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旅游

独特资源成脱贫致富金矿

图① 在日喀则远眺希夏邦马峰。

图② 在阿里地区日土县白绒山羊养殖基地内,牧民正在工作。

图③ 在日喀则市吉隆县热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除草。

经济日报 记者 代玲 摄

编者按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日喀则是近年来西藏脱贫工作的重点区域。受地理条件限制,这些地方群众生活、产业发展存在很大挑战,生态环境保护也承受着一定压力。在脱贫政策的带动以及当地群众的努力下,阿里、日喀则正走上一条环境好、产业强、生活美的脱贫路。

阿里、日喀则均位于西藏西部。尤其是阿里地区,它是距离首府拉萨最远的地市,被人们称为“天边阿里”。日喀则市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也是西藏脱贫攻坚三大主战场之一。从拉萨沿着雅鲁藏布江一路西行,但见雪山雄伟、草原辽阔、青稞飘香、牛羊肥壮。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动力强劲、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珠穆朗玛峰是西藏最知名的景区景点之一,也是日喀则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支撑和依托。近几年,随着日喀则旅游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珠峰景区环保工作不断加码。

近几年,登山产业虽然不断发展,但西藏严格控制登山人数,出台了《珠峰登山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登山者每人携带8公斤垃圾下山,积极开展登山环保行动。在登山活动中,海拔6500米及以下的地方由培训过的农牧民清理垃圾。海拔6500米到顶峰,则由专业登山向导和从业者清理。2018年,我国首个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西藏喜马拉雅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基金会与定日县政府合作,聘用当地农牧民群众开展登山垃圾清洁大行动。

20岁的格桑达娃家住珠峰脚下的定日县扎西宗乡。今年5月份,他在珠峰高程测量登山大本营工作,除了给测量人员烧水做饭,他还要负责生活垃圾清理。挨个帐篷收集垃圾后,他要把垃圾送到几十米外的“帐篷垃圾站”。隔一天,这些垃圾就被统一运至垃圾中转站,再送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

目前,珠峰大本营沿线共有30台垃圾转运处置机械、81个垃圾箱、16个厕所。20辆电动环保车负责游客前往大本营的接送工作。珠峰自然保护区面积338.1万公顷,涵盖了日喀则市的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3个县全县以及定结县的部分区域,涉及到31个乡(镇)292个村(居委会)。保护区设立了20个管护站,每站配备10名左右的专业管护队员,吸收保护区内定日、定结、聂拉木、吉隆4个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队员一年人均增收3万元。

除了全职管护队员,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86名由当地村民兼职的野生动物保护员。“这些生态公益岗位,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如今,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多了,生态环境更好了。”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研究科科长拉巴次仁说。

不只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也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今年7月底,有3000多只雌性藏羚羊带领幼崽出现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里地区改则县古姆乡境内。为了保护藏羚羊迁徙安全,羌塘保护区内珠玛日管理站6名管护人员全程参与其中。“除了加强对迁徙通道的巡逻,及时拆除回迁通道上可能阻挡藏羚羊的围网栏外,管护人员如果发现有藏羚羊试图穿越公路,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确保回迁藏羚羊安全通过。”改则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仁增罗布介绍。

特色产业蒸蒸日上

阿里地区海拔高,连草都长得浅许多。牛羊生长缓慢,发展特色农牧业比其他地方更难。但是阿里的“高”却带来了独特的星空资源。“海拔高、氧气少、偏远、地广人稀,使阿里的星空保持了‘原生态’的样子,同时也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世界顶级旅游资源。”阿里天文台台长周云贺介绍。

一条蜿蜒的公路从219国道通往海拔5100米的狮泉河达坂,空旷的山顶上,几座建筑物上矗立着圆形穹顶。这就是阿里天文台,也是目前北半球海拔最高、观测条件最好的天文台。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慕名前来,去年,阿里天文台累计接待游客2400多人次。

针对星空资源,阿里地区着力打造星空旅游业态,2014年建设了暗夜公园及暗夜保护区。暗夜公园借助专业观测平台,具备了助力科研、宣传科普、带动旅游的综合效应。“现在,暗夜公园二期改造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天文馆内部装修即将完成,预计今年9月份可以完成所有改造项目并正式投入运营。”阿里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兼阿里暗夜公园总经理杨张强介绍。他认为,将暗夜公园作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点,有利于加快阿里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由传统向特色转型,实现阿里地区旅游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以及优化。

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日喀则市则大力发展以珠峰品牌命名的特色农牧产业。

年楚河、雅鲁藏布江都流经日喀则境内。江河的哺育让日喀则成为了西藏的粮仓和牧场。“与以往各县各自发展产业不同,现在全市统一打造珠峰有机种养加产业。”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张玉雷介绍,全市成立公司指导合作社、养殖户规范化养殖,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饲养标准,并与合作社、养殖大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或入股协议。

“全市统一打造珠峰绵羊产业,县里有4个大型基地,包括两个养殖基地和两个饲草种植基地。”日喀则市吉隆县县长胡红介绍,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吉隆县大力提高生产力,实现珠峰绵羊规模化饲养,力争年平均养殖规模达到5万只以上,出栏3.5万只以上。

托罗塘种养殖基地由吉隆县珠峰霍尔巴牧草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通过绵羊入股托管、土地承包入股、签订分红协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截至目前,96人以绵羊入股托管的方式入股公司,8人实现固定就业,临时就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38人,人均增收9000元。

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西藏中农圣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欧珠和旺姆夫妇是附近洛江村村民。2017年起,他们就在该公司工作,每天骑电动车从家里到工作的地方仅需要10分钟。旺姆负责种植和管护,每月有4200元工资。欧珠则负责维修大棚,每个月有6000元收入。

“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安心在这里打工,也能过上小康生活。”旺姆说。

夏天的傍晚,在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广场上,欢乐的乐曲总会准时响起。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小区居民们跳起吉祥的锅庄舞。

2016年以来,阿里地区规划建设了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714套统一规划、独栋独院的新房拔地而起,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幼儿园、商铺等设施一应俱全。来自阿里7个县的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居,开启了小康新生活。

2016年,石确塔布一家5口从措勤县达雄乡搬迁到了康乐新居,是首批搬迁的140户之一。“在康乐新居住了4年多,我们一家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这里基础设施好,生活方便。家里有4个人实现了就近就业,收入很稳定。”25岁的石确塔布现在已是康乐新居配套产业项目之一服装加工厂的销售经理,每月有3200元工资。他的爸爸桑增和弟弟嘎玛洛桑分别找到了保安的工作,妈妈次吉找到了环卫工作,一家人每月能有上万元的工资收入。

与石确塔布一样,白玛一家也在康乐新居开始了新生活。2018年,白玛一家从革吉县雄巴乡多仁村搬来。以前因为没有草场、缺乏生产资料,加上做小生意没有起色,白玛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难。2019年5月份,她开起了自己的洗车店。记者见到白玛时,她正在卖力地擦洗车。当天她已经洗了近10辆车了。“累是肯定的,但是心情很好。”爽直的白玛笑着说,这个洗车店是从银行贷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开起来的,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有800元到1000元收入。

随着生意变好,白玛还雇了康乐新居里的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帮忙,每人月工资3000元。从前,白玛要靠别人帮扶,现在她也可以带领别的贫困户致富了,她感到十分自豪。

“阿里地区的物业和家政公司比较紧缺,我还想开个物业家政方面的公司,带领搬过来的贫困户一起致富。”白玛对当地家政市场作了一番调查,将自己的想法反映给扶贫部门,并已着手前期准备。“搬到了这里,生意好做了,想要过上更好生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康乐新居是个让人过上康乐生活的好地方。”白玛满意地说。(经济日报· 记者 代玲 曾诗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年轻的老师2全集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