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衰落中窥探微信朋友圈的生态隐忧!社会时事热点小报
2014年7月,腾讯撤销了微博事业部,将其团队与新闻团队进行整合,成立了网络事业群。腾旭微博会员已于2014年11月7日起暂停申请开通和续费。
但好景不长,随着微博的强势,有越来越多的营销广告信息潮水般涌进,微博被很多人当做了营销工具,从而令微博用户们不胜其烦。随着国家有关部门集中部署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故意的行为,微V们不断在微博空间中沉寂下来,微博空间的原创内容以及“留言”“转发”“互粉”等社交行为迅速减少。随着更具强连接、私密化社交属性的微信产品的出现,网民们纷纷转入其中,微博产品所苦心营构而成的社交生态体系快速崩塌。
含有“朋友圈”“号”“群聊”等社交功能的微信正在成为中国当下最流行的社交平台之一。一时间,“刷微信”迅速侵占了睡前、交通、午休、等餐、如厕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碎片化“黄金时间”。在、会议、节展等社交场合中,彼此扫微信二维码、加微信账号甚至替代了交换名片等社交行为,成为大受众人追捧的社交时尚。于是乎,使具有强连接社交属性的微信朋友圈生态体系正在一种近乎无限膨胀的趋势中,不断地突破其赖以成功的熟人私密社交体系。一时间,人们在使用微信时日益对那些越来越多的陌生“好友”以及朋友圈信息,对加入的微信群聊,对微信公共号信息等所带来的“信息压”感到不堪重负。微信朋友圈在迅速膨胀之日益凸显出生态隐忧,这不人对其未来发展感到担忧,微博将死,微信能否?
微博热潮在中国的兴起,主要源于其所处的独特媒介话语生态以及本土化的产品创新。以新浪微博为例,在Twitter的固有功能之上又融入了讨论组、即时通讯工具、游戏等多种社交网络功能,并通过社会热点与时尚话题带动,以及社会名人引导,迅速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不同于公共性很强的论坛,微博更倾向于个人表达,用户的观点既可以被他人转发也可以同时转发他人观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或者者。这种裂变式的方式赋予网民以强大的个体话语能力,个人可以在微博中晒自己生活与心情,可以表达个人的观点与意见,可以与天南地北的朋友一起分享知识与经验,可以在别人的回复中获得许多有益的意见,还可以在与网友们的不断互动中构建起个人的形象。众多网络用户通过“互粉”“转发”“点赞”等方式构成了具有参与感极强的网络社区平台,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构建起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网络话语场。一直难有媒介发声渠道的中国网民们在微博空间中找寻到充分的媒介话语快感,并通过粉丝数的不断增长来满足对于“资源炫耀”的心理需求。
2014年11月,当用户打开网易微博时,其输入框中内置了一段饱含酸楚的文字:“我要出嫁了,再和我说说话吧。”网易微博的主页面则有一行醒目的文字通告:“网易微博将迁移到LOFTER,使用LOFTER的搬家功能,保存您在微博的点点滴滴。”这意味着网易微博即将正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