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书画作品的核心方式是“近距离”
“近距离观看”始终是中国古人观看书画作品的核心方式。观察作品局部细节,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画家及画作本身, 欣赏之余感受整幅作品的气象。
1、康永乐——高雅隐逸
康永乐《秋山有色》
当我们把镜头拉近,聚焦作品的局部细节时,我们能发现康永乐这幅作品是一幅典型的传统山水画,画家用细密的笔触描绘圆形山丘。
康永乐《秋山有色》局部
整幅画繁而不乱,层层递进,山间中的小路和人家,描绘高雅的隐士是历代文人的共同主题与理想。这幅画看起来山石掩映,荒无人烟,但仔细看去,画面的生活气息却十分浓厚。
康永乐《秋山有色》局部
画面中另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水”。画面中,水的流速较为湍急,这其中暗含着中国哲学的传统,孔子曾对着川流不息的河流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康永乐《山居图》
2、张帅——冲澹、平和的心境
张帅的《倾》这幅画面上布置了“梅”、“鸟”等意象,以表达其冲澹、平和的心境,采用宋画中的经典“一角”构图,画面中下部被占据,张帅对画面明暗关系的处理,增强了整体的空间感。
张帅《倾》
一枝遒劲的梅枝在画面中央矗立,画面左部延展的梅枝与中部梅枝衔接,形成呼应。画中小鸟抬头向远处遥望,它在想些什么呢?
张帅《倾》局部
画中梅枝、鸟,通过淡色的绢本呈现出来,整个画面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张帅采用绢这种绘画材质,更加剧了这种朦胧感。画面中的白梅和梅枝之间仿佛隔了一层纱。
张帅《倾》局部
张帅《荷》
3、王浩——《渔乐》之乐
在中国古代,渔、樵、耕、读,常常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并常被用作艺术作品的主题,以表达避世遁隐的愿望,其中尤以“渔隐”的素材最为普遍。
王浩《渔乐》
画中有一渔网,并未有人在旁,从画面中看出,这幅作品的用笔技巧和墨色层次变化。画面上有松树、竹子、瀑布相互掩映,溪岸的石间错落着茅舍水榭。画山石凹凸明暗表现的很清楚,富有立体感。
王浩《渔乐》局部
王浩的《渔乐图》画面构图朴实自然,近景描绘高树坡石,老树的枝干横斜江上,水边有渔网。
王浩《渔乐》局部
中远景山峦叠起,连绵起伏向远方延伸,云气迷蒙,水天相接。右边一角露出土坡、丛树、垂柳,显得自然惬意。右面山势雄峻浑厚,左面江面辽阔深远,渔网出没其间,意境开阔,气势宏伟,使近、中、远三景显得曲折起伏又虚实相生,富有层次感。
王浩《雲舒亭》
4、巩建磊——艺术最好的归宿,是人的生活
巩建磊《寒水一瓶春》
巩建磊的作品在色彩的选择中,没有太多艳丽的色彩,画面较为内敛。没骨花画轻松洒脱,既有工笔之精,又兼写意之韵。
气韵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指这幅画直观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是画面内容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可以感动人的力量。另一层是直观看不到的,隐藏在作品背后,是艺术家想要营造的一种现象,但是大象无形;是艺术家想要运用的一种巧思,但是大巧若拙。
巩建磊《石乐图》
巩建磊《太湖春雨》
近距离的欣赏一幅作品,观众才能观察到细节中用笔、用墨的变化。当我们观看其他中国书画作品时,不妨也尝试一下“近距离”:在一幅自己的喜欢作品前,仔细地观看每一处细节,体悟画家如何用笔用墨,如何经营布局,如何传递感情,如何进入永恒。
原标题:《观看书画作品的核心方式是“近距离”》
阅读原文
- 标签:纯阳武神十步行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婚姻生活中,真正的好女人,往往都是如此“绝情”
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个单行道,它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一种美好,而婚姻更是建立在爱的…
- 端午小长假来了!去玩嘛?
- 掌掴马克龙的男子出庭受审 被法庭判处监禁4个月
- 中国政府在国际劳工大会提三点建议推动复苏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展开疫情后首次外访 赴英出席G7峰会
- 汪文斌:打“中国牌”成了美国增加军费、扩张军力的必用借口
- 印尼连续两天确诊新冠超8000例 总统连续3天视察疫苗接种
- 外交部驻港公署:美国驻港官员谬论可以休矣
- CUBA八强赛“第二主场”热闹非凡 提升校园篮球文化
- 黑龙江完成国内首例未满月北极狼驱虫治疗
- 心理学:真正的灵魂夫妻,才会有的4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