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成居民资金“搬家”重要方向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信息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资金主要“搬家”方向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末,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我国居民出资为8990.89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2437.28亿元;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中,居民出资1.15万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632.96亿元。
长久以来,我国居民资产管理存在“房地产配置多、股权资产配置少”的特点。而合理引导居民储蓄“搬家”,不仅利好直接融资市场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且有利于丰富居民财富管理的“篮子”。
随着相关政策发布,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增至10家,其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与现金管理类为主,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将会拓展权益类、衍生品等高附加值资产,并有望直接投资股市。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称,在中性假设条件下,未来10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1.34万亿元。
那么,我国居民为何购买私募基金增多?首先,私募登记备案发展日趋规范,投资者信赖感越来越强。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介绍,截至2020年4月底,已登记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8887家,管理规模2.62万亿元;按照今年的发展速度,预期今年三季度管理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突破2.8万亿元。
其次,私募管理策略日趋丰富,满足了不同投资者需求。琢磨金融研究院总经理朱真卿认为,国内私募行业证券市场发展环境处于成长期,有几大发展策略值得关注:一是价值投资方向,其特点是管理资金规模大、收益相对稳健。二是量化投资私募,主要通过计算机模型来捕捉“人眼”难以发现的机会。三是全天候资产宏观配置的特点,以及FOF(基金中基金)。这两者需要一定资源,要有足够资金匹配支持。
“这些优势吸引居民资金加速‘搬家’,配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但相关风险不可不防。”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会长孙东升表示,过去一年,私募基金受到伪私募与P2P金融的风险传导,行业声誉与信誉均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其粗放式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大浪淘沙,沉者为金”,中国私募基金行业正逐步回归本源、走向成熟。投资机构只有回归理性,精耕细作,为企业创造价值,为投资人创造收益,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要误认为私募基金就等同于专业、高收益,仍要仔细阅读合同,甄别投资风险。(记者 周 琳)
- 标签:描写植物的现代诗歌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重庆钢铁拟35.5亿元购买控股股东旗下铁前资产
北京6月12日讯 重庆钢铁(601005.SH)昨晚公告称,昨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及第八届监…
- 6月12日财经早餐
- 华友钴业拟发行不超76亿元可转债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亿利资源集团在沙漠里创造绿色奇迹: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科学治沙让负资产变绿资产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工业疮疤”变风景如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向而行——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
- 吉布提海空联运通道开通——助力中非贸易跑出“加速度”
- 家家都有的这种废旧物品,想扔还得花钱!“代扔”服务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