灵的深切情怀,对当年就地掩埋的红军遗骸进行搜寻发掘、鉴定认证、标记保护、集中安放。
2019年9月5日,湘江战役纪念设施管理机构——— 桂林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正式成立并接管相关工作,标志着我市红军长征等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2019年9月12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落成仪式在桂林市全州县举行。中央局委员、中央处、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活动,对我市贯彻落实习总重要批示精神,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党……为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如今,在位于桂北各县的红色纪念设施里,在一处处湘江战役旧址旁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党员排着整齐的队列,重温入党誓词。2019年9月12日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馆)纪念设施落成以来,接待参观总人数354.9万人次,26787批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把红色资源保护好、红色文化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昔日血色土地正澎湃着青春的气息,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引领着大家在新时代长征路上铿锵前行。
桂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中国梦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实施精品创作繁荣工程,创作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精品创作欣欣向荣,获奖作品数量继续稳居全区前列。
(秀峰区“三月三”被誉为“桃花江畔的文化盛事”,曾获得“全国最佳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节庆奖”。除了刘三姐文化、龙狮文化,秀峰区远近闻名的还有傩舞文化。图为秀峰区庙门前村村民正在表演傩舞。)
2017年1月27日,一场美轮美奂的山水文化盛宴,一场世界级的山水实景演出,一场广西各族儿女的纵情欢歌,作为央视春晚的“颜值担当”,桂林分会场尽显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胜地的无穷魅力。
2018年7月25日,新编大型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整个剧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2018年9月,大型桂剧《破阵曲》在南宁公演,全景式地展示了“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历史风貌,获得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桂花金奖(这是桂林连续八届获得该奖项);
驻场演出《桂林有戏》是桂林首个戏曲驻场演出品牌,已演出90多场,作为第八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内容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受到海内外观众高度评价;
桂林市还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探索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市场的共同培育、统一管理,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和文化旅游品牌。引进实施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宋城演艺、地中海俱乐部等一大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引领产业走向的高端文旅融合项目,投资规模之大、重大项目之多前所未有,推动了文旅融合品质显著提升。
文化绽异彩,繁花满树春。近年来,桂林“一城文化满城绿”的独特韵味全面彰显,充分展现了桂林这座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光彩和魅力。
- 标签:本站
- 编辑:秀念
- 相关文章
-
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
精美的瑶族服饰、独具特色的桂林雕版彩色套印、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制作技艺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代表中国的文…
- 桂林的红色历史文化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
- 桂林旅游局官网桂林的介绍怎么写桂林设计元素
- 桂林设计元素广西地域文化元素?桂林独秀峰介绍
- 桂林文化底蕴桂林特色产品广府文化元素图片桂林风景介绍ppt
- 桂林米粉图片大全桂林的景点介绍桂林文化遗产名录客家文化设计图案
- 介绍桂林的一段话桂林有哪些抗战遗址桂林旅游学院特色
- 贵州文化常识桂林油茶介绍四川文化元素创意图
- 桂林红色旅游线路桂林宣传图桂林石象角川蜀文化元素图片
- 漓江的文化内涵广西文化元素图片桂林的民风民俗
- 桂林荔浦旅游特色桂林融创官网?文化底蕴深厚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