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美食

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桂林美食地图

  曾经的热闹老街,没有了往昔的繁华,但于长期居住在这里留恋这里的梧州老街坊而言,那落在门口边的小板凳,每个夜晚的饭菜香气,拐角处卖杂货的小店铺,皆是在桂北路上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是不变的温暖所在

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桂林美食地图

  曾经的热闹老街,没有了往昔的繁华,但于长期居住在这里留恋这里的梧州老街坊而言,那落在门口边的小板凳,每个夜晚的饭菜香气,拐角处卖杂货的小店铺,皆是在桂北路上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是不变的温暖所在。梧州作为拥有2200年历史的千年古城,浓浓的人情味展现着城市的脉脉温情,在桂北路,在老街坊闲适安详的生活中,可以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每天清晨,家住桂北路经营饮食生意的姚金妹总是起个大早,系上围裙,便在灶台边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朝阳初升,街道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店里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长久年月里用心的经营,已让姚金妹能默契地报出不少熟客常点的搭配。冒着热气的河粉,伴着沸腾的汤水和爽口的肉片,还有她家独有的腐竹和煎蛋,老字号的招牌留住了不少食客的胃。

  星移斗转,在桂北路经营的商贩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依然有不少如姚金妹一般不愿离开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忙了一上午,临近中午时间,姚金妹在自家经营的饮食店内,熟练地炒了几个菜,唤上店里的其他人,大伙赶在午市前的空闲时间吃起了午饭。在店里干活的都是自家人,大家随性地或端碗站着,或是坐在店里的小桌旁,边吃边聊。众人中,一头银发的梁惠如笑眯眯地坐着,听着大伙说说笑笑,脸上充盈着幸福与满足。“这位才是我们店的‘总监’”,儿媳姚金妹笑言。

  尽管已是九十岁高龄,但梁惠如依然闲不住,每天都要到店里坐坐,帮着择择菜,间或与邻里街坊闲聊,晚年的日子有滋有味。在桂北路一带,梁惠如和丈夫周金焕经营的“亚周饮食店”可谓无人不晓,“我们以前的店就开在桂北街顶。”梁惠如指着不远处的旧店地址说道。尽管如今旧址即将拆建,但周家人依然不愿离开这条老街,他们将新店开在距离旧店不到百米的位置,依旧住在离店不远的老屋,守着老味道的同时,也留恋着老街的人情味。

  80年前,梁惠如随家人从顺德来到梧州,从此就没离开过这条街道。“过去这条街还不叫桂北路,大家都习惯称这一带为北街口。”梁惠如说。

  据记载,十三年(1924年),桂北路一带属城外地域,东西走向的两段分别称北街口和平桂街,南北走向的两段则称迎恩坊和水师营街。1953年,因位于梧州城之北及桂江畔,这些街道统称为桂北路。

  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陈金源介绍,1924年11月,梧州发生一场大火,从城北烧到城南,焚毁铺屋4709间,于是梧州商埠局决定拆城墙、建马路,“从城北即如今的桂北路开始,仿照广州,建起了中西混合、宅铺合一的骑楼,这些建筑一直保存至今。”经过多次走访,陈金源整理发现,现全市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岭南特色的骑楼和民居有25座,其中有5座位于桂北路,分别是桂北路东一巷15号、84号、98号、143号、151号。

  不仅仅是这些经典的骑楼建筑桂林美食地图,桂北路的一街一巷,对于至今仍生活在这里的老街坊而言,皆是回忆。今年70岁的郭伟就是其中一位。尽管早已在外有住房,儿女也都购了新房,但他依然固执地留在从小生活的老屋里,不时修葺整理,让房子老去的速度再慢一点。“我在这里长大,有感情了,离不开这里。”在郭伟看来,老街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情味:“夏天时,街坊邻居都坐在门口,摇着大蒲扇谈天说地;遇上阴雨天,街巷中总会有人喊上一句提醒大家收衣服;哪家的小孩跑到马路上玩耍了,街坊看到都会给孩子家人提个醒;逢年过节,包了粽子煮了饺子,各家也都会分给大家尝尝。”说起在老街生活的点滴,郭伟言语中是满满的情感,年轻时曾在无线电总厂工作的他,有一手好技艺,如今,他会在老屋里常备工具和零件,免费给街坊维修各种家用电器,并且乐在其中:“每天拉开趟门,不时就有人上门,或修电器,或聊聊天,我都欢迎。”

  70岁的郭伟眷恋着桂北路的点点滴滴,虽然早已在他处有住房,但是他依然固执地留在老屋生活,不时修葺整理房屋,让房子老去的速度再慢一点。

  关于桂北老街,梁惠如、郭伟等一众老桂北人有着说不完的回忆,而这种化不开的情结,也许正出于旧时位于这街道上热闹的北街口。

  “北街口,因位于梧州古城北门而得名。”打从记事起,原万秀区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岑浩明就一直生活在北街口,这里留下了他充满欢乐的儿时回忆。他介绍,1925年前未拆城墙时,城北门内今三中至北环路段街道称北门内直街,出了北门至今北环路小学门口路段街道称北门外直街,从人民医院旧址门口起至桂江路段街道称北门横街。后来,这些街道都惯称北街口。“北街口还是‘三乡两岸’(红旗乡、旺甫乡、夏郢乡、桂江东岸、西岸)村民进城的必经之路。解放初期,莲花山、钱鉴、富民工业区的工人上下班大多从这里过往。”

  人口的汇聚,使得热闹的街市应运而生。据记载,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北街口为梧州城北最大最热闹的农贸市场,位于北环、桂北、桂林路三街之口。1988年,在该农贸市场原址基础上兴建的桂北市场,高8层,总面积3562平方米,集市场、办公、住宿为一体,地一层为菜市场。梧州市工商管理局就曾设在楼上办公,后迁居仁路。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迁移,桂北市场生意也逐渐衰落,如今已撤销。

  每当提起昔日热闹的市场,老街坊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对于岑浩明而言桂林美食地图,这里是儿时美食的天堂:“过去每逢圩日集市,三乡两岸的村民就会汇集于此贸易趁圩,这也使得北街口美食众多。”他回忆,当时的街上是各种美味小吃的摊档,摆卖钵仔糕、糯米糍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裹蒸粽、油条、蕉叶糍、酸嘢、肠粉、油炸红薯片和虾饼等多种特色小吃。其中最出名的美食桂林美食地图,非炖粉、卷粉和白糍莫属。档主大多是从广东而来住在百花冲附近的居民,他们沿用家乡传统的加工制作方法,用井水磨米蒸制出粉质细滑柔韧的糕粉糍,切成菱形放在粗瓷碗里,“只要花上一角几分钱,便可品尝到面上伴有虾米、葱花、花生的白糍和卷粉。用沸水捞过的炖粉,配上汤水、酸菜、紫苏、花生、蒜蓉和甜酸汁,使人食欲大开,吃过返寻味。”想起儿时的美味,岑浩明仍难掩喜爱之情。

  而靠着河粉、面食生意养大儿女的梁惠如,也是北街口小吃摊贩中的一员。“上世纪40年代,那时候我们家还没有店面,我和丈夫就用扁担挑着锅炉和食材,沿街走卖,早上卖艇仔粥,中午就卖云吞面,丈夫还会边敲竹板边叫卖。直到后来,靠着小本生意有了一定的积蓄,才开了如今的饮食店。”回想起过去经营的点滴,梁惠如仿佛还能听到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回荡在街巷。她说,那时候,商贩们会按所卖的货物或类似的行业相互靠拢,保持着以诚相待的贸易习俗。“北街口卖南乳花生、瓜子、咸榄、喉甘子等零售的小贩,从不使用秤杆,而是用碗、杯当容量论价,不会细计斤两。其他行业则有配锁匙、铲刀磨剪、缝补衣服、阉鸡补锅、捻面等。而郭伟则仍记得,桂北路的东一巷还是颇有名气的凉茶巷,凉茶档的摊面堆着药渣,以此向顾客表明线世纪四五十年代,梧州凉茶“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沛济记就开在北街口,与当时的城东李伍记、城南刘交记、城中张元生记齐名。

  在北街口经营饮食生意的店家,不得不提的还有水师营。这家挂着大幅醒目招牌的饮食店,就位于过去的水师营街,而这街名正是源于这里曾经驻扎过广西历史上最早建立、建制保留时间最长的内河水师部队。

  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梧州道路表记载,水师营街全长120米桂林美食地图,宽5米,面积600平方米,是一条土路。清政府首次在梧州设水师营于康熙元年(1662年),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编制渐渐健全,由梧州水师副总兵(副将)统辖梧州水师营及城守营(陆营),水师营在编士兵500名。康熙十九年(1680年),城守营称左营,水师营称右营,巡防范围从梧州府城西溯浔江而上,至藤县和平南县交接处的白马,西北溯桂江而上,至苍梧县和昭平县边境的簕竹,长170公里。

  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严佳宜在《梧州街巷寻踪》一书中写道,据传,早期的水师营不乏身怀绝技之人,同时官兵经严格训练,素质较高。但随着清政府日渐,混进不少纨绔子弟,素质越来越低。咸丰七年(1857年),天地会首领陈开带起义军攻占梧州府城,平时缺少训练的水师营被誉为不怕死的起义军打得溃不成军。

  同治初年,清政府重整梧州水师,并陆续加强扩大,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梧州水师营有守备1员,千总1员,把总2员,士兵448名。严佳宜提到,清政府在梧州设置水师部队,正是看中水汇三江的梧州府在、军事、交通、商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水师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街道的商业发展。

  与桂北路邻近的桂林路,位于河东城区北面,地处桂江河畔,自古以来由于众多桂平、桂林、平乐的船只经常湾泊在龙母庙至水师营一带岸边,尤以桂林艇居多,因此而得名。严佳宜提到,由于桂北路与临江的桂林路相邻,乘搭桂林、平乐等地船只顺江而下的生意人及各类“上河客”,到梧州靠岸后大多数就近选择城北区留宿。1927年1月,中国党驻梧州的秘密机关就因此设立在此。

  1926年12月19日,梧州警备司令部逮捕了梧州地委谭寿林等5人,梧州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翌年春,广东区委为了尽快恢复广西党组织,派廖梦樵与邓拔奇到梧州重建梧州地委,于是二人扮作商人,分头潜入戒备森严的梧州。

  初到梧州,廖梦樵先是租住在一条小艇上,后经党组织安排,与女党员覃超容假扮夫妻,在桂北路租下一处闹中取静的房子,既作住房,又是秘密机关驻地。“廖梦樵是广西平乐人,自小讲桂林话,虽然在广州生活时间较长,粤语讲得还算流利,但仍带有平乐腔。因为桂江上游的生意人到梧州后多驻留在桂北路,讲桂柳话的人出入于此不易引起注意,所以廖梦樵选择这里作为落脚点。”严佳宜说。

  正是在极度危险与艰难之中,廖梦樵、邓拔奇到梧州后开展秘密活动,领导梧州地委继续开展活动,将梧州的力量重新凝聚起来,迅速恢复了党组织。1927年5月,广西地委在梧州成立,廖梦樵为,邓拔奇为委员,辖广西全境的中组织,在“四一二”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重新燃起火把,机智沉着领导广西各地党组织开展斗争。

  桂北路还是解放军入城之路。岑浩明仍记得,母亲抱着幼小的他站在北街口,挥动着小旗,迎接进城的解放军。那是1949年11月25日下午6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一一九师在梧州城工委的密切配合下,其先遣部队,迅速越过十二部梯,从城北入城。全副武装,上了刺刀的尖兵部队,跑步进入桂林路、桂北路,穿过四坊路,直奔梧州三区专署和保安司令部(今和平小区)及主要街道,市民夹道欢迎,掌声雷动,梧州迎来和平解放。

  岁月逝去,随着城市西移,如今的北街口已归于平静,没有了往日的喧哗,各种小食摊档也已无影踪,唯独街顶那棵老树,依旧恬静地挺立着,见证着生活在老街人们的生活。但于岑浩明而言,他始终怀念这条充满故事与回忆的街道。尽管举家迁居西门口多年,但他总会回到北街口走走看看,寻找童年的回忆,也盼望着这条老街能够重现昔日的热闹景象。“桂北路独具特色的梧州街市历史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有不少值得进一步发展、打造的方向。”在他看来,桂北路可走梧州特色饮食街的路子,组织引导商家、摊贩,集中贩售曾牵动不少梧州人味蕾的北街口传统特色小吃。同时,利用水师营街这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将其打造成为旅游景点,重现壮观的水师部队景象,并与附近的龙母庙景区和即将打造的两广总督府文化旅游博览区项目组成一条龙旅游特色路线,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据市住建委相关申报资料所示,作为梧州市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桂北路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了北至龙母庙,南至五丰大酒店,西至四坊路,东至梧州三中和市委大院西侧,面积约13.52公顷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以桂北路为核心保护区,面积为4公顷。

  资料显示,桂北路传统建筑较好地保存了原始风貌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尽管较为破旧,但建筑立面精美,灰雕别致,同一栋建筑的窗楣装饰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保护目标要求,保护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使其成为梧州骑楼城的典范之一,并保护街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使其成为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此外,整治街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桂林东西巷美食攻略,使其成为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居住社区,还要合理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有文化内涵、高品质的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地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