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特产

此四旬男子让桂林名扬央视!一举动让同村人敬佩不已!

桂林蒋大哥,你好样的......

南国早报消息,5月29日桂林全州县龙水镇蒋通国从贫困户到芦笋种植大户的事迹登上了央视新闻。

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379439166&di=6e6d436be4b365572a63681350adde9f&imgtype=0&src=http%3A%2F%2Fpic.qjimage.com%2Fph087%2Fhigh%2Fph6348-p00146.jpg

 

从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成为一名年收入100多万元的芦笋种植大户,45岁的蒋通国实现了从一名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身。

瞄准时机种竹笋

眼下正是芦笋釆摘旺季,全州县龙水镇芦笋种植大户蒋通国与他的社员们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护理、釆摘470亩芦笋外,线上线下销售芦笋成了蒋通国每天工作的全部。

蒋通国说,现在芦笋已经进入采收高峰期,前来采购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芦笋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一天销售的芦笋已超过10吨。

 

据了解,2015年,蒋通国还是全州县龙水镇亭子江村委彭家屋自然村一名因学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不甘贫困的他,通过实地学习考察,觉得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决定通过种植芦笋来摘掉自己贫穷的帽子。

用技术实现收入翻番

2015年中秋节,蒋通国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要来芦笋种子,向亲戚们借了18万,在龙水村委流转了5亩土地种植芦笋。

起初,由于没有种植芦笋的经验和技术,经济收益并不理想,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帮扶人带着他去县农业局找专家指导技术,再通过网上查询资料和阅读专业书籍,经过学习和实践,蒋通国掌握了芦笋种植技术。

 

有了种植技术做支撑,蒋通国2015年中秋节种植的芦笋,当年冬天便有了收成,净赚了7万多元。尝到甜头的蒋通国,2016年扩大了种植规模,通过土地流转、小额信贷、产业奖补等政策,把26亩芦笋全部搭上大棚。

从2017年到2019年,蒋通国个人芦笋种植面积达到70多亩,仅2019年种植芦笋收入超过160万元。2020年,他扩大芦笋种植面积达到90多亩。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随着自己芦笋种植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了带动和帮助更多的群众致富奔小康,2016年3月,蒋通国组织成立芦笋种植合作社,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尤其是当地的贫困户通过种植芦笋脱贫致富。

 

蒋通国注册成立的“全州县通国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该镇山陂、龙水等村60多户村民和贫困户抱团发展,种植规模扩大到500多亩。2019年合作社销售芦笋收入达到580多万元,今年合作社芦笋销售收入将超过600多万元。

光明的未来

为了让芦笋剩料变废为宝,2020年3月,蒋通国利用芦笋剩料养牛,全年可增收40多万元。蒋通国说:“牛吃了芦笋剩料,牛肉的品质好很多;牛粪又可以成为芦笋的肥料,这是个循环利用模式。”

全州县龙水镇党委书记伍明桂介绍,蒋通国在镇里面帮扶干部的指引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勤劳致富,成为致富带头人。

 

下一步,龙水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引和帮扶力度,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确保全镇所有贫困户今年实现如期脱贫。

蒋大哥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天道酬勤,这个时代,只要自己有雄心壮志,再加上有政府的帮助与关怀,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南国早报

南国早报、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