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基层事难办,各自都有理?
“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国各地推进,给群众办事带来了便利。但半月谈记者发现,基层问题解决无门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相关部门难办事往往还“各有说法”“理由充分”。此种怪现象削弱了群众的改革获得感,亟待施政者关注。
看似都有理、都有依据,就是办不了事
政策基层说了不算,事也不能办。半月谈记者查阅西部某县一个自然保护区确界方案材料了解到,这一保护区与一镇行政区域重叠,含镇政府驻地及1个社区、12个村民委员会。
“不少村民种植的商品林都被划进了保护区。”一名林业大户说,目前每亩桉树销售收入约6500元,他几年前借款租赁土地种植400多亩桉树,被新划入保护区后全面禁止砍伐,共计损失260多万元。
多名受访村民说,当地土地资源少,农民除了林地经营收入,其他经济来源很少。林地被划入自然保护区,一年生态补偿金低于20元/亩,而经营收益是补偿金的数百倍。
村民和种植大户找乡镇党委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县人民政府要说法,这些部门回复,基层解决不了,需要省区一级有关厅局解决。村民和种植大户又找到省区有关厅局,这些厅局却表示,国家政策尚未明晰,目前无法解决。最后只得上诉到县法院,但县法院立案一年多不开庭,村民很无助:“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改革配套跟不上,造成服务出现真空地带。“我向车管所投诉检测站可能存在‘暴力检测’,一周多时间都没答复。”西部某城市市民黄先生向半月谈记者反映。
“我们只负有监督检测站检测流程和数据是否合理可靠的职能,并不具备对检测站服务的监督能力。”西部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副所长说。原来,随着我国车检制度的改革,相关监管职能进行划分,车管所、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等机构分别负责,并没有统一的投诉受理渠道。
无独有偶。黑龙江农垦、森工原先政企不分,承担着很多政府功能,随着深化改革,部分属地政府接收移交的职能后未能及时跟进服务。某林业局的一名干部说,现在百姓办事都要到地方办,不仅要多跑路,有时还找不到门路。“我家卖房,买方已付90%的购房款,但至今办不了房产证过户。房产交易部门说业务还在移交、对接,而林业局说职能已移交出去,现在办不了。”家住大兴安岭林区的一名居民说。
基层事难办,痛点何在
半月谈记者发现,之所以出现“基层事难办还各自都有理”的现象,机械执行政策、工作条块分割是主要原因。
政策规定“很刚性”,基层缺乏执行灵活性、主动性。一方面政策规定等约束过刚,基层在事情的解决上没有话语权,不愿多事找麻烦;另一方面,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参考指导,基层害怕担责,不愿去创新手段加以解决。
单打独斗,部门联动少。随着社会发展,很多问题往往涉及多个业务领域,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很难有效解决。虽然有联合执法队、“吹哨报到”等创新实践进行一定的条块整合,但遇到问题时,部门之间主动联动相对较少。
云南昆明某小区业主委员会因不满服务质量,欲更换物业服务公司,经过多轮谈判、调解以及诉讼后,老的物业公司依然拒绝退出。长达数年的“拉锯战”,涉及多个部门,它们从各自职能职责角度出发,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方法并没有过错和不足,但就是没有把问题妥善化解。
提速“放管服”改革,加强工作的主动性
长期以来,有些地方政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存在“管理分散、办事系统繁杂、事项标准不一、数据共享不畅、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造成了企业、老百姓办事“来回跑、多次跑”,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
专家建议,进一步深化“放管服”综合改革,要从企业、群众反映的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中梗阻”问题入手,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广西社科联研究员成伟光认为,最大问题还是观念。窗口单位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对政府服务进行再优化,打造具有公信力和强大执行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基层事难办,各自都有理?》)
- 标签:偷情小丈夫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婚姻生活中,真正的好女人,往往都是如此“绝情”
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个单行道,它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一种美好,而婚姻更是建立在爱的…
- 端午小长假来了!去玩嘛?
- 掌掴马克龙的男子出庭受审 被法庭判处监禁4个月
- 中国政府在国际劳工大会提三点建议推动复苏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展开疫情后首次外访 赴英出席G7峰会
- 汪文斌:打“中国牌”成了美国增加军费、扩张军力的必用借口
- 印尼连续两天确诊新冠超8000例 总统连续3天视察疫苗接种
- 外交部驻港公署:美国驻港官员谬论可以休矣
- CUBA八强赛“第二主场”热闹非凡 提升校园篮球文化
- 黑龙江完成国内首例未满月北极狼驱虫治疗
- 心理学:真正的灵魂夫妻,才会有的4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