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特产

桂林特产烟图片大全桂林特产零食有哪些

  习指出,我两次到访美丽的艾奥瓦州,同马斯卡廷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桂林特产烟图片大全桂林特产零食有哪些

  习指出,我两次到访美丽的艾奥瓦州,同马斯卡廷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人民友好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愿继续同美国人民一道,加强友好交流,推进互利合作,共同促进两国人民福祉。习鼓励兰蒂女士和艾奥瓦州老朋友们继续撒播友好的种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作出新的贡献。

  萨拉·兰蒂女士曾于1985年接待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习访问马斯卡廷市。2012年时任国家习访美期间,再次到兰蒂家中与美国老朋友们见面。近日,兰蒂致信习主席,感谢习主席对老朋友的珍贵情谊,期盼两国继续深化人文交往,增进了解和互信。兰蒂并附信向习主席赠送了她撰写的回忆录《老朋友:习与艾奥瓦的故事》一书。

  周家斌李楚在桂林分会场参加会议 本报讯(广西日报记者龚文颖陈贻泽本报记者周绍瑜)5月23日,2022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宁召开。自治区、自治区会主任刘宁出席大会,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在会上讲话,并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奖。

  会议表彰了获得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科技人员。在全场热烈掌声中,刘宁首先向获得2021年度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郑皆连颁发奖章和证书,向他表示诚挚祝贺,并向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随后,刘宁、蓝天立等自治区领导为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其他获奖代表颁奖。

  会议指出,长期以来,我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胸怀报国富民之志,积极投身全区创新创业火热实践,艰苦奋斗、潜心研究、无私奉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区科技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全区上下牢记习总殷切嘱托,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实施科技强桂三年行动,领军人才引育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赋能产业加速加力,创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再创佳绩。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思路,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深入推进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使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会议强调,要坚持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大力实施产业创新重大项目,强化产业链科技支撑,加快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千企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体系和研发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要高水平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大力引进科技创新要素,推动创新功能区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根基。要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青年人才团队,创新一套人才引育机制,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广西科技创新条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体系,健全研发投入增长机制,放权赋能、松绑除障,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奋力推进创新型广西建设,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科技力量,以实干实绩实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领导彭东光、王昕,驻桂林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市直有关单位及科技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在桂林分会场参加会议。

  我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第二次专班工作例会提出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强劲推动项目建设 本报讯(记者刘倩)5月24日,我市召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第二次专班工作例会,听取现阶段各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协调解决目前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会议提出,当前各县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各专班工作组强有力服务指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往前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项目建设。各有关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切实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打造成为展示学习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阵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板块、全国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带动沿线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支撑。要凝聚工作合力,完善各项前期工作,对标上级文件,明确各项任务目标,认真按照规划文本内容以及自治区的要求,严格规范好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完善好项目前期设计、招投标等流程,规范工程管理,强劲推动项目建设。同时,各县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讲好长征故事、传承红色文化作为核心功能,深入收集本地红色故事、红色文物等,突出本地特色,将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加大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挖掘,用心把握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项目建设的目的,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项目更好地发挥宣教功能。

  我市科技工作者代表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实习生马丽娟)在今年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24日上午,市委彭东光带队看望慰问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中国化工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香丽等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代表市委向他们及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慰问和祝福,感谢大家长期以来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袁道先院士是著名地质学家,为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环境地质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奖,1998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彭东光与袁道先院士促膝长谈,详细了解他的工作、生活及桂林市岩溶地质等相关情况,希望他保重好身体,继续为国家、广西和桂林市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香丽是我市“80后”青年女科技工作者代表、第三届广西创新争先奖获奖人选。自2007年入职以来,先后主持了国家重大装备和攻关项目9项、申报专利1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2021年,“替代进口的高性能轮胎研制”项目获中国中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部分规格轮胎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彭东光高度赞赏年轻科技工作者不怕吃苦、敢于攻关的精神,勉励高香丽继续创新争先,争取更大成绩。

  彭东光在慰问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致力于掌握关键核心科技,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这些需要高科技人才的支撑。今后桂林将继续深入探索更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更多年轻人成长成才,为桂林发展积聚创新力量。

  我市启动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开发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云波)5月24日下午,我市在市委党校启动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开发工作,旨在进一步健全具有桂林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进一步探索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感染力吸引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和质量效益。

  2018年以来,我市把精品课程开发作为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市县联动、专家融合、团队攻关的方式,在选题、组织、标准、激励上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开发了以湘江战役和桂林抗战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课程14门,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桂林生动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能力课程6门。近年来,这些课程在600多个班次、5万余名学员中进行了讲授,取得了较好成效。我市精品课程开发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2021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公布的第二批广西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目录中,我市开发的5门课程入选,数量位居全区市级第一,其中《铁血湘江·凤凰涅槃》课程更是荣获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是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我市精品课程开发的经验做法被《学习时报》《广西组工》《广西日报》等中央、自治区媒体报道。

  据介绍,根据2018—2022年全国、全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2022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干部教育培训首要任务,结合桂林实际,突出理论教育,加大教学创新,进一步挖掘桂林特色资源,开发打造“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桂林实践”系列精品课程,同时规范提升一批原开发的精品课程。

  桂林山水之美,以母亲河漓江最为瑰丽和宝贵。一年四季景常新,骏马疾驰蹄作响,作为漓江重要的流经地,七星区漓江段青山秀水、峰林奇崛,沿江两岸青砖黛瓦、居民和乐,一如既往吸引着所有向往桂林山水的游人。一直以来,七星区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全域旅游,着力夯实全域旅游发展要素保障,将“旅游+”的大文章写在了大美七星的山水中。

  每当细雨蒙蒙,烟雨弥漫之时,訾洲公园笼罩于轻纱薄雾之中,若隐若现,宛若蓬莱仙境。与訾洲公园隔路相望处,是漓江支流小东江流淌而过的桂林七星景区。作为桂林代表性城市公园,园中汇聚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堪称是桂林山水文化的缩影。

  追着花香鸟语,漫步七星区,随心走走,便沉醉在了满眼翠绿嫣红中。任时光淬炼,七星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引人入胜的天赐山水与特色人文融为一体,为世人展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胜地魅力。

  随着漓江流域生态文章越做越活,漓江沿岸乡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漓江七星段也会以更美姿态向世人呈现。走进“漓韵侨乡”腹地,一条16公里的休闲绿道,将田园综合体范围内竹江村、沙洲村、畔塘村等精品村内的“风景点”连成“风景线”,一路前行解锁一路好风光。

  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举行 18家金融机构向我市企业授信45.65亿元 本报讯(记者文新军)记者从5月24日举行的支持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暨2022年重大项目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上获悉,当天共有18家金融机构与我市各领域20家企业现场签约,此次授信金额达45.65亿元,实现放款7.5亿元,将进一步增强我市企业发展新动能,助力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市委、副市长沈威虎出席。

  据悉,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牢记领袖嘱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加大“桂惠贷”投放力度,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支持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截至4月末,全市本外币存余额8170.23亿元,同比增长8.97%。本外币存款、存增量排全区第2位。“桂惠贷”今年已累计投放114.47亿元,惠及5704户市场主体,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2.29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时序任务。

  沈威虎在致辞中希望企业要始终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要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横向联系,谋划有市场前景的好项目,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推动企业不断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同时,要讲诚信谋合作,用诚信架起企业与银行机构紧密合作的桥梁。金融机构要始终强化政策支持不动摇,要围绕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三大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改善信贷机制,强化信贷支持。各相关部门要围绕“上项目、兴产业、促发展”目标,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主导产业、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上来,走出一条金融与企业相得益彰、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利共赢的发展新路子。

  记者了解到,我市公益品牌“3元计划·爱心工程”作为全国十大关心下一代帮扶工作品牌之一,自2012年实施以来,通过广泛凝聚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市慈善事业会等单位以及全社会爱心力量,积极筹集和使用善款,让全市众多困境少年儿童从中受益,为他们的人生撑起了一片晴朗天空,获得了广大市民和上级部门的赞誉。

  “‘3元计划·爱心工程’以无形的网络,凝聚起一座城市的滔滔爱心,让5毛、1元、3元或成千上万的捐款汇集一起,化成一条源源不断的爱心长河,给予了无数困境少年儿童圆梦的希望。”桂林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阐感慨地说。

  2019年10月,“3元计划·爱心工程”公益品牌获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批示和充分肯定;2019年12月,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十大关心下一代帮扶工作品牌”。由于工作出色,2020年,桂林市关工委被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感谢桂林市关工委向学校捐赠善款,让我们能及时购买急需的教学设备。”今年1月6日,市关工委携手平乐县关工委走进平乐县沙子镇协中村教学点,开展“3元计划·爱心工程”之“爱心帮扶暖童心”活动,向教学点捐赠2万元购买教学器材。

  2021年6月1日,市关工委联合多家单位和爱心企业走进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桂林市庆“六一”资助困境儿童暨捐书活动,共资助全市17个县(市、区)1000名14周岁以下的困境少年儿童和近百名市社会福利院儿童,并向当地学校和学生捐赠各类图书和爱心物品一批。

  据介绍,“3元计划·爱心工程”自启动运作后,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通过联合桂林日报社、市民政局等单位,“3元计划·爱心工程”品牌不断做大做强,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据统计,自桂林日报社参与项目以来,市关工委从社会各界收到捐资款物达2010.87万元。目前,已用于社会爱心帮扶1978.27万元,累计受益青少年超12万人次。

  其中,2015年,市关工委从中国关工委、市各级政府争取到资金1000万元,为全市200所中小学校建“营养厨房”、“爱心厨房”,使学校在提高环境卫生、加强营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受益学生超10万人;同时,筹资323.5万元为边远山区51所学校6642名学生解决免费“营养午餐”。

  为精准帮扶困境学生,从2015年开始,先后筹资404.9万元资助全市特困学生4888人次;从2015年到2021年,又通捐赠图书、电脑、教学设备、文具、衣物等实物方式,帮助学校建设和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2780人,资金达221.7万元。

  去年12月22日,市关工委携手爱心企业走进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岭栗木江村中心小学,开展“3元计划·爱心工程”之“冬日暖阳”公益慰问活动,为学校师生送上图书、棉被等学习和生活用品,让冬日因“暖阳”不再寒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青少年最好的营养品。多年来,市关工委针对困境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利用“3元计划·爱心工程”等平台,积极联系企业、筹集善款,向中小学校和困境学生捐赠书籍15万余册,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据了解,近年来,市关工委联系爱心企业筹集善款近200万元,向全市青少年捐赠国内外名著等各类课外书籍10万余册(本)。与此同时,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等,通过整理、挖掘本土红色教育资源,陆续编辑出版《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浴火重生——红军长征过桂北》、《桂林抗战城史录》、《漓江永远美丽》和《家风小故事》等一批红色书籍及传统文化读本,共计27500册(本),先后发放到各学校和青少年学生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红色文化,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们新时代的良好家风家教和爱国情怀,让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开展“爱心厨房”、“爱心募捐”、“爱心慈善拍卖会”、“爱心花卉义卖”等一系列公益活动;积极利用报纸、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春苗》杂志等各类新闻媒体对“3元计划·爱心工程”进行持续宣传报道……

  多年来,市关工委广泛利用各种途径,想方设法扩大筹措资金的渠道和范围,拓宽爱心募捐平台,增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面,不断培养和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其中。其中,广西兴进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桂林青榕投资有限公司、桂林市信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佳润拍卖有限公司等单位成为“3元计划·爱心工程”长期捐助爱心企业。

  与此同时,为了更方便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市关工委积极创新捐款、宣传表彰等方式,努力汇聚全社会爱心力量。包括:利用银行渠道,广泛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加大对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表彰宣传;联合爱心企业,共同开展“合众助学,爱心联盟”活动,从一对一帮扶变为多对一帮扶,并以微信群为载体,与群成员一道秉承“一元钱公益”的理念,让点滴之爱汇聚成源源不断的爱心长河。

  如今,“3元计划·爱心工程”已成功运行近10个年头,通过争取无数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捐赠善款,在全社会形成了助学帮困的强大合力。不仅畅通了全市困境少年儿童求助的“绿色通道”,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滋润了他们的心田,成为他们人生不断进步的向上推动力。

  在金灵小学的操场上,贴着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老师俸小红告诉孩子们:“在这张世界地图上,找不到我们的村子,找不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很小,世界很大,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要到外面去看看世界有多大!”

  金灵村是一个有326户人家、1200多人的村庄。38年前,金灵小学建校。最多的时候,学校有200多名学生。随着村中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也改成了定江镇中心校的教学点。教师俸小红就在这里扎根教育20年,也是现在学校里唯一的老师。

  俸小红说:“我是嫁到这个村子的,爱人也在金灵小学当老师。我们一直在学校工作,去年学校老师只剩下我和丈夫,今年丈夫到中心校工作。我是坚持到最后的老师了!”20多年前,俸小红从代课老师干起,做到现在已经是一位语文、数学、、体育样样都懂的全能型老师。

  在这里,教出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一名学生考上河南的大学后,把学校所有的人,包括退休的老师都请去吃了一餐饭。俸小红说:“这个学生现在已经30多岁了!我的女儿也是我们夫妻教的,现在也都大学毕业。”

  2020年底,金灵村在金灵小学就读一二年级的学生仅有7名,有2名教师。2021年,就读学生仅剩2名,老师也只留下了俸小红一位。其中一个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家中老人也要外出打零工。俸小红就像两个孩子的家长,既要教他们基本的课堂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劳动的能力。

  挥毫写就文旅融合新篇章 (上接第一版)竹江村是桂林美丽乡村“生态样板”之一。该村落地处风景如画的漓江边,周围还有竹江码头客运港和网红打卡地红树林乌桕滩,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其中800亩乌桕滩有着“小九寨沟”之称,每逢周末节假日,便是游客必打卡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桂林现存南朝至清代石刻有2000余件。不论是从数量还是朝代的绵延性,在全国都是无可比拟的。其中宋代石刻作品有近500件,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故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

  桂林山水并不是在单单形容山或者水,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桂林山水的美,也早已不是形容自然风光,而是一种文化品位。韩愈、杜甫、李渤、柳宗元……在他们的艺术境界里,桂林山水蓦然出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的心中。

  从4月开始,七星区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桂林向您汇报(七星区篇)”新媒体宣传月活动,采用立体化度的新媒体宣传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良好宣传效果。该区利用知名新媒体平台开展系列新媒体活动,以网络上“接地气”的方式宣传本地历史文化、美景美食、实体经济、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等特色,全面提升桂林七星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度展示七星区在融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美丽幸福现代化七星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有效助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

  “你总要来一趟桂林吧?吹一吹漓江的晚风!”七星区精心制作的原创漓江文旅微视频《春不晚》在4月初一经推出,立即成为桂林市民朋友圈争相转载的文旅视频“爆款”,视频浏览量播放量累计突破5000万次,收到良好的宣传效应。该视频在4月17日再次登央视一套《大美中国·春》栏目,连续第四年向全国观众展示桂林七星的春日美景。

  同时,该区制作并发布七星漓江保护宣传片《乌桕滩上背锅行》、《烟雨桂林梦回七星》以及“桂林向您汇报”系列宣传小视频60余个,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视频、学习强国、广西视听、今日头条、抖音号、视频号及区政府网站投放,并组织辖区公众号和知名新媒体平台进行矩阵播放,实现了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4月以来,该区系列直播活动吸引超过10万人进入直播间参与活动,点赞留言超过45万人次,带动了辖区线下消费增长,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辖区各级单位积极参与“桂林向您汇报”直播活动,目前各辖区街道办、学校、企业、商圈进行直播活动共60余场,观看人数累计20万。

  在直播中,网友们一起跟着主播沿着绿道漫步,“云上”参观七星区的畔塘村、沙洲村等精品村庄,体验网红美食、民宿和农家休闲娱乐项目,感受桂林七星区实施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直播系列活动在桂林本地知名新媒体、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直播,已经吸引超过500万网友互动和观看留言。

  “一米阳光”花卉种植基地经营者乔小桥介绍,2021年,该花园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收入400余万元。“五一”小长假期间,3万多名市民游客来到花园赏花拍照,体验漓江边的生态风光,这里成了桂林著名的乡村网红打卡地。

  依托资源优势,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积极走“农业+旅游+文化”生态产业之路。沙洲村以“花海”为主题,带动了村内民宿、观光花园、果蔬采摘等产业发展,这里打造的“百花沙洲”品牌,以花为媒做活了“花样经济”,当地村民的收入逐年增长。

  同时,桂林市七星区在华侨旅游经济区重点打造了自治区级五星级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农业+旅游”的特色产业,以花为媒发展乡村旅游,“花海经济”取得实效。800亩最美乌桕滩、马家坊花海、七星竹江休闲绿道等景点已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每年花开时,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慕名前来赏花拍照,感受花海美景。

  “花海经济”逐渐成为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新农村发展的新业态,带动住宿、餐饮、采摘旅游等产业发展桂林特产零食有哪些,拓宽农民增收路径、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一花多赢”的发展效应。

  桂林市西南中心校加快创建“清廉学校” 本报讯近期以来,桂林市西南中心校党支部开展了一系列清廉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创建工作,将廉洁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清廉校园。其间,该校开展了“诵读红色家书”全民阅读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教师从红色家书中汲取精神力量,在诵读中传递红色火种;开展了“清风入校园,廉洁沁师心”清廉故事分享会,进一步增强教师廉洁从教的意识。该校还以“倡廉、学廉、守廉、颂廉”为主旋律,举行了清廉书法比赛等。(记者徐莹波)

  5月19日,全州县龙水镇辛田村的十几个村民在一份协议上签字,准备参与禾花鱼养殖。一年多来,在王尧飞的带领下,辛田村努力突破当地发展传统稻鱼共生养殖产业的瓶颈,闯出了一条备受村民称赞的新发展之路。

  2021年4月,祖籍山西的王尧飞接受所在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选派,到龙水镇辛田村任驻村。最初,对于这个连全州话都听不懂的外地,村民们都有点不信任。“一个外地人,连我们讲话都听不懂,还谈什么开展工作嘛?”王尧飞决定用行动来证明一切。

  龙水镇素来以养殖禾花鱼闻名,辛田村也不例外。该村的农田灌溉用水来自天湖,水质优良,养殖的禾花鱼、产出的鱼稻米都很优质。王尧飞驻村后,就开始关注辛田村的稻鱼共生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王尧飞了解到,辛田村虽然一直在发展稻鱼共生模式,但是其生产的鱼稻米品牌效应弱,现有产业利润率低,收入增长后劲不足,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2021年春耕时节,王尧飞和村委干部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稻田禾花鱼”养殖。村集体负责投入鱼苗、油糠等成本,并负责销售,村民负责管理自家稻田。2021年8月,村委选取小竹自然村约45亩稻田作为试验田,并与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合作,采用中心最新研发的优质稻,在试种稻田里放养禾花鱼鱼苗1700斤,形成了鱼稻共生养殖的产业发展格局。

  2021年秋季,45亩试验田出鱼稻米3万多斤,还有一批优质的禾花鱼。鱼稻米丰收,必须尽快打开市场。为此,王尧飞和村委干部积极联系多家媒体先后对辛田村鱼稻米产业进行了报道。同时,王尧飞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在后盾单位机关食堂开展宣传、试吃,并为职工开通鱼稻米订购渠道。除此之外,王尧飞在后盾单位支持下,参加一些区级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对鱼稻米进行宣传推介、带货销售。很快,高品质的辛田村鱼稻米赢得了各方关注和青睐。截至2021年底,辛田村鱼稻米以良好的市场价格销售8800多斤,销售收入近5万元。此外,试验田的禾花鱼销售总收入达3.15万元。王尧飞算了算,45亩试验田的鱼稻米和禾花鱼销售收入合计8万多元,扣除成本,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

  村民谢忠艮告诉记者,2021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出自家4亩水田参加了稻鱼共生养殖活动。没想到,不仅禾花鱼养得不错,稻米也大丰收,亩产在1000斤左右。以往,鱼稻米在当地的收购价是2元左右,但是村委以3元的价格收购,让他很开心。除了留着自家食用,谢忠艮向村委售卖鱼稻米2768斤,收入8304元。

  在2022年辛田村禾花鱼养殖和鱼稻米种植协议签署会上,谢忠艮继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村民谢灵生也签上了他的名字,他的种植范围从去年的0.5亩增至4亩。“王他们带领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我要继续跟着他干!”谢灵生说。

  除了大力发展稻鱼共生产业,王尧飞还为村民做了不少实事。在王尧飞的多方争取和当地政府以及后盾单位的支持下,2021年,辛田村投入资金为10个自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42盏,满足村民夜间出行需求;投入90万元对辛田、石塘屋、蒋家3个自然村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让村民居住环境更美;投入42万元完成了该村1个饮水工程和1条产业路建设,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古皮寨村驻村张毅峰告诉记者,在一次入户过程中,他发现有几个村民冒着雨洗衣服,连忙与工作队员前去帮忙。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南埠村村民平常都在这里洗衣服、洗菜,但是夏天被晒、雨天被淋,非常不方便,村民们都希望能在这里搭建一个雨棚。

  “回到村委后,我将所了解到的情况与村‘两委’干部进行沟通,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商议,决定焊制一个雨棚。”张毅峰说,他向后盾单位申请了5万元专项资金,大家买回材料施工,经过两天的共同努力,一座崭新的雨棚搭建好了。村民们亲切地叫它“爱心雨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1年由桂林市委部选派、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张毅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常访农家、交农友、谈农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难事急事。同时,他还和驻村工作队员一道遍访脱贫户(监测户),对脱贫户(监测户)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了然于胸,对村里防贫动态监测主要问题底子清、情况明,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贫帮扶计划。自驻村以来,古皮寨村驻村工作队共走访群众上千次,在做一桩桩实事好事的过程中,工作队员在村民心中渐渐生根发芽,彼此架起了连心的桥梁。

  古皮寨村委新屈家自然村有一条水渠,水渠两旁的农田种植了农作物,但过去每到补水补肥时节,村民就会犯难,因为这条全长300多米的水渠杂草丛生、淤泥堵满,导致引水不畅,水田灌溉就成了问题。在雨水丰富季节,容易涨水淹没果园和村道,对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得知这种情况在村里并非“个例”,张毅峰争取到市委部扶持资金4.6万元,统筹专项帮扶经费5万元等数笔款项,先后建成了古皮寨村新屈家大子尾至安子备灌溉水渠工程和老屈家水渠龙井头至社塘河边排洪水渠清淤项目工程等3个项目。同时,他还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谋划,并带领党员志愿者,为古皮寨村委100户300多人解决了果园灌溉和出行安全问题。

  此外,通过积极协调市委部联合相关单位,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支持,张毅峰陆续帮助古皮寨村建强村民合作社、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带头人,进一步发展壮大古皮寨村的砂糖桔、夏橙、沙田柚种植,种猪、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创造条件。

  “因为疫情,我们很多农产品都卖不出去,全靠张帮忙。”一直以来,张毅峰帮助脱贫户在扶贫超市铺货,销售他们生产的柑桔、梨子、沙田柚、土鸡土鸭蛋、腐竹、蜂蜜、茶油等农产品,除去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阳朔县阳朔镇高洲村就在漓江边上,这里风光秀美。高洲村村民几乎都是小农户,主要种植水稻和水果,到了水果成熟的季节,农民便用三轮车将水果拉到阳朔县城卖。过去路两旁的灯几乎都坏了,农民只得摸黑在路上跑。由桂林市接待办派驻的郑智荣来到高洲村后,第一件事就是让村里的路灯都亮了起来。35岁的郑智荣驻村一年多,从让村里的路灯亮起来,到带领村民打造漓江边上又一乌桕滩美景,他积极带动村民盘活当地集体经济,用行动赢得了村民的称赞。

  2021年5月,郑智荣作为驻村来到高洲村。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入户调查,了解到村民迫不及待想要让村里的路灯亮起来。郑智荣积极争取政策。很快,村里确认了高洲村委至瀑布塘村口路灯安装工程项目落地,经预算该项目共计需8.3万余元,而每年专项帮扶资金一般为5万元。郑智荣努力与阳朔县乡村振兴局协调,专项经费增资至7万元。还差一万多元怎么办?郑智荣与工作队员又积极向后盾单位阳朔县城市管理监督局筹措剩余资金1.3万余元,联系专业的路灯施工队伍。2021年8月底,高洲村委至瀑布塘村口路灯安装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大大方便了瀑布塘村村民晚上出行。

  “你看这块地是已经丢荒的,我们以村集体的方式流转下来100亩,准备发展蔬菜种植,我们已经和村民一起将土地平整好了,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种蔬菜。”郑智荣告诉记者,盘活集体经济,流转百亩土地种植蔬菜只是其中一项,更大的盘算是将鲤鱼洲打造成漓江沿岸面积最大的乌桕滩,以此吸引游客,更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鲤鱼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滩面积宽广,风景秀美,是露营、徒步的好地方。2021年郑智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打造鲤鱼洲绿化观光点,旨在打造成漓江沿岸面积最大的乌桕滩。2021年10月9日开工建设,投入项目资金284.52万元,经阳朔县林业局统一规划,此处种植乌桕树4000棵、洋紫荆2200棵、栾树400棵、紫薇树1000棵,做成鲤鱼形状。郑智荣与村民们一同种下这些树也种下了希望。“大概到2023年,种下的树就能出效果了,我们很有信心这里将会成为网红打卡点,村里也会加快建好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迎接游客,这一定能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收益。”他笑着说。

  兴安县林业局退伍军人蒋军,退伍不褪色,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2年多时间里,时刻听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先后到兴安县3个乡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乐于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用真心、爱心和诚心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工作的新篇章。

  2020年3月,蒋军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被派驻华江瑶族乡水埠村。蒋军发扬军人作风,沉下身子,潜心驻村工作。他主动学习惠农政策和少数民族语言,无数次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与村“两委”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做好民情日记,仅用两周就完成了20户脱贫户的入户调查工作,写下驻村工作日记50多篇,指导和帮助多名群众发展产业致富。黑洞江自然村脱贫户李干想养土猪但一直贷不到款,蒋军了解到有关情况后,入户动员李干不要放弃发展养猪产业的念头。经多方努力,蒋军为李干解决了2万元国家贴息。李干通过一次性养了7头土猪,第一批猪就获得纯收入1万多元。蒋军每天工作在帮扶一线,为脱贫户发展生产出谋划策,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用真心获得了群众的信任。

  蒋军一上任就带领驻村工作队在一个月内对清水村委59户脱贫户全部进行了走访,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盘龙村77岁的脱贫户冯春成,在蒋军的帮助下及时办理了新农合手续。后来,蒋军到老人家走访,老人拉着蒋军的手说:“蒋啊,党的政策好!我现在看病,国家差不多都给报销了!”为帮助脱贫户罗艳忠与朋友发展药材种植产业,蒋军想方设法为他争取到10吨水泥的资助,对产业路受损路段进行了硬化。罗艳忠感慨道:“党的富民政策助我脱贫致富,我永远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蒋军了解到监测户88岁的独居老人张秀英的电饭锅坏了,家中的米和胃药也即将吃完。想到老人年龄大不方便外出,蒋军便开车到县城帮老人买回新的电饭锅、大米和胃药,及时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黄泥湾自然村路口窄,村民出行安全隐患大。蒋军了解这一情况后,联系后盾单位帮扶5万元资金进行扩建,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安全问题。在清水驻村7个月的时间里,蒋军带领班子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120万多元,完成了4条产业硬化路,为村民的产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实基础。清水村支书孙洪亮说:“蒋既有军人作风,又有老干部作风,我们非常喜欢他!”

  2022年1月,组织又选派蒋军到漠川乡庄子村委驻村。他以庄子村为家,全力配合搞好乡村振兴工作。一次入户走访,蒋军了解到脱贫户龙美华还是一个单身汉,平时靠打点零工与残疾老母相依为命,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便向后盾单位补充申请,为其争取到一个月工资500元的生态护林员工作。为此,平时寡言少语的龙美华对人生充满了期待,准备找一个伴侣好好过日子。

  近日,关于中小学即将开设独立劳动课程的消息成了中小学生家长热议的话题。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提出,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从原来的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的课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同时发布。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区劳动教育课程试点地区的桂林,其实一直都在试行劳动课程,不少学校还专门配备了劳动实践基地。2017年以来,我市中小学校试行劳动课程。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足规定课时,小学一至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三到六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我市不少中小学校已经在开展劳动教育上先行一步,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而且亮点纷呈。与此同时,在学校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思考。例如,师资如何调配,成绩如何评价,等等。面对即将“回归”的劳动课,家长有哪些期待?学校和老师们又是怎样看待?对此记者深入我市中小学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劳动教育一直存在于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1年,劳动课是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之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推进,中小学不再设立单独的劳动课,而是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近日,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关于劳动课的内容和要求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对于这一新课标,很多70后、80后的父母感到十分亲切,感慨说:“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学校里就应该开劳动课,基本的劳动技能孩子都应该懂!”市民罗先生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早在儿子刚入学时,罗先生就挺纳闷,为什么翻遍课表,没有一门叫“劳动”的课程。“记得我们以前读小学的时候都有劳动课,种菜、选火柴、制作年糕……现在我都印象深刻。”罗先生说,劳动是一门人生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知道得来的一切不容易,才会懂得去珍惜。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存在担忧,如:劳动课是否会变成形式主义、是否会占用学习时间等等。“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厨房、菜地。种菜还好说,做菜涉及用火,安全问题一定要重视。”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妈妈说,增加劳动课对孩子是有好处,但学校课程设计和安全把控上还需要“走点心”。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劳动课会流于形式,如果只是一个学期参观一次工厂、一个月做一次菜,或是通过其他一次性的活动来进行劳动教育,很难收获效果。

  系上小围裙,撸起小袖子,戴上小口罩,我也来当一名小“厨师”。柔软的面粉、甜甜的白糖、细腻的酵母,在孩子们的小巧手中变成了形状各异、色彩丰富的花馍……5月20日,市铁路西小学在“美食烹饪——制作馒头”的基础上,开展了拓展课程“花馍制作”劳动实践课。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和面、发面,再将发酵好的面团继续揉搓、醒面,然后放上红枣、葡萄干、红豆、火腿等食材,做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花馍。经过蒸制,热气腾腾的花馍出炉啦。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在这节劳动实践课里,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制作技能,也学习了民间花样面食的制作历史和各民族的制作习俗。

  “独轮小车运输忙”“肩挑扁担把粮运”“金玉满堂剥玉米”“粒粒辛苦剥花生”“逗你玩呢刨土豆”“认识农作物”,前不久,临桂区汇荣小学举办的首届农耕文化趣味活动节在不少家长的朋友圈刷屏,这个主题为“致敬劳动者,做劳动小达人”的活动与校园的劳动课相结合,每一个项目都来源于日常的农家劳作,这些“接地气”的比赛项目,规则简单、充满趣味,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劳动竞技中学习农业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的玉米,绿油油的空心菜……桂林市合心中心校和石油小学的孩子们通过劳动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合心田园”是合心中心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每个年级都有责任田,学生和家长一起除杂草、摘菜干得热火朝天。“今晚回家可以加菜了!”“我知道了什么时候种什么菜,什么时候收获!”……学生们兴高采烈地畅谈着劳动实践课的收获。

  市英才小学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蔬菜种养活动,各班级都管理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地”,大家在这里挥洒汗水,收获成果;在理工大附小,劳动课已经成为常态化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甜品制作,菜肴烹饪;做奶茶,织围巾,炒家常菜、包饺子……在卓然小学桂林特产烟图片大全、樟木小学、榕湖小学琴潭分校等学校,这些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特色劳动教育,已成为校园里的别致一景。

  “每个年级所展示的厨艺是不同的,低年级以面食为主,中年级以水果拼盘为主,高年级则尝试炒菜等难度系数高的烹饪内容。我们还要求孩子们学会自己动手收拾垃圾并进行清洁。”樟木小学校长胡华丽认为,劳动教育要找好切入点,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接触和感受劳动教育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从中收获成就感,主动将劳动与生活结合起来,体会到生活中由劳动创造的美好。

  “学生以前都是在劳动教室上课,没有真正参与到劳动中,如今打造劳动教育基地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市石油小学校长谢颖华表示,除了每周固定的劳技课,学校还会不定期地让学生到生态园进行劳动,由老师组织大家进行栽种、除草、收割。

  桂林市宝湖中学在劳动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实践和探索。除了日常的社会实践课外,该校还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例如,与校外机构合作,组织走出校园、走进农田,参与农业劳作、加工制造、服务体验等劳动实践,打造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实践课程。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中学劳动课大多为全班进行大扫除、校内除草或者外出进行植树、在社区做志愿者这类劳动实践。

  目前就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大部分学校来说,能兼顾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教师只是少数,大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以及实践仍存在不足,劳动教育需要一批懂劳动、会劳动的专业教师。如何解决师资问题成为热议的话题。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师资的问题,我市不少学校已经在考虑之中,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着手招聘有技术特长的教师,还有的学校开始尝试利用各方资源外聘教师。

  5月19日下午,在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科学教室里,陆军老师给四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实用的维修课。“电脑突然无信号如何处理?”“电器遥控器失灵,如何检验好坏?”……面对这些生活中常常能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十分感兴趣。陆军老师来自桂林理工大学资产管理处,在家电维修方面有一技之长。课堂上,他介绍的实操技巧让孩子们秒变“维修小能手”。

  记者了解到,“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一项内容,目前我市各学校,尤其是小学,缺乏这方面的师资。桂林理工大学附小外聘专业特长老师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陆军老师看来,相对其他劳动课程,家电维修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涉及用电安全问题,小学阶段的课程设计要做到趣味性、实操性以及安全性兼顾,这对学校资质和场地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铁路西小学,目前学校的劳动课师资以校内教师为主,也会特邀有专业技能的家长。“学校教师正好有这方面的爱好和专长,我们就利用起来。”为了做好劳动实践课的设置,铁路西小学一直在尝试。校长林芷因介绍,学校改建了专用的劳动实践课教室。每次课配备两个老师,像这个学期的花馍制作课,除了教面点制作的老师外,还有科学课老师对面点的发酵时间、面团的发酵程度,以及各种成分的配比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美术教师也参与花馍制作的艺术性指导。学校还尝试着通过家长课堂将校外的家长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为了进一步丰富劳动课的内容和设置,该校正筹划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合作,让劳动实践课更具实操性也更能长效推动。

  30亩地,种植桃树3000多棵……为了解决学校场地局限的问题,桂林市石油小学积极与周边城中村——七星区朝阳乡合心村委联动,经与村委多方协调,将正在建设的“合心桃花源基地”作为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村里有部分子弟在我们学校就读,村里也有不少校友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校园推出志愿服务劳动也可以对基地进行管护。”谢颖华介绍,从绿树种植、认养施肥、生长观察、日常护理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农耕文化的乐趣,在实践与体验中,收获劳动知识、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劳动品质。目前,市石油小学已有400多人次参与到绿树的认养、种植中。

  “劳动教育课程也要与时俱进,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桂林市宝湖中学黄副校长说,该校以往的课程设计还是以传授劳动技术为主。随着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目前该校正在探索,让更多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陆续走入课堂。此外,还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与其他各门学科的有机融合,让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既然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设置课时,学生和家长不禁会问:“劳动课怎么打分?”“劳动课会有考试吗?”“劳动课会和升学挂钩吗?”记者留意到,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写着: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2020年,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性的综合素质评价,重点是考查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和表现,不能简单地像语文、数学一样用考试来评价。”英才小学副校长唐敬萍认为,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获得与成长,比如劳动技能的提升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在已经推行劳动教育的榕湖小学琴潭分校,学校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组成的多元评价方式评选校园“劳动课积极分子”“小农田积极分子”“家务劳动小能手”等。该校副校长秦海燕表示,这是双减之后该校的一种尝试,通过多方参与共同评价,既认可了学生的劳动成果,也能提升学生劳动积极性。

  “劳动教育还需要家长配合。”秦海燕认为,家长需要转变观念,重视劳动与生活技能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价值,让劳动融入日常生活。现在该校正在尝试学校教——家里实践——学校评比的循环。“技能成果容易评价,如何量化评价劳动观念养成、精神品质感悟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指标,我们也在进一步地探索和细化。”

  陆军老师认为,劳动课程的考核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获得与成长,比如劳动技能的提升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另外,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接受新事物、新课程的速度存在差异,掌握新技能也会有先后,对于家长而言,应避免攀比心理,保持平常心态,多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何劳动。

  日前,记者来到堡里镇韦现乾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上的一副对联,上联:老在救人行义诊,下联:心怀医治为黎民,横批:为民义诊。家里干净整洁,一张四方桌上摆有听筒、电筒、就诊记录本等物品。得知记者到来,已过鲐背之年的韦现乾老人拄着拐杖从房间走了出来,但看上去精神矍铄。

  韦现乾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伯父都是当地有名的中草药医师,他从小深受长辈医术熏陶,通过耳濡目染和长期实践,练就了一身高超的医术。17岁当过兵、剿过匪,立功受到广西军区的表彰,被评为“剿匪模范”;1959年,在广西除病灭害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剿匪结束后,桂林军分区帮韦现乾开具了一封工作介绍信,但考虑到家乡堡里镇缺医少药,乡亲们有病难医桂林特产零食有哪些,他依然选择回乡。1957年,韦现乾被上级任命为堡里卫生院院长,一干就是30年,诊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

  1987年,韦现乾退休了,仍不断有人慕名前来求医,左邻右舍有个伤风感冒也习惯来让他们的“老院长”把把脉。一来二去,韦现乾萌生了在家义诊的想法,并得到家力支持。韦现乾一边为周边群众无偿义诊,一边勤于钻研医术,精湛的医术甚至吸引了上海、北京、杭州、内蒙古等全国各地患者上门求诊。

  “我治疗过的病人很多,记得在1993年,官田屯有位秦老太七十多岁了,她住院治疗多年不见效果,她的家人找到我后,我决定用中草药试一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汤药治疗,秦老太病情逐渐好转,一直活到八十九岁。”谈到患者,韦现乾顿时娓娓道来,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韦现乾的儿子每次看到父亲吃力的背影都暗暗着急,私下里不知道劝了多少次。面对儿子的好心劝说,韦现乾每次都一口答应要好好休息,但常年养成的习惯却总改不了,一看到患者登门就把对儿子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

  韦现乾1965年入党,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牢记入党时面对党旗宣读的誓词。“帮助群众诊病,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却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现在虽然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如之前硬朗,但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从来没变,活着一分钟,战斗60秒。”韦现乾笑着说道。

  新市民购房享多重“福利” 本报讯(记者刘健)近日,临桂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22年临桂区新市民优惠购活动方案的批复》,以促进临桂区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新市民的生活品质,激发市场热情,促进临桂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继今年2—3月推出契税补贴政策后,临桂区再次出台补贴新政。

  记者了解到,此次临桂区新市民优惠购活动适用范围是在临桂区辖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并及时缴纳契税的新市民,其中新市民指临桂区辖区范围内的农村户籍人口以及临桂区户籍以外的所有人口。根据批复,新市民在“新建商品住房让利项目名录”内购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该楼盘市场价的基础上,通过消费券的形式进行优惠回馈,每套优惠回馈3万元消费券。新市民购房优惠回馈按照先购后付的原则发放;按购房所缴纳的契税为基数给予消费券奖励(每满100元给予100元面额消费券,不足100元的不予发放),契税奖励按照先缴后补的原则发放;鼓励临桂区域内商家提供消费优惠和折扣让利,制定“消费折扣让利商家名录”。对已在“新建商品住房让利项目名录”内购房,在“消费折扣让利商家名录”内进行消费的,按消费金额不低于5%给予优惠,该费用由商家支付;村集体组织村民在“新建商品住房让利项目名录”购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村集体组织购房的数量,给予村集体每套5000元的乡村振兴支持。

  黄桂英有3个女儿和2个儿子,大女已年过七旬,老伴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离去”。如今,她跟小儿子蒋海清住在一起。“儿子儿媳都对我好,我才能活到今天。”言谈中,黄桂英讲得最多的就是亲情和孝顺给她带来的开心。

  的确,儿孙们把孝顺贯穿到了生活的点滴中。以前,儿子和儿媳外出干农活,因中午不回家,他们早起把早餐和中餐帮黄桂英做好;早几年,黄桂英闲不住,总想上山下地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子儿媳苦口婆心地劝阻,吃的穿的用的都买最好的给她;冬天,黄桂英怕冷,儿子蒋海清上街买回价格较贵、质量好的电炉回家,从早到晚给黄桂英用;农闲时,儿媳陈荣娟陪着黄桂英去散步、聊天;外孙女得知黄桂英喜欢看戏剧,花一个月工资买来一台平板电脑;去年黄桂英因病住院,受疫情的影响,医院谢绝探视。陈荣娟在医院照顾她,与她同吃同睡一周……

  5月21日,当记者来黄桂英家时,她坐在家门口缝制一双鞋子。只见她刚用完一段线,马上从一个布袋的线盒中拿出一段新线。就在记者眨眼瞬间,黄桂英已把线穿过,动作麻利地缝起鞋来,而且一针一线,特别工整。

  “大家对我好,我也想着帮儿孙做点事。”黄桂英说,以前太苦,农村老人都是自己缝衣做鞋,看多了,自己也就会了。于是,近几年,黄桂英亲手缝制了很多衣服、鞋子,还有婴儿使用的口水围巾等等。“孙子马上就要结婚了,这些小东西,重孙肯定用得着的。”

  儿孙孝顺,让黄桂英心情极好。“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眼睛也好,耳朵也好。”黄桂英说,她之所以能在家缝缝补补,完全靠的是大家对她的好。如今,黄桂英年过百岁,身体依旧硬朗,她将把真挚的情感,缝进衣鞋之中。

  湘漓镇: 食用玫瑰花成“幸福花” 本报讯(记者文烨通讯员赵金连唐若彬文/摄)“垄上连枝千万绿,一花深浅两般红。”去年以来,兴安县湘漓镇麦源村“两委”组织村民40余户,规模种植100多亩食用玫瑰花,年产值50多万元,为村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记者走进麦源村委的犁头嘴、黄泥坪自然村,只见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盛开的食用玫瑰,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散发着无限生机,小河边的堤岸上杨柳依依,百鸟欢歌,好一个“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的意境。

  “食用玫瑰花一年可收三至四造。我在屋前屋后种了有2亩多地,一年有一万多块的收入。这种花好打理,简单施肥就可以,留守村中的妇女和老人也管得来。我们叫它‘幸福花’。”村民蒋奶奶笑着给大家介绍道。

  湘漓镇副镇长蒋忠平告诉记者,麦源村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引入食品生产企业发展和指导村民们种植食用玫瑰花。由企业提供种苗,农户在自家前庭后院、田间地头种植食用玫瑰花,待花成熟后,企业再统一收购,制作成玫瑰花茶、玫瑰花糖供应市场。

  “一种繁香伴行客,只应多谢剌玫花。”时下正值花期,玫瑰花盛开的美丽风景吸引了一些游客和新婚夫妇前来拍照打卡、体验鲜花采摘的乐趣。田里的侯大姐一边摘花,一边跟记者说:“这种花即插即活,第二年就可摘花,非常容易种植,既不要大成本,又不用愁销路,而且还美化了庭院,一举两得。现在慕名前来打卡拍照的人越来越多,我准备明年把路边的田也一起种了,连成一片,还可以租给人家拍照,通过农旅融合可赚更多的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湘漓镇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产业振兴为主导,按照“一村一产业,一地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村情实际,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闲置土地,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进一步培育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秀峰区政协举办工业振兴及项目建设专题视察协商会 本报讯(记者刘倩通讯员佘雪楚)5月24日,秀峰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城区工业振兴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并召开了以“聚焦‘经济强区’建设,助推秀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委员们紧紧围绕秀峰区“经济强区、文旅名区、生态之区、幸福之区”建设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协商议政,共商秀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委员们先后视察中国电信桂北云计算产业园、秀峰区荷韵生态体育公园、广西鼎恒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等项目,并听取秀峰区经济工作的发展基本情况和“十四五”期间的规划、思路及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介绍。

  协商会上,秀峰区政协主要负责人提出,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秀峰区政协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向上积极争取支持;向下运用“一线协商”工作法,向基层延伸衔接,助力工业振兴和项目建设。同时,将重点围绕发挥监督职能,积极为重大项目建设服务,聚焦“经济强区”建设,助推秀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永福县文旅项目“加速跑” 在建项目总投资超1.8亿元 本报讯(记者周文琼通讯员刘玉婷)近日,在永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传承综合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记者从永福县了解到,今年永福全力争创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为重点,打造“一中心两片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在建文旅项目总投资超1.8亿元。

  在永福县凤城路与茅江桥交通岔口有一处在建工程,这是由永福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的永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传承综合建设项目,总投资约为725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二楼主体工程正在建设,预计2023年完工。据介绍,该项目包括:一栋席位量为1000座的彩调展演剧场,其中设有馆藏量为1万件的彩调博物馆、排练厅、辅助用房,彩调文化展示长廊,彩调表演广场等。

  此外,滨江步道旁还将建设总投资为1.16亿元的状元文化步道和状元巷文化特色街区,该建设项目为永福县的旧城拆迁改造工程之一。建成后,状元巷将成为永福县城内一条独具特色韵味、集“吃购游娱”为一体的商业街,能满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状元巷主体建筑为一幢三层高的商业楼,目前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完善其余配套设施建设,预计今年12月底建成。

  据了解,永福县已启动老彩调剧院片区旅游体验化改造,打造“三江六岸”休闲步道系统,稳步推进县城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推进“梦幻登云山”、“梦幻金鸡湖”、长塘水库环湖旅游通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实施百寿岩、永宁州古城墙保护开发利用,争创AAA级旅游景区,全力推进百寿养生文化旅游主题小镇建设。

  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刘健)近日,临桂区直机关工委分三个组对下辖62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党建工作专项检查,以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定期对区直机关各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党建责任制、遵守纪律和规矩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同时,指导督促区直机关各单位领导班子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全面了解区直机关党建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切实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

  据悉,此次专项检查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对各党支部“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履责、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教育培训、机关党建品牌创建和模范机关创建及破解“灯下黑”“两张皮”难题等情况,对照核验清单,逐项进行检查。

  党旗领航,守好资源乡村振兴“南大门” 中峰镇地处资源县南部,素有资源“南大门”之称。该镇历来是全县的农业大镇和工业重镇,全县三个工业园有两个落户中峰辖区,规上企业数量占全县47%。红提、猕猴桃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中峰镇荣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授予农业产业强镇、“广西红提之乡”称号,大庄田村荣获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和“广西红提村”称号。

  2022年以来,中峰镇聚焦县委提出的“华南地区一流的田园综合体、华南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华南地区乡村风貌建设示范区、广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五大定位”总目标和全县南向发展轴的光荣使命,创新提出了以推进乡村振兴大镇、工业发展重镇、全域旅游名镇“三镇”建设为主线,以党旗领航中峰镇、乡村振兴南大门为总基调的新发展模式,把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清廉乡镇、“三农”发展等工作有机融合,为全县打造世界级旅游小镇和迈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步伐贡献中峰力量。

  2021年,资源县中峰镇党代表工作室揭牌成立,是桂林市首个自治区级乡镇党代表工作室示范点,也是当地各级党代表履职尽责的新平台、联系干群的新载体、服务党员的新纽带、学习提升的新课堂,标志着资源县党代表任期制工作取得新突破。

  中峰镇素有资源“南大门”美誉。80多年前,红军在此召开临时会议,作出改变行军路线的决定,留下了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中峰镇充分挖掘红军长征过资源时留下的丰富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湘江战役伟大精神,进而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如今,中峰镇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乡镇创建行动,力争在2022年建成基层党建示范镇。同时,该镇突出亮点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精心打造“红军福地·魅力中峰”党建品牌,通过将中峰村打造成为红色美丽村庄,升级红色教育基地,强化基层党建阵地管理,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先锋队伍,筑牢基层党建先锋堡垒,提升长征党建先锋带。结合抱财丘、半边街旅游项目,打造大庄田村抱财丘屯“党建聚力·文旅振兴”党建品牌,重点突出党员干部在参与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发挥的先锋模范和基层治理作用,彰显品牌号召力、凝聚力,提升旅游党建先锋带。

  同时,强化党委抓总能力,将党建贯穿机关企业、社会团体、民族宗教各个方面,深化镇政府、和镇直单位、群团组织及县直驻乡镇单位向党委述职制度。“中峰镇将完善以‘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屯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主干的农村党组织体系,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中峰镇蒋勇文介绍说,结合疫情防控“五户联保”措施,该镇积极探索整合基层党建、平安建设网格机制,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治理能力,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等措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乡村治理等各方面冲锋在前,全力营造党员带头干、干部做示范、群众跟着干的浓厚氛围,提升广大党员参与村务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中峰镇以党建引领文旅融合,深度挖掘中峰镇红色文化,依托油榨坪公堂、党员群众初心教育馆等红色设施,完成长征精神党建先锋带提升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休闲度假、研学旅行中零距离感受红色文化。记者了解到,该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农旅融合,持续为“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充电赋能,引领红提、猕猴桃、罗汉果等农产品提质增效,立足本地生态优势与人文优势,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创建集生态采摘、旅游观光、红色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把绿水青山转化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一直以来,中峰镇始终把学习领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自我战略思想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要务,坚持中央、自治区、市委及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严明纪律和规矩,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营造清明的生态。

  群众利益成为廉政建设的基本出发点。2022年,中峰镇不断加大对辖区重点项目、农村“三资”资金使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全镇各项工作依法、阳光、有序推进。同时,该镇积极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按照“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要求,制定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厘清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界限,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高扬清清爽爽的政商交往之道。

  记者从中峰镇人民政府了解到,2022年,该镇还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中峰镇干部职工日常管理制度》《单位出差审批和差旅费管理制度》《中峰镇人民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等,从值班考勤、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方面入手,管好钱、管好人、管好事,强力打造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实干担当务实清廉型政府。

  同时,中峰镇还将以警示教育大会为切入点,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震慑力,通过警醒党员干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此外,该镇还严格落实《资源县委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谈话规则》,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教育、监督、管理,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落到实处,将谈心谈话日常化,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利用油榨坪-中革军委会议旧址、资源县党员群众初心教育馆示范基地,将红色文化与清廉文化相结合,通过听红色故事、学红色书籍等生动活动,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养成勤劳勇敢、清廉无私品德。”蒋勇文说,该镇将持续加强作风建设,重拳纠治“四风”问题,建设一支洁身自好、修身养德、勤廉务实的干部队伍。

  从资兴高速资源高速路口下来,往资源县中峰集镇方向行驶不到1公里,一处新建的5公里长的骑行道像一条红色绸带围绕在悠悠资江岸边,2公里长的东北红松木栈道穿园而过,不少骑行爱好者专程赶来“打卡”。

  近年来,资源县积极贯彻落实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启动了“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建设。如今,一个集“农文旅”等各要素于一体的万亩田园综合体出现在资源中峰镇的大地上。中峰镇大庄田村是我市较早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村子之一,村子不仅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其红提产业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以大庄田村为中心,周围辐射车田湾、中峰、官田和枫木4个行政村,项目规划总面积达10319亩。该田园综合体项目主要依托中峰发展成熟的红提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能分享现代经济发展成果。

  按照资源整体部署和要求,中峰镇“一江三村三沙洲”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份全面完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届时,中峰将会成为集春天赏花、夏天玩水、秋天采摘、冬天赏雪及度假康养、红色文化熏陶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2020年,中峰镇将文化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主线,充分挖掘各村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提升乡村“软实力”。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大力打造健身、休闲等功能性文化场所,打造农村居民精神家园。

  “下一步,中峰镇将围绕‘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大庄田村、社岭村、福景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强化驻村帮扶、强化产业发展、强化五大振兴等多项举措,夯实强村富民之基。”蒋勇文介绍说,“十四五”时期,该镇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一是2023年优先打造车田湾村院子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每年打造1-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逐步建成“乡村振兴大镇”。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完善现有的两个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利用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计划在八坊村再建一个工业园,逐步建成“工业发展重镇”。三是在持续巩固拓展好“一江三村三沙洲”的基础上,深度开发花家冲、黄皮水等旅游项目,打造人们节假日旅游新去处,逐步建成“全域旅游名镇”。

  记者了解到,中峰镇还将坚决守住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安全底线,一如既往扛起粮食安全主责,紧抓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该镇将严格落实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按照文件要求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2022年全镇力争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28万亩,粮食年产量8919吨,大豆播种面积12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60亩,确保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与此同时,该镇正在积极探索“田长制”管理模式,坚持以“管、护、建、用”四字为工作方针,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桂林特产烟图片大全,严守全镇3.66万亩耕地保护红线。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习总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峰镇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功能,凝心聚力做好‘三农’和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美丽资源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蒋勇文说道。

  “《论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所代表的东方文明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让更多欧洲学者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说,“总当场决定将这本书入藏国图,成就了文明交流的佳话。”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份珍贵的写本,国图特意为其举办专题展览,同时展出《论语》在日本和朝鲜的刻本,以及17世纪至19世纪的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英文译本,反映出儒家经典当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情况。

  “总珍视《论语导读》的故事,是守护文明薪火、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示范,映照中华文脉在兼容并蓄中赓续传承、弘扬光大。”熊远明说。(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商务部回应美国启动“印太经济框架”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4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5月23日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中方认为,亚太经济的成功受益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相关倡议要为本地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应保持开放包容,而不是歧视排他;应促进经济合作与团结,而不是损害和现有机制。中方一直以来对符合上述标准的地区经济合作倡议均持开放态度。

  这位发言人表示,中方将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与亚太地区贸易伙伴同舟共济、命运与共。中方愿进一步深化与各方的务实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本地区经济复苏,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展。

  上海:6月1日之后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全面恢复线日电(记者周蕊)上海正在加快复商复市的步伐。上海市商务委介绍,6月1日之后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将全面恢复线下营业。

  根据上海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商贸企业有序复市的实施方案,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目前应做好恢复线下营业的各项准备,落实人员闭环管理,做好开业前预防性消毒,设置“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等,可通过“线上订、线下送”形式提供服务。无疫情风险的区域可分批有序恢复线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全面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与此同时,上海有序推动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恢复线日之前,餐饮服务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实行线上预约、线下错峰限流等措施,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家政、家电维修服务,5月22日之后逐步恢复经营。

  上述实施方案明确,商贸企业实施全程闭环管理,对新返岗员工设置2天静默期,尽可能落实独立住宿。5月22日至5月31日,无疫情风险的工作地与居住地间,员工可实施“两点一线日之后,按全市复工复产复市统一要求执行。

  目前,上海的不少购物中心正在加速筹备复商复市。南京西路商圈的兴业太古汇正积极协调包括商超、餐饮等业态的首批复工租户,第一阶段开启线上运营,之后根据政策调整情况,积极推动店铺线下开门营业。与此同时,美妆、零售等业态也将逐步复工。

  养老问题线索举报方式的公告 为确保打击整治养老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增强老年人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桂林市打击整治养老专项行动办公室现向社会公布有关举报方式,受理举报时间自公布之日起至2022年10月22日。现向全社会征集养老问题线索。

  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活动、合同、制售伪劣商品等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

  据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建立的传染病数据库统计,截至24日,至少有16个非洲之外的国家发现猴痘病例,累计确诊170余例,现有疑似病例87例。猴痘疫情突然在非流行国家快速蔓延的态势,令科研人员高度警惕。

  当前已报告的多数猴痘病例之间似乎没有明显联系,这意味着可能已存在多条社区传播链。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痘病毒小组负责人、流行病学家安德烈娅·麦科勒姆说,猴痘病毒感染通常易被察觉,部分原因是它会导致皮肤病变。如果猴痘可以无症状地传播,那将特别“令人不安”,因为这会使病毒更难追踪。

  猴痘病毒与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同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1958年,科学家在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体内首次发现这种病毒,当时这些猴子出现“痘状”传染病,猴痘病毒因此得名。曾多年研究非洲地区传染病的亨特教授说:“猴痘是一种已知存在很长时间的病毒,随着天花被根除,它才成为人们担心的病毒。”

  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一些科学家认为,自1980年世卫组织宣布根除了天花之后,人们对猴痘的免疫力也在下降,这是猴痘感染在过去几十年增多的原因之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传染病学家雷娜·麦金太尔说,自从天花被根除以来,对这类病毒免疫力减弱或不具有免疫力的人口每年都在增长。

  对于此轮猴痘疫情突然暴发的原因及传播线索,科学家仍在寻找答案。世卫组织资料显示,猴痘病毒的西非分支感染病死率约为1%,而它的刚果盆地分支感染病死率高达10%,传染性也更强。19日,葡萄牙研究人员公布了当地检测到的猴痘病毒的初步基因组数据。数据显示,当地发现的猴痘病毒与西非分支有关。

  科研人员说,这仍是一份早期的基因组数据,导致当前疫情的病毒与西非分支究竟有多大不同,以及不同国家发现的病毒是否相互关联等问题仍然未知。麦金太尔表示,解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了解猴痘病例突然增多是否源于发生了使病毒更容易传播的突变,以及历次猴痘疫情是否可追溯到同一起源等。

  麦金太尔说,新冠病毒是一种进化较快的RNA病毒,其变异株经常能够避开接种疫苗或早前感染形成的免疫力。而猴痘是由一种相对较大的DNA病毒引起,DNA病毒比RNA病毒更擅长检测和修复突变,这意味着猴痘病毒不太可能突然进化成易于人际传播的病毒。

  世卫组织表示,目前迫切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并采取全面措施,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追踪接触者、提供支持性护理等,以限制其进一步传播。亨特认为,控制猴痘疫情的关键是采取“环形疫苗接种”策略,即“尽可能快地识别每一个病例,然后为所有密切接触者接种疫苗”,这也是人类消除天花的方式。他呼吁,各国应加强合作,“在未来一两个月内控制住猴痘疫情,因为人类已拥有针对猴痘的非常有效的疫苗”。(新华社伦敦5月24日电)

  192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淮安河下镇莲花街西端、通济桥近旁的灵王庙创办了一所新式小学——新安小学,当时入校学生大多是穷苦渔民、小贩、手艺人家的孩子。1930年3月,毕业于晓庄师范的汪达之受陶行知委托,继任新安小学校长。此后,随着日寇侵华步伐的加快,孩子们再也无法安心读书,1935年10月10日,汪达之决定,带着孩子们组成新安旅行团,走出淮安,向着镇江、南京、上海,乃至全国,以长途修学旅行的方式,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团结民众、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1938年11月,新安旅行团(以下简称新旅)抵达桂林,开始了在桂林长达两年半时间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今天桂林漓江东岸解放桥南的小游园处,立有一堵“新安旅行团桂林住地旧址”纪念墙,桂林人民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为抗战事业做出过特殊贡献的新旅的青少年儿童团员们。

  资料记载,1935年10月,该校14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的率领下,组成了新旅。首批新旅团员共14人,最大的17岁,最小的仅12岁。每人一双草鞋、一把雨伞、一只小挎包,一套电影放映设备、几部黑白无声抗日影片和数十张抗日救亡歌曲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