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美食

爱上非遗④:方寸戏台 薪火相传——探寻广西民间戏剧的桂风壮韵

爱上非遗④:方寸戏台 薪火相传——探寻广西民间戏剧的桂风壮韵

  《爱上非遗》系列是广西日报-广西云倾力推出的“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望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将那些植根于壮美广西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深融于壮乡儿女血液中的文化印记真诚呈现。由此,汇聚起涵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的涓涓细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非遗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受益者。本期聚焦地方传统戏剧,探寻民间戏剧的桂风壮韵。

  彼时,一旦听闻有好戏开台,人们便奔走相告,早早吃罢夜饭,搬着凳子蹲守在露天戏台下,巴巴地盼着戏锣敲响。

  据《宋元戏曲考》载录,最早的民间戏剧乃由原始社会的祀神歌舞演化而来。经由多年,辗转各地,民间戏剧所衍变出的类目,今已多达300余种,其中包括彩调、邕剧、桂剧等广西地方传统戏剧。

  彩调,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代北方的柳子戏流传到桂北后与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彩调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桂之地,毓秀钟灵。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壮乡儿女在这里劳作、采植、居住。

  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田地是衣食之本,传统的农耕民俗生活深深影响了彩调,彩调应运而生。

  迄今为止,广西彩调的发展历史约莫已有三百年之久,浸润乡味儿的桂柳方言和轻快活泼的表演形式,令彩调深得乡民喜爱。

  彩调剧旧时的流传,主要借助于农村手艺人,诸如泥、瓦、铁、木匠及补锅、补碗、修伞、裁缝师傅以及江湖郎中、货郎、卖草药者,外出打工谋生时,日间做工,夜晚自娱或临时搭班演出。甚至于就地设馆授徒,使之流布四方。

  彩调剧惯有“快乐的剧种”之称。而这份快乐,最早是由一群生活在泥泞田地中的乡民献给世间的。据彩调剧非遗传承人龙杰锋介绍,过去贫苦困窘的生活,令乡民们寄望于艺术舞台,寻找在生活中求而不得的东西,建立一个洋溢快乐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彩调剧深深吸引他之处。

  龙杰锋,15岁与彩调结缘,在20年的演员生涯中,塑造了三十多个角色。而后转型做了彩调剧导演,至今共导演了(含合作)大小作品如《哪嗬咿嗬嗨》、新版《刘三姐》等70多部。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龙杰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其中有梅花奖演员、文华表演奖演员、国家一、二级演员多人。

  彩调剧《刘三姐》创排演出至今已有60多年,出访过10多个国家,曾经创下两年连演500场的纪录。上世纪60年代,“曾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的彩调剧《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成功让彩调剧《刘三姐》成为广西一张靓丽的名片,耸起广西戏剧艺术的一座高峰。

  彩调剧《刘三姐》对龙杰锋的影响颇深,他说:“只要广西是歌海,就要有刘三姐,就要有彩调。”现已74岁的龙杰锋仍坚守在剧团,辅导学生们参加戏曲演员大奖赛等活动,尽彩调传承人的责任,培养下一代。

  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南,流传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区及越南、柬埔寨等国,属皮簧声腔系统。2008年6月7日,邕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宁,古称“邕州”。顾名思义,“邕剧”即是南宁本土戏剧,南宁百姓常常亲切地称之为“本地班”。

  20世纪,邕剧不仅传至桂中、桂南地区,也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极受欢迎。无奈的是,到了70年代,剧团的纷纷解散,让邕剧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摆状态。

  直至2000年,南宁市文化局根据国家有关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启动邕剧抢救计划,发掘整理了十多个邕剧传统排场。

  邕剧以“文武戏”见长。大量的武戏和特技表演,为台上的邕剧演员赢来了满堂喝彩,也对他们在台下的功夫训练,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宁靖儿时受父辈影响学习戏曲,距今已学习近30年。初学邕剧时,语言是他遇到的最大难题,而后突破自己,登上舞台成为了一名“武生”。并掌握了“耍獠牙”“跳台铲椅”“吐真血”等武功特技。

  “让邕剧再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宁靖说道,如今邕剧开始创作出新时期的剧本,并在舞台上表现大学生就业、快递服务、外卖送餐等当代生活,尝试用新颖的方法拉近与现代社会的距离。

  新会书院是广西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前清时期南宁商业的兴旺,以及解放路作为老南宁商业中心的繁荣景象。

  经过两次修缮的新会书院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邕剧的传承基地与展示中心,将邕剧艺术与岭南传统建筑完美地融为一体。

  桂剧,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大约发端于明代中叶,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贺州市、河池市一带及梧州市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与广东西北隅。2006年5月20日,桂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区,米粉大行其道,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对于大多数桂林人而言,桂林米粉是儿时记忆,是久在异乡常思念的味道。

  桂戏坊,位于文化大院巷中。为完成广西首部小剧场戏曲——桂剧《花桥荣记》,米粉店、老式照相馆、茶桌和酒楼都搭进了剧场。在这里,剧场即舞台。

  桂林米粉、花桥和桂戏,都是耳熟能详的桂林文化符号,是桂林地域文化的核心元素。乡愁是抽象的,需物化的符号去承载,而桂剧巧妙的将符号融入,使桂林地域文化得以美轮美奂的呈现。

  扎根于民间的桂剧融合了广西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的桂剧逐步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

  已是饭点时间,仍在剧场练习着走台、动作、眼神的是饰演《花桥荣记》老板娘的演员阳雪香,她赤着脚在场上来回踱步,配合音乐感受着不同情绪下姿态和表情的变化。

  “艺术源于生活,先从观察开始,比如观察小孩、老人走路的姿态;农民、工人、老师的生活方式等,了解更多人物,才能更好的体会艺术。”桂剧非遗传承人沈启英这样说道。她认为戏剧表演单凭感受、舞台魅力和肢体张力都不行,一定要足够具体,要基于现实去分析人物本身,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桂剧作为广西的一个重要地方剧种,基于桂林这一方灵山秀水的独特文化价值,在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吸收并融化外来戏剧元素,到今天已经成为拥有五百多出不同剧目的较为成熟的剧种。

  流传百年的文化瑰宝不该蒙尘。让戏留得住、传得开、唱得响,娓娓动听的曲调在代代壮乡儿女的口中传唱,这便是戏曲艺术守护者的使命与幸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广西桂林传统彩调剧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