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特产

桂林山水的资料(桂林山水的资料介绍)

桂林山水的资料(桂林山水的资料介绍)

 

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让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余光中先生说:一切美景若具有历史的回响、文化的意义,就不仅令人兴奋,更令人低回。以文化为脚,走出桂林新视角。

桂林有礼 X 桂林吃货 联合打造桂林【深度人文】系列

第一期:桂海碑林,对话古今,以史为鉴,值得再去

桂林山水甲天下传唱千古,但桂林远不止于山水风光。

桂林有深厚的文化基因,悠久的历史底蕴,珍稀的历史文化遗迹。它们依旧蓬勃着坚韧的生命力,镌刻进城市的DNA里。

你会发现,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是一种流淌在城市血液里的文化传承,秘密就藏在桂林石刻里。

01 唐碑看西安,宋刻看桂林

因名山众多,桂林自古便是文人骚客游览山水的胜地。

古人总喜欢寄情山水间,记录所思所想,除了文字,石刻便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南朝至清代,桂林的石刻有2000余件。不论是从数量,还是朝代的绵延性,在全国都是无可比拟的。 其中宋代石刻作品有近500件,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故有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

龙隐洞、龙隐岩两处摩崖石刻群,更是以摩崖殆遍,壁无完石的洋洋大观,令世人拍案叫奇,被推为八桂岩洞之冠。1963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被辟为桂海碑林。

1980年,成立桂海碑林陈列馆,1984年成立桂海碑林石刻陈列馆,1994年更名桂林石刻博物馆,1997年更名桂海碑林博物馆。

桂海碑林博物馆,共有石刻220余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等,形式有诗词、曲赋、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

博物馆还收藏了桂林名山的重要石刻拓片1000余件。

可以说,如果你想读懂桂林山水代表的历史文化,没有比桂海碑林博物馆更好的去处了

有幸邀请到已退休的曾馆长,带我们开启了一段趣读石刻故事之旅。

是那漆黑的夜让我驻足停留寒冷的天穹乌云密布。他的脸就像六月天一样,刚刚还是朗朗晴空,顷刻间就乌云密布,暴雨倾盆。

有人会觉得历史等同于各种各样的大事记,不免枯燥,更别提学生时代为了分数死记硬背怕了。但在曾馆长带我们游览的这一两个小时,我们却听得意犹未尽。

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很接地气的古人的生活、还有那些看似离奇的民间故事,都在石刻上记载着呢。

桂海碑林曾馆长

02 古人是如何游山玩水的?

作为国际旅游胜地,桂林的岩洞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世界各地游人,叹喀斯特地貌的奇观,钟乳石的千奇百状,冠岩还别出心裁地开辟了溶洞小火车游览;除此外,洞藏三花、酿酒亦是现代人的另一美事。

而古人在岩洞里都做些什么?他们又是怎么游览桂林山水的呢?

从一些游记里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但毕竟还不是那么的实际。我们说的是琐碎点滴能记录下来,恐怕只有在桂林石刻中体现得最充分

曾馆长指着我们头上方的那块石刻娓娓道来:我们想了解800年前人们怎么游览的,就要通过这件石刻。

[ · 宋 赵少隐等五人龙隐岩题记· ]

宋代《赵少隐等五人龙隐岩题记》:少隐置酒修然,会公弼、景渊、明辅、似矩。饭罢,孥舟绝溪游龙隐岩。酌乳泉,煎沉水,解衣盘薄。久之过栖霞,晚复集天宁。绍兴五年三月初十日。

少隐在修然亭摆酒设宴,召集了公弼、景渊、明辅、似矩四个人。大家坐下来雅集、吃饭,吃完饭划船,顺着溪流而下,到龙隐岩游览。做什么呢?用岩洞上钟乳石滴下来的泉水煮茶,沉水香放进泉水里煎出来。

五人喝茶,谈天说地。谈到什么程度呢?

谈到解衣盘薄的程度,把衣服解下来缠在身上,情绪很高涨,思绪置放在自由、无拘无束的情景当中。开心、自由、洒脱,过了一整天。等了很久,过栖霞。晚上在天宁寺再集合。集合之后做什么,就不再说了,留白,让我们去想象。

不到60个字,记录了古人一整天的游览成果,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由,涵盖了交通工具、旅游线路、活动内容、精神状态,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

[ · 宋 游壶天观泛舟过龙隐洞小酌至月上而归· ]

桂林石刻里还有很多古代人面对优美的桂林山水激情迸发的,所以很多诗词歌赋被留存在石崖上。这首就很有代表性,把他眼前的景致、岩洞风光和个人感慨结合在一起。

古人对桂林的印象是瘴疠之乡,所以很多人来这个地方虽是做官,却很郁闷。

宋代朱晞颜《游壶天观泛舟过龙隐洞小酌至月上而归》

浪道湘南是瘴乡,玉壶银阙四时凉。

卧龙不逐葭灰动,爱日空惊绣缕长。

浮蚁且同佳节醉,探梅不作少年狂。

暮归惭愧山头月,照我骎骎两鬓霜。

传闻桂林是一个瘴疠之乡,可是呢,桂林的山像天宫云阙一样非常美丽,如仙境一般。气候非常宜人,四季很凉爽。

卧龙成天在这个地方安睡,它身边的草都不会动。葭灰,在过去有某种征兆的寓意。葭灰在竹子里边是一层薄薄的竹衣,遇到好的天气会出来会动,这预示着一个好的兆头。卧龙在这个地方等时机,等葭灰为之一动的时候。

一个好天气,阳光透过云层,五光十色地照下来。节假日在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品美酒实在令人陶醉。来到此地是在冬至后二日,梅花盛开,有一次还有人送了他一株千年白梅,不觉自己已有一把年龄,已经没有少年时期那种轻狂了。

从早到晚,月上梢头,他感慨这一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言外之意,就是说这一生过得太快,没有太大的作为,有些惭愧。月光把我两鬓的头发一下子照白了,也是感叹时光飞逝。

这个诗描写风光如此这般美丽,马上就和自己的身世、际遇、一些情境结合起来,落到有一种悲凉。

桂林山水往往给人第一以慰藉,很多中原人士来到这里,桂林与朝廷的地理距离,也是他们心理上的距离,所以心理落差是很大的。但桂林美丽的山水给予了他们很大的精神慰藉。寄情山水,感慨也不免丝丝的落寞、点点的悲凉。

沿着这些诗词歌赋,我们就能看到几百年前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看到他们在欣赏桂林山水时的内心触动

03 无数稀世珍品、奇品、妙品

桂海碑林里藏着很多珍品、奇品、妙品,每一件都让人拍案叫绝!很多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唐代颜真卿的逍遥楼榜书、郑书奇的《新开独秀山石室记》、宋代燕肃的七星岩篆书题名、米芾的还珠洞题名和陆游的《诗札》、柯梦的《迎享送神曲》,以及范成大、张孝祥、吕胜已、徐梦萃、梁安世、陈谠、陈孔硕等人题刻,无不墨笔精妙。

春雷一动,春风轻送,又是惊蛰春意浓;春雨一洒,春光如画,且让脚步停一下。美景相伴好年景,友情送你好心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幸福同。

全国仅存2块《元祐党籍碑》(还有一块在广西融水县),这一块至今仍完好无损,是研究宋代元佑党争的重要文物资料,现在被收录在《百科全书·考古卷》当中,历史价值很高。据考证,它也是存为数不多的北宋著名书法家蔡京真迹之一

清朝王静山在龙隐岩刻了一个高70厘米、宽82厘米的佛字草书,远望,形如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婆婆,双手擎香,虔诚地跪着烧香拜佛,笔画间可见香烟缭绕。近看,却是一个四笔挥就的佛字。这种字形和字义之间的神似形似,真是绝妙。

《五瘴说》刻石,在龙隐岩口醒目之处。800年来,一直对仕人起着劝诫的作用。1963年我国当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游玩桂林时,在这块碑前沉思良久,并留下了梅公瘴说警人心的诗句。

观音男相?充满神话故事色彩

桂林石刻当中佛教的题材的摩崖造像也很多,一种是浮雕的,还有一种是线刻的。像龙隐岩这幅作品,就属于后者,线刻的,难度大。

这件观音像石刻高150厘米、宽108厘米

这个观音像与众不同,和我们常见的不一样。一个是额头上有慧眼一个是发髻上有三个发佛,呈品字形排列,而且在第三个小的佛像上面还有一个全身的弥勒佛像。

这个像有很多种解释,一种是代表了佛教的三宝。还有一种解释,传说观音农历二月十九出生,六月十九出道,九月十九涅槃。

这个像最有特点的是,他是一个男观音相, 嘴唇上有两撇胡子,呈蝌蚪状。据说菩萨原本都是作善男子像,到了元朝之后观音的女相才被定下来。

这个就是观音大士像,做善男子相

这个观音还有个特点就是,相貌非常丰满,传说是画于唐代,所以也确实能看到一些唐代的风格,再有呢,他的服饰非常华美,头发上的珠玑、璎珞层层叠叠一路上去,尽显华美!

这个观音像的下方还有一截文字记载,记录观音像的来历,记载了一个神话故事。在唐文宗的大和年间,长安有个弟子叫王仁,奉佛升读,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和尚,说自己擅画观音像,要求给他一个密室,7天内不要让人来打扰。王仁按照他说的话去做了,才刚过了三天,小孩们因好奇无知,就凿壁偷看,和尚马上就不见了,只留下了这么一个观音像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王仁突然醒悟了,那个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观音大士自己。

所以说这个观音像就是观音的自画像,于是就刻成了木板到处去流传。到明代,画像被刻在开元寺,清代时一个叫信晓的和尚看到这样一个观音像,恐失传,就召集当时桂林的文官将领捐钱,把观音像刻在了龙隐岩的岩石上。

石匠叫莫琼,技艺高超。这个观音像采用了阳刻技法,阳刻比阴刻难度大,因为阴刻是要把线条刻掉,而阳刻要把线条留出来,线条越细腻难度越大,加上石灰岩本身的石质比较脆,稍有不慎线条容易崩,要刻得这么圆润流畅,可见石匠造诣之高。

所以这件300多年前的石刻作品,艺术价值不言而喻,不仅是绘画水平还是工艺水平。

04 对话古人,桂林不只有山水

拓碑,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起源甚古,是保存文物的方法之一,也是记录真实历史和传承书法文化的伟大发明。

传拓技艺发明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是在漫长的积累和经验总结形成的,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石灰石质摩崖石刻的传拓。2016年,桂林石刻传拓技艺被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此传拓技艺,成功保存了桂林其它山岩1000余件石刻文物,并在桂海碑林碑阁内展览,均为稀世珍品。

[ · 桂林山水甲天下 · ]

1983年,桂海碑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给独秀峰石刻拓片的过程中,发现一字不差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文碑刻。作者是宋时担任过提点广南西路刑狱的王正功。

在这之前世人一直不知道这千古名句出自何处,终得以揭开谜底。

诗人所作的这首《劝驾诗》用意不在于赞美桂林山水,而是为庆贺新科举士而作的宴贺之诗。本意是劝勉学子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同桂林山水一般,秀甲天下。此诗被刻在独秀峰读书岩上,成了桂林延续千年的文脉所在。

[ · 静江城府图· ]

拓自鹦鹉山上的《静江城府图》,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两件石刻地图之一,另一件则是宋代苏州城《平江图》。

《静江城府图》纵340厘米,横300厘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石刻城图。这幅地图最早采用写景式绘图符号,多达36种,开符号化绘制地图之先河

《靖江府城池图》制图符号

最有意思的当属这幅地图所凸显的山水城意义。它不同于如今有山有水的风光概念,古代规划学意义的山水城,是防御概念的,所谓山水,是以山为壁,作为城墙,以水作为护城河。因江为池,漓江就是天然的护城河,鹦鹉山和铁封山山背高,是为城墙。

除了军事布防设施,可以看出人与山水间的亲近关系,沿江一路上去到伏波山、叠彩山,全都是观景楼阁,其中就有著名的逍遥楼。观景、把酒临风,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

远的不过七八里,近的不过二三里,满足一日可以遍游山水的渴望。桂林山水论是这样界定山水品级的,一日可以遍至,诚当天下第一

花桥,初建于南宋,原名叫嘉熙桥

这个图还可以看到一个重要信息,现在桂林城依旧保留千年以前桂林城的城市格局,图中画了11条主要城市道路,其中一条主干道贯穿南北,在宝积山和叠彩山之间,也就是如今的中山路。

[ · 在拓印中和古人对话· ]

在这里,你也可以拥有珍贵的拓碑体验。自己上手拓一副喜欢的石刻作品,揭下来当纪念品珍藏,实是一件美事。你会想起和桂林山水文化的一次碰撞之旅,比起打卡式旅游更让人记忆深刻。

从清碑、上纸、刷纸、打墨到揭纸,整个流程工作人员都会细心讲解难点和技巧,任谁都可以体验到拓印的乐趣,感受碑拓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龙隐之地,读懂桂林山水

来一次桂海碑林,最大的感受是桂林山水这四个字,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山秀水,更是背后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底蕴,延续近千年的厚重。

最后节选一段桂林吃货创始人兼广西有意CEO海哥和曾馆长的关于山与人的探讨,一个很引人深思的话题。

海哥:这个把桂林的山偏向哲学的方式去诠释的?

曾馆长:桂林山水本身,它就是另一种秀丽的风光,文人们赋予它一种人格的、品格的隐喻在里面。我们从桂林的有些山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独秀、隐山、中隐等等,都被赋予了人格意义的。人就该像山那样不倚傍、不攀附、是独立的。这种审美意义也一直被延续着。

海哥:从山跟人的角度,可以说有山就有人,有人山才得名。人和山的交流通过这个摩崖石刻,他把情绪留下来,给后人看。

曾馆长:你看文章就有说。任华的《送宗判官归滑台序》,开头就说大丈夫谁不有四方志?但可能都不会如愿,我们各奔东西但很巧在桂林遇上了。山水如何,山色如何……转而就把山比做人。中原一带的人肯定不知道偏远地方还有这样的山水。实则在说朝廷肯定不知道偏远之地有你我这样的人才。山如此,人也如此。

把山的命运和人的命运紧系。这个在独秀峰、南溪山、隐山的开发等都有此类文章留下,同样的感慨。1000多年前李渤开发南溪山,把经过记录成了《南溪诗序》。如果不是李渤,南溪山独特的美尚不为世人所知,其兄弟李涉被李渤邀请下参观南溪山后,便挥笔感叹南溪的美,也感叹这么美的山水竟被前人掩弃,或许是在等待李渤来发现它。

这样的模式在桂林石刻里,山水开发是有不少的。桂林山水如果你要读懂它,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元素。每一个开发者都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里边。桂林山水甲天下,美不美因人而彰。就是说并不是自然美就是美了,而是要靠人来为它彰显,才有它的美名。桂林山水的美,是唐宋诸人力也。韩愈、杜甫、李渤、柳宗元……是他们的推介把桂林山水推向了全国。

信息来源:桂林吃货

每次看见照片,就想起你曾经拿走了我的橡皮,到现在也没还我,我想找你要回,可是你在哪里呢?快给我e-mail,还我橡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