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生活  车市

广德历史上的县直通讯报道组

            广德历史上的县直通讯报道组

胡祖谟

第1177期

当今时代,科技领先,网络复盖,大数据,云天下,应有尽有。 一机在手,世界可及。 先进发达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方式,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其传播速度和信息容量,也已经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电子讯息的快速发展,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大大超出一般人的预期和想象。甚至以前无古人,跨越世纪的强大功能,把过去想都不敢想,甚或是梦想、幻想的,全部变成了耳闻目睹的事实。

仅就通讯报道而言,目前我们所能了解到的,除了常规的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外,最新的渠道就有好多样:如融媒体中心,多媒体技术,自媒体,单位公众号,电子期刊,各种网站,短视频等等。有关方面曾对新闻媒体现状,做过统计:自媒体19.60%,门户网站27.80%,专业媒体26.50%,官方媒体26.00%。千里眼,顺风耳早已不再是神话传说了。

然而,在四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通讯报道的手段完全是单一和落后的。就广德县而言,唯一算先进的宣传手段,也不过是有线广播。没有电视,没有报纸,充其量只有各单位的文字纸质内刊。宣城地区也只有一家《宣州报》,是地委行署唯一的机关报,全区独此一家重要的宣传喉舌。她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尤为明显。因此全区各县的情况,只能在这里有所体现。哪个县的上稿量多,说明这个县各方面发展得好,区位靠前,从而在全区的影响大,给人们的印象也相应增强。因此,各县相关领导对本县的通讯报道工作就尤为重视。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我国改革开放十周年,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外宣传本县,尽量争取上级的重视和关注,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和必须了,也越来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然,唯一的渠道不外乎当时的地、省和国家级报纸和电台。

当时,广德县也同全国一样,刚刚进行体制改革以后,通讯报道工作也重入正轨。县委宣传部门各方揽进人才,充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本人也恰逢其时,忝列其位,被任以从事全县宣传通讯报导的具体和统筹工作。

八十年代广德县经委直属企业通讯员培训班

一段时间内,我们仅有本部几个写手加班加点,撰写、复印、誊抄、邮寄通讯报道稿件。人手缺,稿件少,上稿率不高,国家和省级更是鲜见。各单位、各乡镇也都是各自为战,自行其是。全县新闻报道工作不如人意。

后来,广德县委新调来一位分管副书记,66级大学中文系毕业,并刚从中央党校学习培训归来,科班底子,水平高自不待言,他特别关注这方面情况。且亲力亲为,断然采取有效措施,我县的通讯报导工作才正式步入正轨,大有起色。

第一个得力措施,就是直接指导成立我县历年来唯一一个县直单位骨干通讯报道组。组员是分别来自县直单位的笔杆子。平常经常动笔投稿的业余爱好者,经我们提名,分管书记批准加入。并指定县政办一名秘书任组长,县广播站站长和我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有: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人武部、县广电局、县经贸委、县农业局、县教委、县交通局、县计生委、县化肥厂和县纺机厂等。

说实话,这个组的日常工作就毫无疑问落在我的肩上,因其他两人都有各自的本职工作。而于我却是份内的专职工作。这是我县首次将这些骨干通讯员加以组织,以示县领导的重视,增强大家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有力促进县直单位的通讯报道工作。进而带动全县此项工作积极推进。

第二个措施就是召开全县宣传工作会议,增加通讯报道专题培训。从当时情况看,这类专题培训似乎从未举办过。因为不少人连起码的,常用的通讯报导体裁之一——消息的基本格式和组成部分,都不甚了了。只是按个人习惯任意为之。投稿上去,编辑还要从头修改,很不以为然,即使内容很好,但报社釆用率不高。经过系统培训,普及了通讯报道的基础知识,稿件标题醒目了,格式规范了,内容突出了,上稿率大大提高;投稿者的积极主动性也随之增强。《安徽日报》《农民日报》《中国人口报》、省电台等省部级媒体也都发表了我县的稿件。

九十年代作者在县通讯员培训班做业务辅导讲座

第三个措施就是经常组织下基层采访活动,注意评比表彰。为了突出宣传本县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县直骨干通讯组还不定时组织开展下基层釆访报道活动。当时县工业标兵化肥厂和纺机厂都集中去釆访过。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新杭、四合和独山等乡镇也都到访过,每次集体釆访归来,大家都心情振奋,撰稿迅速,投稿积极。对宣传基层,争先创优起到推动作用。其中好几次县委分管书记都和大家一起,下乡镇,跑基层,摸情况,做表率,身先士卒,言传身教。受到大家一致敬佩和尊重。加强上稿统计,每周上报各单位、各乡镇用稿量,借以激励工作进展。年终还进行通讯报导工作评比,争取奖励经费,奖先促优,开创我县这方面工作之先河。

九十年代初广德县直骨干通讯组至四合乡采访

那段时间,我县整体通讯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各单位、各乡镇业余通讯报道队伍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彻底摆脱了以往那种散兵游勇,无人问津,任其自然的散懒状态,从此步入了循序渐进、良性发展的轨道,客观上也为我县锻炼培养了一大批通讯报道骨干,为全县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储备了一批后备人才。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对这件事情,除我之外,当然还有不少人留有印象,但如果要想把它较完整地表述出来,记录下来,毫不夸张地说,恐怕非我莫属。因这是我亲身经历并留有深刻印象的事。而且我又喜欢整理纷繁的思路,高兴舞文弄墨,再不记录这唯一的特殊的难忘的一段经历,恐怕它将会永远淹没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将会使广德通讯报导的历史遗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