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群策群力才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孩子不和父母联系怎么能行?“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老师会和孩子的家长联系,但是让孩子和家长直接沟通还是比较少的。”仙居县白塔镇水簾学校的朱美芳老师告诉记者,每次将孩子的成绩以及在校情况打电话告诉他们父母时,不少家长并不配合,甚至直接挂电话。在这样的中成长,不少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内向、脆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可对于留守在托管中心的孩子来说,甚至连打个电话听听父母的声音都成为一种奢望了。”朱老师叹了一口气。
在池淮镇,他们已经成立了一个“萤火虫青年志愿服务队”,由镇里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组成,有23个人,他们也非常愿意在平时休息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一些。
温州市永嘉县溪下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着2000亩的原始森林,“永嘉之颠”大青岗、楠溪江源头196米神奇龙凤大瀑布等都在这里,但这里的资源利用率很差,由于交通不便,几乎没有开发,致使资源大大浪费。
“现在不少孩子其实不愿意出国,但是没办法,家里父母不同意,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让孩子走自己的老上。”青田县山口镇中学副校长森说,自己以前教的孩子有很多好苗子,出国之后就彻底废了,“就算回来学习也跟不上了,很可惜。”
另外,很多家长要么不管孩子,要么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导致不少老师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心理教育和其他方面的关爱相对较少。记者了解到,像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第五小学政教处温主任,作为语文老师,一周还有13节课,每天她花在教学上的时间就占去了一大部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关注就自然下降了,这在学校老师中是普遍情况。
与不少地方中小学教育更注重学习成绩不同,青田县几个“侨留守”儿童比较多的乡镇学校,将教育的侧重点放在了挖掘孩子的兴趣上,“还是要舒展这些孩子的情绪,不能压抑着。这些孩子家里不缺钱,但是小山村的设施条件远远满足不了他们下课后的生活。”叶永苏说。
利用现有资源
●延伸
“有需求就有市场。”仙居县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托管中心的兴起就是缘于这些留守儿童在老家无人照顾,父母又不可能把孩子带到身边读书,只能是托管到一些企业机构。
青壮年流失
父母很少联系孩子托管解决不了亲情缺失
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团徐颖曾和记者谈过这个话题。“本身义务支教活动来的大学生就不多,所以我们没有挑选的余地,但是我们很希望能来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因为他们都学过教育心理,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的帮助。我们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一些技巧,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大学生不在的周末对留守儿童进行一些。”
(原标题:群策群力才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侧面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事实上,同小智一样,大部分被资助的孩子成绩都还不错,他们同样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收到了不止一份礼物。“六一儿童节前夕的那次,我大概算了一下,上午接受捐助的同学中,有70%的同学在下午又领到了礼物。”仙居县大战乡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留守儿童的资助中还是比较普遍的,“从层面来说,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心这些孩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引导这些爱心人士,不要只针对成绩好的孩子来资助。”这位乡镇干部透露,他希望借着的宣传,来呼吁爱心人士要转变资助观念,其实那些成绩差的孩子更需要关注。
“其实,爱心单位的这种心情也能理解,就是希望自己资助的孩子优秀一些,但毕竟公益是不讲究回报的。”小武告诉记者,在和企业沟通时,他也会反复强调,“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我们喜欢的人。”
记者了解到,这些孩子出国集中在小学三年级到初中,虽然他们自己想留在国内,但是在父母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方山乡中心学校校长叶永苏认为,光靠孩子去和父母“”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只能做好我们该做的,但是真正要扭转过来,还得有专业的心理专家去做父母的工作。”
大学支教活动虽好但来的大学生专业难挑选
小智的妈妈在广东汕头打工,从事干洗店的工作,爸爸由于先天性疾病需要常年服药,从小小智就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小智性格开朗,成绩也不错,每次考试排名基本在班级前10,尤其是擅长写作文。所以当一些爱心人士以及公益机构来到学校挑选需要帮扶的对象时,家境贫寒同时成绩优秀的小智几乎每次都能被选中。
在温州市平阳县有这样一个情况,平阳现有4所私立学校,每个学校能接纳的学生数量是普通公立学校的3到4倍。即使私立学校的学费很高,但更加优秀的硬件设施以及教学资源的相对优势,仍吸引到不少条件好的孩子来就学。私立学校也会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包括留守儿童),为他们免去学费,甚至提供生活费,但这个数字很小。
在一些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地区,每年当地都会和一些大学组织“大学生义务支教”的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到留守儿童,但由于义务支教活动出于自愿,所以来的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然而不是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很难在心理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帮助。
六一儿童节前夕,在仙居县大战乡中心小学读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小智在同一天收到了两份礼物,上午是当地的爱心企业送来的书包,下午的那份礼物是当地的联合其他爱心单位送来的文具。
如何利用溪下乡的未开发资源,促进当地就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这几年,永嘉县也出台了对养殖户、种植户发展效益农业的扶持政策,激发村民的创业热情,留住青壮年在家乡工作。目前,已形成5个初具规模的效益农业:山羊、四季豆、晚熟西瓜、中药材、茭白。此外,还创办了溪下乡红毛土鸭养殖场。麻山村还开发了近108亩的油菜花。溪下村、黄一村的休闲农家乐项目也开业了,效益明显。这都间接地在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侨留守儿童不想出国却没有“话语权”需要专业人士去做父母工作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朋友是最重要的。在记者给出的“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四种类型的人,哪些人自己最熟悉时,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朋友”。而父母几乎整个学期都不会来看他们,甚至连个电话都没有。
据了解,学校里有一位姓林的老教师,在执教的20多年里,班里从没有留守儿童出现过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然而她的方法却很难推广。林老师每次带班都是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这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就有很高的要求。每当班里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苗头,林老师就会先从同班同学那里去了解,再去这个孩子家里了解,最后分析出问题的源头再去解决,这样做的确大大减少了问题学生的数量,“一般需要1到2个学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林老师的一句话,让很多老师对她的方法望而却步——许多老师对教学任务已经忙不过来,哪有长期的精力去解决一个孩子的问题。
70%的受助对象被重复资助帮扶不应只针对成绩好的孩子
“不少企业想做公益活动来资助山区的孩子时,会委托我们来选择受资助的对象,在这些企业心目中,成绩好、乖巧已经成为考核标准。”仙居阳光义工协会负责人小武告诉记者,有些赞助单位甚至会明确要求成绩在班级前多少名才能接受资助。
公立学校留守儿童扎堆师资缺乏老师精力不够
以前,这些留守儿童有一条早被规划好的:不管学习成绩怎么样,等到长大后跟随父母的脚步出国。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这些孩子,已经有意识地在“宿命”,他们更喜欢国内的。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缺少心理专家去给父母做工作,给孩子接下来要走的提供心理保障;这些孩子很特殊,他们需要有情绪的途径,或游乐设施,或托管的场所……在小山村,这些是最缺的。
“对于这样的一个现状,学校也颇为无奈。毕竟赞助单位出钱出力给受资助的学生,他们具体想资助谁,我们只能简单提一些和意见。”仙居县大战乡中心小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从心底来讲,她更大家资助“差生”,那些成绩差、顽皮的孩子受到大家关注后性格会慢慢开朗起来,成绩也会一步步得到提升。
在3个多月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地方、学校包括一些老师都在为留守儿童创造扭转其命运的条件,然而这些问题不是一方能解决的,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瓶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总结和梳理,要解决它们,需要群策群力。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好的做法有借鉴意义。
另外,他认为这些孩子很特殊,“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看不到父母,缺失亲情关爱,时间一长,这些孩子情绪积压却无处宣泄,不但学习上不去,也会出现叛逆甚至打架的事情,这些也需要专业的心理老师来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的留守儿童,就集中到了附近的公立学校就读。这造成平阳不少公立学校的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让本就资源相对匮乏的公立学校,对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更加捉襟见肘。留守儿童数量太多,很难让老师花精力去解决孩子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尽可能多地关爱留守儿童,成了面临的一个题。
丽水青田县是浙江有名的侨乡,与其他地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留守儿童父母长期界各地工作,平均四五年才能和孩子见一次,我们称之为“侨留守”。
同时,乡距县的所在地上塘镇有113公里,很难受到温州城区与瓯北、上塘等沿江发达乡镇的经济、信息辐射。除此之外,溪下乡许多群众市场意识淡薄,文化不高,导致外出打工的现象越发严重,无形中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数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返乡创业、就地就近就业是一个重要方法。
在留守儿童当中,大部分孩子被留守在了祖父母或者亲戚家,虽然有不少问题,但至少还有血缘关系的亲情维系。而在仙居县的不少乡镇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留守儿童,由于祖父母生病、过世或者根本无法从大山里走出来陪他们到镇上读书,他们被留守在了学校附近的托管中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