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广西印记——《桂林渔鼓
桂林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曲艺之一。它使用桂林方言表演,叙事性强,通俗易懂,因而在桂林地区的市井巷间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桂林渔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漓江之滨继续精彩传唱、经久不息。近日,我们走进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听艺术馆副馆长韦海涛为我们讲述桂林渔鼓的传承故事。
“桂林渔鼓,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得名。早在宋朝,桂林地区就有演奏鼓乐鼓曲的记载。特别是明末清初开始,陆续有湖南的渔鼓艺人到桂林地区进行传唱,逐步落地生根,这种形式在市井坊间广为流传。”
在宋朝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平南乐》中就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可见广西鼓乐曲艺的悠久。桂林渔鼓在此基础上一直发展到近代,这种由流浪艺人传播的质朴说唱表现方式,取材贴近百姓生活,容易引起共鸣,在码头、市场等人员密集区域逐渐传播。其中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人生百态,对研究广西的生活史、曲艺史等很有借鉴意义,因而多地域文化融合的“活化石”。
“广西著名曲艺家王仁和先生,对桂林渔鼓的表演形式进行了创新,把表现明朗、欢快、高亢、激昂的归为北路,与表现忧郁、低沉、思索、悲愤的南路结合,创造了南北路板式变化体,形成了桂林渔鼓曲调的特点。后来王仁和先生还自创了《王老头子学文化》、《水上抓匪》等现代曲目,使桂林渔鼓名动四方,在桂林桂北、桂中、桂东各地广为流传,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力。”
“王老头子五十八,两撇胡子花头发,一支钢笔在胸前挂,识字课本在手里拿。”这首曲目,现在桂林县区老年文艺队还在表演,可以说是老一辈桂林人的童年记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娱乐方式增多,曾经兴盛一时的桂林渔鼓也受到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和当地民间艺人着手搜集、整理,出版了《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一些老艺术家传承人也进行了许多尝试,将现代流行音乐采样编入渔鼓,制作作品节奏感强的现代曲目。
“到了2014年,桂林渔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后。桂林市群众艺术馆也成立了桂林渔鼓传承保护单位,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在传承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桂林渔鼓传承基地,在两江四湖做了‘渔鼓天天唱’表演。很多团员都是戏曲的爱好者、志愿者,他们在宣传桂林地方曲艺表演形式,同时还经常带节目到校园、到乡村做宣传。”
“现在在学校中,桂林石油小学、飞凤小学、临桂中学,已经在进行渔鼓传承,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旅游学院都是我们的合作单位和研究基地。我们希望让学生们更多了解我们桂林的地方优秀曲艺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乡愁、乡音更浓。”
- 标签:桂林渔鼓图片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