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生活  网事

老钞票证的记忆——“回忆往事•感悟人生”全国有奖征文(56)

老钞票证的记忆——“回忆往事•感悟人生”全国有奖征文(56)

  七零、八零后对旧钱钞、老票证可能有些模糊的印记。五零、六零后印象颇深。本文试就见过的老版钞票,粮票,布票等略作“科普”,重温那段尘封的历史故事。

  所谓“老票子”,家乡一带泛指各类纸币,是对除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行的人民币以外的一切旧钞票的统称。

  本人对“老票子”的认识,最早是在农村老家的土墙上。儿时看到邻居家“炕围子”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人头票”,一问才知是这“总统”那“元帅”什么的,都让老百姓给糊墙了。

  发行这些“老票子”的银行,主要是时期的所谓“四大银行”(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 ),其他还有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日伪政权银行(即“中央储备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满洲中央银行”“蒙疆银行”等)和一些实业银行、商业银行、地方银行等。

  钞林林总总,千姿百态, 发行的官方纸币高达3000种以上,主要有军用票、关金券、金元券、银元券、铜元券、法币、商业银行和特种银行票及各省地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券等。面额有半分、1分、2分、5分至100万,500万不等,最大面值是由新疆商业银行发行的“陆拾亿圆”,并标注“折合金圆券壹万圆”字样。按照当时上海的物价,这枚60亿元的纸币只能买到77粒大米,或者是一盒火柴。怪不得曾出现市民背一麻袋纸币去买米,买回来的米还不如钱体量多的事例,可见当时的通货膨胀之严重。据资料记载,1948年一个馒头300元,米价一百斤20万元,物价上涨千倍。当时有个笑线万元,吃完再要一份已涨到了2.5万元,当局不得不加印一些10万元面额钞票,但仍不起作用。商店拒收4000元面值以下的纸币,乞丐对于1000元“小额”法币不屑一顾。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存续只有30多年的纸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沉淀,真正好品种、好品相留下来的不多,收藏价格不菲。前面提到的新疆那枚时值“77粒大米”的钞票面值之王,据说当今全新品相的的市场价格已高达6000余元人民币。

  自1948年12月1日至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50年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五套(版)人民币。其中第四套已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我们暂且把有别于现行五套的前四套统称老版币。

  1948年12月1日,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从此各解放区在经济上连为一体,为建立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一套人民币设计主景反映了当时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情形,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有主辅币11种面额,13个品种,15种版别(其中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由前苏联代印,俗称“苏三币”)。二版币图案内容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党领导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

  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共7种面额,11种版别(一说24种)。三版币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的方针。2000年7月1日退出流通,历时38年。

  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共9种面额,14种票券,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着重突出在中国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100元、50元纸币分别采用了我党老一辈家的侧面浮雕像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券别采用了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票面人像清晰,栩栩如生。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作为五零后,印象最深的是三版币。虽说是花“大团结”长大的一代,但对其拾圆的“超大面额”又十分陌生,生活中很难见到。记得1964年老家翻建土房时,承包给生产队的施工总费用是十张“大团结”,包括扒屋清场、脱坯垒墙、铺檩起房全活,十几人耗工半个月总收入100元。足见当年劳动力之“廉”和人民币之“实”。

  一年寒假期间,生产队酱油坊为春节前突击卖货,特叫我们几个小伙伴给大人们手推车拉纤,一天补助2角钱。我们起早贪黑,一直卖到大年三十,足足挣了1.2元钱。我用这些钱买了心仪的军棋、圆珠笔、铅笔盒等,过了一个“奢侈年”。要知道,那时的1.2元可以买3斤螃蟹,或4斤牛羊肉,或在集市上喝120次井白凉水(一分钱一顿)。

  主要涵盖 吃、穿、用三大类 。其中,粮票、布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供城乡人口购买食品和布匹(制品)的两种最重要的票证。

  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计划经济凭票购物,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票证是居家过日子的命根子,“出门没票,寸步难行”。吃的有粮票、油票、肉票、蛋票、糖票、豆制品票、蔬菜票、水果票,穿的有布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用的大件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衣柜家具票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据资料显示,1961 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156 种之多。

  以上票证只是城里人的待遇,毕竟多少有“票”可用。至于农村社员,购物只有凭户口本发放的一个小小“购货证”,定点在村上小卖部购买。记得那时凭“证”供应的日用品有:煤油、火柴、起子(小苏打)、碱面、肥皂、红糖、白糖,黑线、白线等,管理员认证不认人,买后在证上打勾注销。

  各种粮票、布票面额大小不一,图案各异。粮票分全国通用和地方(省内流通)两种,最小面额为壹钱(0.01斤),最大为1400斤(上海市)。布票有1寸至10尺不等,老家的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一丈七尺三寸。一件衣服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了老二穿,最后补丁摞补丁。后来引进日本化肥,有人不知是为节省布票还是追求时髦,竟然用包装袋做成衣服,惹得人们调侃“肥料袋做衣裤,省钱又省布,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布票随之取消;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它见证了中国农业、商业、工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贯穿了一代人的生活,深深烙进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最后谈一下我的特殊收藏——地契和其他契约。二十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与一近门拆建房屋时,从支撑房梁的立柱空隙处发现了一卷纸包,打开一看,是一些老的家传契文。一是地契类,包括清咸丰五年(1855)及同治、光绪至期间的土地买卖文书,均盖有县(知事)印、验讫章,有的还贴有“印花税票”;二是叔侄、兄弟分家类和过继类,时间在光绪至年间,均有当事人及“戚、邻、族”等证人签字画押。翻阅完毕,不胜唏嘘:本族先人当年买田置地、继嗣过子,可谓殚精竭虑;如今物在人非,化身尘埃,怎不令人感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回忆往事的作文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