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教育

从十八楼看桂林会看出怎样一幅风景?俯瞰的美丽

  前些天,一位网友在本地网络论坛上发表一个名为《十八楼看桂林,少见的角度》的网帖。帖子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张从十八楼俯拍桂林城的照片,却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议论。

  我们每天在这座城市中穿行,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慨。而城市的楼顶,限于视线,却很难引起关注。随着城市高楼的兴建和航拍技术的推广,这片常被人遗忘的空中天地,越来越多地闯进普通人的视野。

  网友从十八楼俯拍的那两张照片,呈现出来的,是桂林城的另一个视角——— 建筑的边际线连着远山和宽阔的天空,城市仿佛在我们面前张开了双臂。这是一幅令旷神怡的画面,但看得仔细些,便有了遗憾。

  很多建筑的楼顶被形形色色的蓝色简易塑钢瓦遮盖,参差不齐,看起来有些杂乱。如果没被这种顶棚遮盖,楼顶则更显脏乱——— 破败的木板棚屋、白色的空调外挂机和太阳能热水器、黑色的泥垢、绿色的野草和蔬菜杂织,毫无美感可言。

  显然,这一城市头顶的“疥疮”比远处的景致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在网帖的评论区域,着“这样看过去土得掉渣,像县城”、“小县城风景,虽说不脏,但乱、差”、“就是四线城市的感觉唉”之类的负面评价。

  从照片中的翠竹航空大厦推测,拍摄时所处的可能是东安街附近的一栋高楼。若是这样,照片所呈现出来的,应是以翠竹北巷为中心的城市片区楼顶。

  站在象鼻山上极目远眺,最吸引目光的,是脚下静静流淌的漓江和绿树成荫的訾洲公园。而四周的城市建筑顶面,也与这美丽的风光相协调。这些建筑,有的是部门办公楼,有的是宾馆、饭店,有的是居民住宅,有的是公园景观,但建筑的顶面大多是青色或黑色的坡屋顶,在青山绿树间错落分布,别有情趣。

  从17楼俯瞰,市逸仙中学高中部的校舍和办公楼顶面干净、整洁。相比之下,南边的居民区楼顶则显得杂乱不堪。由于日晒雨淋,疏于清洁,水泥天台基本变成深黑色,与覆盖于部分天台的蓝色塑钢瓦形成强烈的反差。没有覆盖蓝色塑钢瓦的楼顶,有的隔热层大面积破损,有的被搭建起来的小屋占据,有的堆放着塑料袋、碎砖块、木板等垃圾,有的被摆上装满泥土的泡沫箱用于种菜,像一个巨大的杂物间。

  香江饭店东西两侧以居民为主。东侧居民区楼顶大多被隔热层覆盖,风吹日晒,外表已经变得斑驳。相比之下,西侧式居民区楼顶则显得凌乱。这些楼顶,大多被规格不一、杂乱排列的棚户房挤占。小屋顶面有晒得发黑的木板,有灰色的石棉瓦,还有蓝色的塑钢板。更远处,是建设年代更近的居民小区,楼房顶面建有风格统一的立柱造型,显得规整。

  施家园片区以密集的住宅楼为主,但如果以距离拍摄点的远近划分,可以看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楼顶风貌。近处的住宅楼大多采用坡屋顶,顶面基本没有杂物,虽然贴面颜色不尽相同,给人的整体观感仍是整齐划一。远处的住宅楼大多采用平顶,居民各自在楼顶搭建的棚屋、塑钢瓦和随处堆放的垃圾让建筑顶面显得杂乱无章。

  通过这几处地点观察,不难发现,造成建筑顶面脏、乱、差的原因主要是疏于清洁、随意堆放和乱搭乱建。这,也出了城市楼顶在管理上的尴尬。

  在市内不少居民住宅小区,面日益受到重视,楼道也越来越整洁,而楼顶却往往被忽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对于楼顶的垃圾,很多居民表示并不知情,或知情却抱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任其在楼顶上“”。在一些搭建了棚屋的楼顶,修建者遗留下的断砖、泥沙、废弃木材等建筑垃圾也未能及时清走。

  说起楼顶,家住尚智巷的黄女士一肚子怨气,“楼顶被顶层的住户当成自家地盘,楼被上了锁,一年到头没几天是开着的。他们在楼顶种菜、养鸡,搞得乱糟糟又臭气熏天的。”黄女士刚开始还试着跟顶层住户沟通,希望他们能把楼顶清理干净,天气好的时候也方便大伙晾晒衣被,但并没有效果,“到后来,也懒得去说了。”

  市区一小区物业公司的廖经理告诉记者,按道理,物业公司应当承担楼顶的清洁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楼顶往往被住在顶层的居民占为私有。有的住户甚至能拿出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写着“天台由顶层住户使用、管理”之类的条款。虽然知道这样的条款并不合理,但考虑到与业主的关系,物业公司往往不愿意去较真。在这种情况下,保洁人员即便能上楼顶,面对“这里堆着泥土种菜,那里放着杂物”的状况,也很难着手进行清理,索性就不上去了。

  尽管心知效果不大,廖经理还是会逮着机会就劝说顶层住户注意一下楼顶卫生,“如果是没有物业管理的老小区,楼顶就更没人管了。”

  在彩虹小区,许多楼顶上都搭建有蓝色塑钢棚。一些住户为了划分地盘,还用砖头砌上隔离带。对此,物业公司的莫经理也很无奈。“物业没有拆除的,发现这种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也只能。”

  兴进曦镇小区物业公司廖经理说,小区里,也有一些业主在楼顶私自搭建阳光房。如果劝阻不了,物业只能投诉到相关职能部门。然而,职能部门也常常表示管不来,让物业自行解决。“可物业没有执法权,最后还是无解。”

  “对于楼顶的违法建筑,我们这些年拆除的相对较少。”一位负责拆违多年的城区人员坦言,一方面是因为楼顶上的违法搭建难以及时发现,人员前往查看时常常已经搭建完成。另一方面,楼顶的违法建筑要拆除,成本高,难度大,还有安全风险,这让他们不无。此外,从造成的影响和投诉量考虑,部门这些年也只能优先整治地面上的违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