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生活  男女

一周观展指南|“花见”东瀛赏樱“日出”德国读画

一周观展指南|“花见”东瀛赏樱“日出”德国读画

  上海“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持续升温;清华艺博展“交织的轨迹”,呈现理性的德国现代设计;香港故宫首个馆藏特展,呈现古代中国金器之美。台北故宫博物院除展示“人气国宝”外,还展示了院藏“国宝”等级文物——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

  展期:2023年1月17日 —5月7日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二个展览,共展出52件油画作品,涵盖了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戈塞特、卡拉瓦乔、伦勃朗、克劳德、康斯特布尔、塞尚、马奈、莫奈以及梵高等艺术巨匠。该展是一个浓缩了英国国家美术馆藏精华的展览,可以一窥横跨400余年的欧洲美术史缩影。

  展期:2022年12月21日—2023年4月9日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拥有着全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古罗马雕塑与庞贝古城壁画收藏。此次展览不仅是两千年前古罗马文明的展示,其中很多国宝级珍贵展品更是首次离开意大利。

  展期:2023年1月1日—3月10日展览希望通过对有关丁悚的文献进行的较完整的搜集、梳理与展示,唤起对于近现代视觉文化的研究兴趣;也希望借丁悚的“笔头”与“镜头”,向今天的观众展示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上海展开的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态与趣味,一窥“海派”新文化的原点与盛况。

  展期:2022年11月11日—2023年3月8日展览聚焦女性艺术家对抽象艺术的独特贡献,甄选了约35位女性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以全新的角度回溯了从19世纪末至21世纪的抽象艺术史,并将以时间顺序追溯这段交织着造型艺术、舞蹈、摄影、电影、装饰艺术的历程。

  展期:2月24日——4月6日展览汲取了柘林遗址近年发掘出土的部分文物,展示最新考古成果。展出的陶器、玉石制品、骨角器以及刻符陶器等,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良渚文化基层聚落的景象。

  展期:2月18日起展览荟聚老中青三代,共二十余位海上戏画家,包括丁立人、谢春彦、程多多、陈九、季平、顾村言、朱刚、白缨等的戏曲人物作品……展品面貌或民间或当代,或素或艳,从传统水墨到布面油彩,从木框到挂轴,展现出戏曲与绘画的鲜活生命。

  展期:2023年2月25日—3月25日李纯恩出生于上海,后移居香港,曾任《明报》、《成报》副刊主编。本次展览将他日常所绘的美食与旅途中拍摄的影像结合,于饮食男女之中得悟禅机。香港学者郑培凯撰文说:“李纯恩兄是个妙人,文章写得好,所画清蒸鲥鱼、广东烧鹅、上海红烧肉、重庆辣子鸡、苏州奥灶面、麻婆豆腐,甚至日常到葱油饼、餐蛋面,都引人垂涎。”

  展期:2023年2月19日—3月19日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地区创烧的一种瓷器,又称“饶玉”、“湖田窑”、”影青“等。它青中泛白,白中透青,釉质细薄,纯色天成,具有独特的极简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此次展览为景德镇青白瓷茶器特展,共展出38件宋代⻘白瓷线件现代青白瓷手工茶器。通过打破传统的布展方式,试图建立宋代瓷文化与当代茶生活之间传承和创新的对话。

  展期:2023年2月19日—4月18日展览涵盖约50件绘画,概述梅斯勒的艺术实践,阐释其标志性风格——大胆用色、风格化图案、明艳的具象形式以及独特的手写文字。正如标题“灵性之旅”所示,展览旨在让观者通过画作,洞悉梅斯勒的个人成长及创作演变。

  展期:2023年2月10日—3月8日展览既囊括了贺友直、陈光镒、颜梅华、汪观清等老一批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也有“90后”“00后”年轻作者的作品,清晰呈现了上海连环画的发展传承与脉络。

  展期:2022年12月30日—2023年5月21日此为开馆展第一季,展出来自中国、美国、丹麦、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在内的85名(组)艺术家、88件作品。这些艺术家中最年长的生于1921年,最年轻的生于1988年,国际当代艺术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艺术家几乎均在列,展览作品具有强烈代表性和辨识度。

  展期:2022年12月23日起展览邀请了2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与米菲一起完成一场全新的跨界合作,展览将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涂鸦、交互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这不仅是对米菲形象的一次多元重构,也是米菲在中国的一次跨文化交互。

  展期:2022年12月16日-2023年3月19日丁立人和夏阳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他们在不同的人生进程中受教于“决澜社”成员关良、李仲生,并分别通过躬体力行的创作探索,践行了发源于本土的艺术实验精神。此次展览聚焦于两位年逾九旬的艺术家,沿循两人创作语言生成的独特轨迹展开。

  展期:2023年1月1日—3月31日从亲历两次世界大战,见证1930年代法国工人运动的波澜壮阔,到历经法国经济困难的战后初期,1968年“红五月”的昂扬……法国摄影师维利·罗尼的黑白摄影捕捉了大量巴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瞬间,充满幽默和风趣的同时也定格了城市改变和社会变迁的踪迹。展览呈现维利·罗尼用70余年的镜头对准的日常轶事。

  展期:2022年11月13日—2023年3月12日此次展览是乌雷(1943—2020)离世后的首场亚洲机构展览“无量之物”,全面呈现他具有开创性的毕生创作。展览关注三个不同的时期: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艺术活动、他在1976年至1988年间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合作和他在90年代末的个人创作。

  展期:2022年12月24日-2023年4月7日展览聚焦法国现代艺术家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展出近120件(套)相关作品及档案资料,涵盖海报、石版画、插图、手稿及艺术家的书信、收藏品等,通过“摩登巴黎”“蒙马特的黄昏”“罗特列克的世界”及“浮生如梦”4个单元,带领观者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及艺术成就,感受他笔下的19世纪巴黎摩登夜生活。

  展期:2023年2月18日——4月16日此次展览是Bluerider ART旗下艺术家作品的首度完整呈现,包括中国、德国、法国等19个地区的逾五十位艺术家的精选作品。去年画廊进驻上海,曾推广康定斯基的“蓝骑士”艺术精神。

  地点:ICICLE SPACE之禾空间2F陈干平漆画作品表现的主题主要为对山水景物。作品通过大漆媒材那种流动与干固,浑厚与积淀,随机和变幻的特质,结合重叠斑斓的色彩,数遍的髹涂打磨以及漆灰和苎麻的交融表达出大漆物性的视觉机理。

  展期:2023年2月25日——5月3日作为艺术家的首次美术馆个展,展览将用四个章节、约30件布面作品、100件纸本作品,呈现张季近两年中探索的多种共生的绘画可能,并将以多条创作线索平行展开。

  展期:2月20日一4月22日展出的展品,从原矿石料到精制墨品、乃至当代颜料逾百件;其年份,从南宋至当代,跨度几近千年,其中有考古出土的南宋窖藏朱砂,明朝晚期的“登龙一品”,清康朝“满文石蓝”,乾隆年间“五彩墨”,直至上海利颜料,也有日本、英国等品牌商标的彩色墨。

  展期:2023年1月18日—3月26日这是中国美术馆60年馆庆系列展的首展。展出的千幅作品中,既有美术史中的经典名作如齐白石的《咸蛋小虫》、徐悲鸿的《双狮》,也有零零后艺术家的最新创作。通过此次展览,在回顾中国百年小幅美术创作历程的同时,也对当下小幅美术创作的现状形成直观认识。

  展期:2023年2月18日开始由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中国艺术报社、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落墨有声:当代五十位中青年作家书画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展览除展出王蒙、莫言、林岫等的书法作品,更呈现了活跃在中国文坛的50位当代中青年作家的150余幅书画作品,可一窥当下部分写作者的艺术兴趣与追求。

  展期:2023年1月17日—4月2日选取唐代以来进士群体重要作品179件,通过“进士之路”“博学鸿儒”“艺苑群英”主题单元,展现历代杰出人物在哲学、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展期:2023年1月14日起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展览汇集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历史对话,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展期:2023年1月20日-7月23日“道释人物画”指的是描绘道教、佛教人物的画像,艺术风格浓烈、画面内容丰富,是宗教美术中的集大成者。此次展览甄选馆藏明、清两代道释人物画像逾100件,探索这些作品所体现的高超绘画技艺和美好精神寄托。

  展期:1月10日—4月16日展览聚焦于1945年至1990年间德国设计的发展轨迹,通过300余件展品呈现德国设计的阶段性发展成果,揭示不同文化视角与艺术观念之下催生的东西德的设计谱系。展览以东德、西德“交织的轨迹”为题,分为“角色转变”、“重建与进步”、“差异与共享”、“危机与反思”等展陈部分。

  展期:2023年1月15日-4月16日展览呈现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近300件金属类文物,结合国内博物馆藏品,向观众介绍金属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以此反映亚欧上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差异性、相似性和彼此交流互鉴的轨迹。

  展期:2023年2月25日——5月3日刘晓辉在空白空间的首次个展“木槿”将呈现艺术家最新的绘画创作。有别于过往个展中对于方的讨论作为某种显学,刘晓辉本次意图将更为切实的生验融入到绘画当中。

  展期:2022年12月15日—2023年3月12日展览呈现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清、时期旧拓本,以及杭州市园文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西泠印社等机构及下属单位所藏的当代新拓本,共计208件,首次完整展示自唐代以来西湖摩崖题刻精华。

  展期:2022年12月6日—2023年3月15日展览尝试通过展示西周玉器的色彩之美、造型之美、线条之美,来直击玉之本真——石之美。以此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内涵及“礼之玉”的历史价值,更能以自我之审美来发现和领略西周玉器之美。

  展期:2022年12月31日—2023年3月31日长江下游文明造就了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此次展览向观众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高峰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物证,以及当下城市文明的斑斓光影,其中包括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七孔石刀、唐代打马球图铜镜等。

  展期:2022年3月1日—5月21日参展的江户文物,多数为江户时期真正的出口货物或北美的日本移民所藏传世品,后几经辗转,通过捐赠、基金会购买等方式入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具备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探究江户时期的艺术思想、工艺技巧、社会结构和对外交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期:2月18日——6月11日这是一场鲜有的在展现古代文物的场馆呈现当代艺术的展览,在吴文化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与公共区域之中,艺术家梁绍基以蚕丝为媒介,而杨诘苍则用墨笔为媒介对话古代文物,向观众展示了一场古与今的艺术对话,聚焦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期:2022年12月22日—2023年3月20日展览以“山水舟行远”为题,共展出相关代表性文物130余件套,包含了古代书画、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铜器等类型,用解析山水关系的方式,一览古人如何对山水进行空间布局、巧妙经营,为塑造当代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展期:2023年1月2日—3月31日展览以“扬州八怪”为核,以清代寓居或生于扬州的画家为廓,展出了近90幅清代扬州画坛大作,在书轴画卷里讲述清代扬州绘画波澜壮阔的兴衰史。囊括的四十余位画家中,不仅有金农、郑燮、李鱓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扬州八怪”,还有査士标、石涛等对扬州画坛产生巨大影响的遗民画家,以及与盐商群体联系紧密的顾符稹、李寅等职业画家。

  展期:2023年2月20日—5月28日由南通六幕文化策划的这一展览共展出三代鼎彝重器、古兵、铜镜、铜钟、钱币等拓片,和古砖、画像、碑刻、印章、瓦当、墓志等石刻类拓片一百多件。多有稀见本、初拓、旧拓、精拓和名家专藏。展品多有前贤和当代鉴藏家题跋,拓片与题跋相结合,兼具学术性、文化性、艺术性、观赏性。

  展期:2023年1月8日-4月8日展览通过展示周代晋国相关文物遗珍,讲述晋国兴衰风云。展览展出文物共计159件/组,全部来自山西博物院,均为首次在辽宁展出,其中“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等珍贵的随葬品尤为引人注目。

  展期:2022年12月27日—2023年4月5日展览选取了凡·戴克、戈雅、路易·大卫、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布歇、米勒、克利姆特、马格利特、夏加尔、安迪·沃霍尔等52位知名艺术家共60幅经典人物肖像题材绘画作品,从16世纪到20世纪,涵盖了从文艺复兴、手法主义或矫饰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写实主义、印象派,一直到现代主义各个阶段的西方艺术史发展轮廓,堪称是教科书级的西方艺术史大展。

  展期至2023年3月展览精选了宋元时期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玺印、文房等各类文物逾百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7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宋代著名书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五年再次展出;天津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南宋“玉壶冰”琴也在此次特展中展出。

  展期:2023年2月18日起此次展览将仇英《桃源仙境图》与其老师周臣的《香山九老图》轴合展,两者题材图式、艺术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另有两件“苏州片”佳构,分别为《玉阳洞天图》卷和《清明上河图》卷,为苏州民间作坊托仇英之名制作的商品画,状物准确、笔墨考究,足称米芾所言之“伪好物”。

  展期:2月24日——6月11日展览汇集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咸阳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乾陵博物馆、西安市长安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的120组陕西古代文物精品。展品包括商代青铜雷纹鼎、西周镂空青铜豆、“仲枏(nán)父”青铜簋、西汉金饼、唐代秘色瓷等。

  展期:2023年1月10日—4月10日展览聚集了140余件原作精品,涵盖绘画、书法、篆刻、文献等诸多品类。通过“中国长沙湘潭人”“桃花潭水深如许”“万里乡山有路通”“各有本心忘不得”四个板块,讲述了齐白石与家乡湖南的鱼水之情。

  展期:2022年12月8日—2023年12月展览甄选其院藏铜镜200余面,基本涵盖战国至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镜种,旨在通过对不同时代铜镜的造型、纹饰、铭文等的展示,为观众呈现铜镜发展脉络,揭示铜镜延续数千年的旺盛生命力,展现其文化内涵。

  展期:2022年12月7日—2023年3月6日凌家滩遗址是迄今发现长江下游巢湖流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出土的1100余件高规格玉石器代表了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同时期玉文化最高水平。展览展出文物194件,不仅呈现故宫博物院藏27件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珍品,同时也呈现同为史前三大治玉中心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同类型文物。

  展期:2023年1月5日-3月19日展览精选天津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扬州画派十余位画家60余幅画作,分为“文人荟萃 领异新风”“笔墨纵横 心裁别出”“谐俗真趣 异彩纷呈”三个单元,展现扬州画派的艺术成就。

  展期:2023年2月21日起展览以近代儿童服饰为展示对象,绣花小帽、小肚兜、荷包、护牌等,无论是色彩、造型,还是工艺、纹样,都渗透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通过童衣上丰富多彩的纹样,展现传统服饰之美,领略深厚的传统吉祥文化。

  展期:2022年11月29日-2023年3月5日展览汇集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旅顺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39家文博单位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274件,其中一级文物达39件,重磅文物展品包括宋徽宗《腊梅双禽图》、苏轼《潇湘竹石图》、《阳羡帖》手卷,《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展期:2023年1月12日-3月31日此次展览精选97件(套)来自广东省博物馆的经典藏品,在货通重洋的全球贸易背景中,展示扇艺纷呈的“中国制造”,演绎外销扇所蕴含的中国风尚。

  展期至4月10日本届广州三年展以“化作通变”为主题,在立足广东、思考当下之中,拉开一个变中求变的当代景观,折射时代的光斑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最后一届在如今的馆址举行三年展,下届将落地新馆,并设当代、影像、设计专题,打造重要学术品牌。

  展期:2月17日——5月14日展览分别以线的空间、物的空间与抽象人物的空间,呈现50余件近年来的绘画作品,以及针对和美术馆建筑特定场域所创作的装置作品。

  展期:2022年12月10日-2023年3月此次展览设置“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五大主板块、由“万籁之迹”“图书策展”“寰宇”“循环共创”“流浪动物之家”“美术馆联动计划”六个单元组成的特别板块,“UABB品牌馆”“香港馆”“罗湖馆”三个专题馆,以及常设展“即地制造”,从认知、方法和行动三个维度重点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展期:2月22日—9月25日该展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个馆藏特展,展出220件精美古代中国金器,呈现黄金制品在中国过去三千多年历史中的艺术和技术成就,探讨金器在古代活动、文化生活以及跨区域互动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展出珍品包括匈奴贵族所使用的金冠,吐蕃贵族所使用、带中原纹饰的幡饰,以及唐代公主所佩戴、工艺上借鉴中西亚饰物的嵌宝冠饰等。

  展期:2023年2月4日—5月7日除展出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备受喜爱的人气文物,兼展出以“罗汉”为主题的馆藏文物十余件,如宋《刘松年画罗汉》、元《元人应真像》、清早期的《竹雕伏虎罗汉》等,呈现不同时期罗汉像的历史变迁。

  展期:2023年1月5日—3月26日展示院藏“国宝”等级文物——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据介绍,该作为北宋文豪苏东坡存世墨迹当中最晚年的一件作品,素有“绝笔”之称。

  展期:第二期2022年12月28日—2023年3月21日展览以133件(组)院藏珍品,通过展现明代重要的史家与文学家王世贞(1526—1590),精彩的一生与他的志业,进而一窥晚明的文化盛况,认识当时充满创意与多元竞争的文化生活,并经由王世贞的史家之眼,透视繁华下的文化底蕴。

  展期:2023年2月11日-6月11日展览共展出约130件展品,其中50件作品首次亮相英国。此次特展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这位艺术家的杰出才华,以及他对艺术史上关键时期的文化艺术领域以及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首次在英国展出的重磅作品包括早期大理石大卫像、来自佛罗伦萨巴杰罗国家博物馆的阿提斯青铜雕像、来自比萨国立圣马特奥博物馆的《圣罗索尔半身雕像圣器》,以及帕多瓦圣安多尼圣殿高坛的青铜雕像。

  展期:2023年2月10日—6月4日维米尔是17世纪杰出的荷兰绘画大师,迄今为止归于他名下的画作只有34幅,此次展览将展出其中的28幅。其中包括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坐在维金纳琴前的年轻女子》、巴黎卢浮宫的《蕾丝女工》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倒牛奶的女仆》《小街》《情书》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藏维米尔最著名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展期:2月10日——4月10日展览通过珍贵的画作、文献和私人物品,呈现了梵高家族成员群像,追溯了梵高博物馆的创建历史以及梵高作品缘何得以汇聚、保留。展出梵高的重要画作包括《收获》《盛开的杏花》等。

  展期:2023年1月31日—4月23日由东京国立博物馆和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联合策划的展览将在两大博物馆分四大主题,呈现王羲之书法与“兰亭修禊”相关的书画、文房精品。展览重点聚焦于《兰亭序》后世传拓或临摹的各种重要版本。

  展期:3月14日——4月9日在本馆各个展厅中呈现与樱花相关的展品。除了浮世绘名家歌川丰国等人的画作,还有与樱花相关的瓷器、织物、屏风等器物。展出的画作包括歌川丰国的《新吉原樱花之景》、狩野永岳的《舞乐图屏风》、奥村政信的《樱花下骑马的少年》等。

  展期:2023年2月8日-6月12日此次展览是毕加索逝世五十周年系列纪念展之一,呈现史前艺术对毕加索的影响。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史前遗迹发掘的兴盛时期,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两次大战期间的作品——表现出史前文化的影响。展览将集中展出约40件包括雕塑、版画、油画、素描在内的毕加索作品,呈现其中的史前艺术印记。部分作品为独家展出。

  展期:2022年11月15日—2023年6月25日展览以“风景画的叙事潜力”为主题,展出法国印象派画家Claude Monet的两幅作品《欧洲的桥梁:圣拉扎尔车站》和《吉维尼的黄鸢尾花田》以及瑞士画家Marc-Antoine Fehr的“无尽之地”(Le Pays sans fin)240幅水粉画系列作品。参观者将以巴黎圣拉扎尔车站为起点沿着展厅墙前进,像在火车上眺望窗外风景一样,从视觉和物理的双重意义上体验前路未知的旅程。

  展期:2022年11月23日—2023年3月6日展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及欧美多家艺术场馆的180件珍贵文物,集中呈现这座中亚绿洲之国16个世纪的历史与文化。展品包括丝绸之路遗迹壁画“大使厅壁画”、乌兹别克斯坦最古老的《古兰经》、16世纪布哈拉学院的细密画杰作、来自达尔弗津丘考古遗址的雕塑和黄金制品,以及银器、丝绸、陶瓷等。

  展期:2月25日—— 6月11日为了纪念克劳德·莫奈《印象·日出》诞生150周年,德国巴贝里尼博物馆联合法国玛摩丹美术馆共同策划本次展览,共汇聚约130件展品,涵盖绘画、版画、雕塑、手稿和书籍等类别,探索“太阳”在欧洲艺术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展出作品包括鲁本斯《法厄同的陨落》、威廉·特纳《莫特莱克露台》、保罗·希涅克《日落的港口》等。

  展期:2022年12月14日—2023年3月13日展览主要陈列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日本画作,涵盖冬日花鸟植物、雪景、新年习俗等主题,重要展品包括日本知名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1797-1858)和喜多川歌麿(1753-1806)的作品。

  展期:2023年2月9日-5月16日展览主题“天真与阅历”取自英国作家William Blake的版画诗集《天真与阅历之歌》,主要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英国乔治时代晚期及19世纪欧美艺术家的版画与素描作品,回顾当时艺术家记录和塑造视觉图像的新方法。

  展期:2022年12月12日—2023年10月29日展览以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纽约城为背景,对南北战争后的纽约现代艺术圈开展调查,通过约50件绘画、雕塑、纸上作品和装饰工艺品,揭露社会和经济变革时期的艺术家生活,展示19世纪晚期美国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和革新。

  展期:2022年11月21日—2023年4月2日展览以玛雅神线件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墨西哥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玛雅人如何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描绘神灵,创造一个神灵、人类和自然共生的世界。

  展期:展至2023年7月3日展览分为“传统与技术”“符号与形式”两个单元,共展出馆藏的27件中国漆器,其中包括了宫廷珍品、文人用品、奢侈品、家具等等,清晰而丰富地向观众呈现了中国漆器独特的奢侈和美感。

  展期:2023年2月25日——2024年4月28日这是美国境内首次举办以“安阳殷墟”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为庆祝亚洲艺术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活动之一。展览共陈列超过200件文物,涵盖玉器、礼器、武器、酒器、乐器、车马具等各个类别,从文字、仪礼、祭祀、墓葬和制器方面,展示古代中国商朝的考古成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