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生活  网事

心手相牵 一路同行——新华社帮扶石阡的情缘

心手相牵 一路同行——新华社帮扶石阡的情缘

  传承“红色基因”的新华社,见证并参与着山水交响石阡的征程和蝶变。新华人在这里播下幸福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石阡人眼中,近期刷屏的新华社报道《红茶、绿茶、白茶、黑茶……这到底是什么茶?》,说的就是石阡苔茶。

  长期以来,优质的石阡苔茶“养在深闺人未识”。对此,石阡县坪山乡大坪村老百姓感触颇深。大坪位于佛顶山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村里世代种植茶树,长期以来却没得到太多收获。

  “小时候,茶树大部分都是砍来当柴烧,父母亲有时摘来揉成茶叶,拿来招待左邻右舍。”家住大坪村汪家屋组的张仕明记忆犹新。茶农每年只采春茶,下树率低、茶青销售难、茶叶不生钱……让当地村民对种茶“望而却步”。

  “把最远的、最贫困的、短板最明显的村交给我们去帮扶!”首批新华社驻阡工作队曾向石阡县提出了这样一个“请求”。

  2015年,首批驻阡扶贫工作队队长、时任石阡县委的沈乾坤带队来到大坪村调研,一路泥泞,车身甩满了泥巴,老百姓趁调研组不注意,把车子洗得干干净净。

  这份感动转化为深切的情谊。大坪村村民沉甸甸的质朴淳厚以及大坪村的贫困状况让新华社驻阡工作队下定了帮扶决心。

  夏茶、秋茶均弃采,归根结底是茶叶收购难的问题。对此,新华社先后投入157万元修建茶叶加工厂、升级茶叶加工设备,引进龙头企业入驻生产,解决了这一难题。

  “加工厂建成后,夏秋茶能下树,不但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讲到这儿,新华社驻阡工作队队员、大坪村驻村刘坤特别高兴。

  而今,户均3亩茶、红军墓、连心桥、路灯、村委会大楼……在新华社的逐年帮扶下,大坪村也越来越亮堂,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叶汇千流。新华社驻阡工作队为石阡苔茶设计了专版广告,汇聚顶流明星、网红主播、行业专家、专业团队,开启公益网络直播带货,联手大V为“黔货出山”作出贡献,为茶油、香菇等多种农特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

  今年以来,新华社驻阡工作队队员、本庄镇党委姚立国通过多方联系,为石阡苔茶企业争取到了最便利的“组团”式京东开店机会,并申请到流量支持,为石阡苔茶的电商之路再一次拓宽渠道。

  弹指之间,石阡知名度不断提升,“中国苔茶之乡”为越来越多人知晓。这一切,都凝聚着一届又一届新华社驻阡工作队的接续努力。

  七月流火的校园,朝气蓬勃,欢声笑语飘荡在课间。在石阡县第二小学的楼顶操场上,几名五年级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一年前,这里还是水泥地,能够踩在橡胶跑道上踢足球,以往想都不敢想。”该校专职体育教师甘佑军感慨道。

  石阡县第二小学位于县城闹市区,占地面积17300平方米,2600余名师生只有两个可活动的楼间平台,部分学生做早操只能“蜗居”教室,拓展空间有限,建校二十余年没有正规的操场,学生在校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锻炼。

  “以前大课间,超过一半年级的学生只能在教室做手舞操,体育课顶多就是简单的趣味运动。”回想起一年前的情景,校党支部、校长张肄连连摇头。

  2021年,张肄“奋笔疾书”将一封“我们希望新华社予以帮助,扶持打造一个空中操场!”的请求向新华社驻阡工作队发出。

  “教师和学生们对操场的期盼度、需求度都很高,考虑到学校用地限制,空中操场是最佳选择。”收到请求后,新华社第四批驻阡工作队队长、石阡县委胡星第一时间来到学校实地了解情况。

  随后,新华社积极发挥自身联系广泛优势,多方联络爱心基金会。最后,收到了上海正心公益基金会的60万元捐赠,修建了4042平方米,含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塑胶跑道在内的多功能运动场,楼顶操场变成现实。

  去年的秋季学期开学,石阡县第二小学的2600多名师生迎来了开学“惊喜”,空中操场正式投入使用。12月份,学校举办了建校以来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冬季校运会,今年3月,学校又成功举办了足球运动会。

  现在,学生们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手舞操抑或体育课上的趣味运动,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等课后服务日渐丰富起来,学校还积极组建各种运动社团,广泛拓展学生业余爱好。

  “足球、乒乓球、篮球都会了。”五年级2班的赵祖印在还未有楼顶操场之前,对体育课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自由活动上,现在她不仅爱上了运动,每天放学还要坚持练习1个多小时篮球才回家。

  媒体纷纷聚焦这个美观、实用的楼顶操场,《石阡:楼顶操场扮靓校园》《空中操场启用了!看看这份最“炫酷”的开学礼物》等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新华每日电讯》半个版面进行了报道。不少网民表示,通过这个操场,认识了贵州石阡。

  挖掘生机与活力,守望山区孩子的渴望。去年来,新华社驻阡工作队成了石阡的“运动场专家”,10多个操场遍布全县多个乡镇(街道),爱心物资、爱心书屋、多媒体设备等也“接踵而来”。

  这些年,针对石阡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短板和需求,新华社驻石阡工作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密集对接爱心企业、热心人士实施公益项目。其中,教育帮扶项目达51个2419万元,健康医疗帮扶项目达16个2567万元。

  盛夏的龙川河畔,天气像刚被洗刷了一般,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石阡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拐过几道弯,一个“阿里巴巴(石阡)客户体验中心”的指路牌格外显目。

  今年4月,阿里巴巴(石阡)客户体验中心项目正式投入运营,首批就吸引60多人前来应聘客服岗位。

  据了解,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项目是阿里业务链条向县域延伸的具体载体,多地“绞尽脑汁”争取落地。该项目目前在贵州仅有2家,石阡项目的落地,新华社驻阡工作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华社驻阡工作队队员、县委办副主任刘阳说,新华社驻阡工作队从接触该项目就认为,这是一个为石阡植入互联网基因的好事,不但增加就业岗位,更能在石阡播撒电商思维,工作队全程参与推动项目调研、立项等环节,并担当起“第一对接人”和“店小二”的角色,在场地选址、合同签订、关系协调、用电用水配套等方面做了全程服务保障。

  “‘国社’的名片效应,让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干好这件事。”该项目驻场负责人李婷说:“在新华社工作队的协调邀请下,在石阡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项目仅仅用了5个多月就完成了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新增200多个互联网场景下就业岗位,为石阡县保就业、稳住经济大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以前做电商销售觉得压力很大,但这里的上班时间和工资待遇都很满意,人也轻松许多。”来自广西桂林的朱慧云是第一批应聘上岗的90后,因为有着电商销售和售后客服的工作经验,她表示这样的工作前景十分广阔,早就坚定了留下发展、扎根圆梦的决心。

  两年来,新华社还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项目,策划并推动以楼上生态博物馆为载体,建设“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开展数字乡村培训,着力打造“新乡村、新业态、新村民”,为城乡协同发展的国内大循环探索了新路径。

  翻阅整篇报道,石阡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坤、吴剑、郭娇等人拍摄的作品映入大众视野,精美的图片展示了石阡的神奇俊秀、山美河韵。

  2015年以来,新华社历任社长5次率队来到石阡,调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提出要发挥职责优势,将定点帮扶石阡作为责任坚决扛在肩上,倾注真情实感高位推动帮扶工作。

  职责优势在哪?——就是要调动最拿手的宣传优势和平台资源,持续、系统、深入、创新推介石阡。“小打小闹”不如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一人干不如带着一起干。

  发挥职能优势,2018年来,新华社为石阡量身定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帮助建设石阡县融媒体智能管控平台、今石阡客户端,并接入新华社县级融媒体专线稿库,有效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这一年,初到编辑岗位不久的向娟去到了20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踏进了埋在心头的仰慕之地——新华社,收获了近一个月的全媒体思维培训。

  “既紧张又期待!”回忆起4年前的情景,向娟依然有些感叹:“我们有的稿件太过于刻板和正式了,新华社老师们的思维就要发散好几个度,采写和编辑手法都很新颖。”

  授鱼亦授渔。2021年下半年开始,石阡县融媒体中心派采编人员赴贵州分社跟班学习工作。截至目前,先后有8位同志在贵州分社锻炼,提升了石阡本地采编队伍的业务水平。

  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新华社先后播发《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写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飞阅”贵州石阡楼上古寨 500年古韵犹存》《石阡小辣椒撑起大产业》《散茶变茶饼,收入增三倍》等涉及石阡文字、图片、视频、全媒体等多种类型的新闻报道180余篇,让石阡好故事、好声音传递更宽更远。

  探寻对外报道,新华社还专门安排外籍记者采访报道石阡,播发的《“洋记者”探秘贵州小城石阡乡村振兴故事》系列报道为全县重点工作合力攻坚营造了良好氛围,提升了国际知名度,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奋发图强的昂扬斗志。

  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团指战员宁死不当俘虏,在困牛山跳崖的壮举,为越来越多公众所知,恐怕离不开新华社的报道。《百年风华:读懂你的样子——献给中国党百年华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中国党成立100周年》《把生留给百姓——重访百名红军跳崖牺牲地》《贵州石阡:加快擦亮困牛山红色品牌》《困牛山上,为了不误伤百姓,他们集体纵身跃下》《贵州石阡:围绕困牛山 深挖“红色”魂》等稿件将困牛山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备受多方关注的、高规格的“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筹备过程中,曾获得过冰心儿童图画书奖的新华社驻阡工作队队员、枫香乡党委喻翩一发挥专业优势,为研讨会设计了LOGO和大量视觉产品,赢得了大会组织方高度认可。

  近8年时间一闪而逝,从老百姓眼中的神秘“国社”到群众认可的帮扶队伍,新华社驻阡工作队一届接着一届干,帮扶情怀始终未变。这场奔赴与守望的情缘,还将继续扎深根,结硕果……(李桃红 王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新华社 新华网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