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魅力  特产

揭开这些已经沉睡良久的桂林传统村落的神秘面纱

揭开这些已经沉睡良久的桂林传统村落的神秘面纱

  古村落带给人们的,是记忆,是文化,也是一份历史瑰宝。桂林的85个传统村落,所展现的是桂林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范,更是研究桂林历史的活化石,而随着时代进步,物以稀为贵,古村落的保护越来越显出其迫切性和重要性。

  李传葵老人从出生起就住在崇山村,这里保留了他所有的记忆,在他小时候,每一个门廊,每一个转角都还是更老一辈人记忆中的样子。然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村落的面貌确实在悄悄改变着。

  “比如进宅院和回廊是连着的,但是后来为了方便和区隔,就自己搭建隔离带,打破了建筑原有的统一格局,东西也随意堆放。”李传葵说。

  此外,还有一批在现代化进程中,老楼和“洋楼”的博弈。在江头村中心没有开始改造前,村民为了居住的需要,就曾经将荷塘填平,用于修建房屋。密密麻麻的一栋栋“洋楼”竖立起来,遮掉的是村子里珍贵的古建筑群,更遮掉了江头村历史的底蕴。

  “生活习惯的变迁,很多人都把原来的老楼推掉,盖起了几层高的水泥房。”桂林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贺战武说,据统计,过去10年,中国共消失了9万个自然村。“在早前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古村落很难谈得上保护。”

  2014年开始,传统村落的保护获得了中央财政等一系列的资金支持,古村落延续千年后,在新时代又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有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新时期的发扬光大,这对于桂林而言,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复兴的意味。

  目前,桂林的第一批、第二批的传统村落修复已经基本完成,不少村落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古建筑、文物也得到了修复。而相比原来只针对单一文保单位的保护来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在范围上也有了质的提升。

  “改造是比较大刀阔斧的,首先就是恢复了村子里面这一亩荷塘,露出了后面的古建筑群。”九屋镇副镇长汤林平告诉记者,“依托历史文献和年长村民的记忆,让出巷道、恢复莲塘、疏通沟渠、复种枯枝,历史记忆充斥在村落空间,原始格局机理得到修复。”

  更大的投入自然在古建筑等传统文物的保护方面。对于整个江头村的中心爱莲祠堂,就先后投入了数百万元进行建筑特色、传统风貌的抢救和修缮。“祠堂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原来的面积更大,在时期被破坏了不少,而且因为年久失修,祠堂的角花、窗花等大多数都脱落了。”已经嫁到江头村近三十年的村民石姐告诉记者,“在2013年到2014年对祠堂进行了修复后,祠堂几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传统村落的修复和保护一般是全方位的,会对整个村落文化、环境有个宏观的改善,这也让当地村民更愿意加入到保护中去。”贺战武说。

  显然,“留住乡愁”所想留住的,除了历史的印记之外,更多的是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给人们的“根”,这些“根”扎在土地里,扎在古建筑里,更扎在每个人的心里。桂林传统村落的改造,将带来的,或许更多是岭南文化承袭千年的“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林传统古村落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