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教育

疫情严控40多天后的辽宁,突然破防了!可它的善良,让人佩服

            疫情严控40多天后的辽宁,突然破防了!可它的善良,让人佩服

01

我们还没能从上海的疫情缓过来,这几天辽宁的疫情又突然严重了。

截止5月10日,辽宁全省已累积确诊病例1663例。

一时间,辽宁破防了。

曾经热闹的街道,有人来人往的群众,有热情洋溢的小商贩在叫卖。

可如今,配合着防疫政策,大街小巷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好端端的,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事情还得从一个学校说起。

5月1日到5月3日,短短的三天,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报告177例无症状感染者。

事情发生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方立刻写了一封信回应了该事。

“从3月13日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我院上下同仇敌忾地与新冠病毒斗争了四十余天。但最终,它还是猝然破防,波及学子,学院最不愿也不忍看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言辞间,都是无奈。

在此前,疫情此起彼伏,学校早已经经历过多轮洗礼。

这次,明明就已经封闭了40多天,可疫情依旧还是蔓延了。

这也意味着多天的封闭管理付诸东流。

更难的是这次辽宁疫情,是多个地区集中爆发。

沈阳、营口、丹东、大连……都在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5月10日,沈阳又新增6例。

为了防控疫情,沈阳采取了果断而又干脆的措施。对外来返沈人员进一步加强排查管控,始终强化疫情防控不放松,做到守土有责,守士有责。

居民也都十分配合疫情管理,如果不是非常必要,不会选择出门。

所有人都有着一个信念:共同抵御疫情,早日迎来自由团圆的美好时光。

疫情当前,哪怕只是陌生人,彼此间也在相互传递温暖。

在丹东的高速路口,一位货车师傅正在高速路口做核酸。

因为车上已经没什么吃的了,找了好些地方,超市都没有开门。

便向医务人员打听哪里可以买到食物。

医护人员一问情况,便把自己带的食物送给货车师傅,过了一会儿,又拿了一些东西过来。

疫情期间,在外的商铺都大门紧闭,作为货车司机在外奔波,风餐露宿是常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温暖,这位师傅有些不知所措,随后想要添加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把钱转过去。

只见医护人员摆摆手,“不用不用,都不容易,你有困难,在这就给我们打电话。”

暖心的人和事,给灰暗的2022年加上了绚丽的色彩。也正是这些温暖的瞬间,才让我们有了抵御一切困难的力量。

疫情虽难,但人心很暖。

02

辽宁一直都是坚强善良的榜样。

之前在上海疫情最严重时,几乎所有省份都对上海伸出了援助之手。

辽宁也不例外,驰援了上海2300吨蔬菜,折合460万斤。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量,意味着平均每个上海人可以分到2两,平均每个家庭可以分到半斤到一斤。

可此时,明明辽宁自己也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疫情爆发的时间还比上海更早。

有人自己尚且淋雨,还为别人撑伞,说的就是他们吧。

为了方便上海市民发放物资,还动用了接近一万人手,贴心地把所有蔬菜都分拣包装成小份。

上海市民在收到辽宁物资后,在社交平台上纷纷晒出了照片。

在送来的物资里,有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辽沪同心,携手抗疫。物资虽轻,真心一片。偶有破损,敬请谅解。”

沉甸甸的一袋辣椒,装的是东北人的豪爽,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人在收到辣椒后,开心的发文,“我就是辣椒富翁了。”单单是从文字都能感受到收到物资后的喜悦。

还有一位上海市民在生日当天收到了来自辽宁援沪的物资。她在朋友圈发文表示感谢:

“菜很新鲜,土豆上还带着泥巴。非常感动,希望有机会可以去看看东北的老铁。”

为了保证将这批蔬菜更新鲜地送到上海市民手中,辽宁费了很大的劲。

先把每份蔬菜都分别装进泡沫箱,防止被挤压变烂。又调了300辆冷藏集装箱货车,采取冷链的运输方式。

蔬菜每隔4-6小时也会进行一次开箱抽检。

甚至还动用了警车全程押运。

辽宁距离上海足足有3200公里,而车队只花了34个小时就将这2300吨物资,拉到了目的地。

几乎是众志成城,调集了全身资源,用了最优的运输方案。

这份情意,是何其的沉甸甸。

有人说东北人就是这样,干什么事,直接干就完了。

对待其他省份也同样如此。当初湖北武汉在面临疫情危机时,据不完全统计,东北三省派出了234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省,其中辽宁派了1000人去雷神山。

而全国派出的总人数是11921名医护人员。

也就意味着,每五个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一个是东北人。

这些善举真的太多了。只是因为缺少宣传,也就没人知道。

还有忙碌了一年的工人农民,在2020年的春节,原本是一家团圆的热闹日子。当听到武汉物资短缺时,二话不说,奔回工厂彻夜赶工。30个小时加工60吨大米,直接运往湖北。

还有一对菜农夫妇直接给医院的员工食堂捐了20吨茄子。

该怎样形容他们呢,爷们,仗义,慷慨,实在......

明明自己都过得捉襟见肘,对别人却倾囊相处。

付出和援助,一直是东北的标签。

但其实在热搜上却很难看到“东北人”做好事的身影,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从没输过。

可当他们自己遇到困难时,却从不愿意麻烦别人。

这几年疫情反复,整个东北三省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最初疫情爆发时,医疗物资紧缺,很多医院都发起了物资告急书。

为了不抢占公共资源,即使再有难处,也不愿寻求帮助。

黑龙江政府在这时候发出公告:愿意用5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为医护人员换一个N95。

同时从南方买回两个生产线,为医护人员生产口罩和防护服,自给自足。

危机时期,识大局,哪怕是自己困难些,也绝不给别人添麻烦。

03

这几年,辽宁过得比大家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每一次疫情来袭,都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隔离和核酸,人们也从最初的乐观面对到渐渐地在麻木中坚持。

去年11月份,大连友谊医院的护士正在大学寝室门口开展采样工作。

由于当天气温零下十几度,手上戴着的乳胶手套几乎没有保暖效果。但为了减少学生们等待的时间,她一刻也不敢停下来。

手指由于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采样结束时,她的手心早已“结满冰碴”。

她说,我们在冰天雪地里坚守,就是希望能早日驱散疫情,让这座城市早日恢复正常。

同样在去年,沈阳,辽宁等地发生了几十年难遇的一场大暴雪,积雪深度均打破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记录。

东北人民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得措手不及,尤其是畜牧业,几乎是遭受了灭顶之灾。

有村民一夜之间失去20头牛,跪在雪地上失声痛哭。

在这场大雪中,黑龙江农场的稻子在收割前夜,被大雪压垮。

疫情,暴风雪......接憧而至的灾害似乎从未放过这片黑土地的人们,但他们始终用东北人的乐观和幽默,一点点地去化解。

一名22岁的志愿者为了能让居民主动做核酸,穿着白色防护服,拿着一个大喇叭在大街上念顺口溜:“你不做核酸没报告,就做不了公交和地铁,就不能和其他老头老太太抢鸡蛋和油。”

“到这就给捅,捅完就走,今天的医生还温柔,捅不吐,捅不yue......”

希望通过这种接地气的喊话形式,让核酸检测效率更高。

这搞笑的方式让网友们直呼这才是真东北,做个核酸就像是在讲相声,而志愿者本人还被网友戏称为“贫嘴沈大白”。

在繁忙枯燥的抗疫工作中,东北人也不忘用幽默的方式自我调侃。

辽宁大连一社区,在给居民分发购买的蔬菜水果时,工作人员为了活跃气氛,直接化身为“洗浴中心接待员”。

把严肃的领取物资的现场演绎成了“澡堂”的接待现场气氛。

“35号楼男士一位!”“55号楼一大一小!”

“搓澡还是奶浴?”“酸奶浴一个!”

前来领取物资的居民们也都默契地配合。他们看到了防疫人员苦中作乐的心态,也被瞬间感染,不禁感叹道“心情一下子不那么压抑了”,“乐观是最好的良药。”

热情,温暖和善良,是东北人抵抗繁重工作的利器。

有的医护工作者在为小朋友打疫苗时,担心他们哭闹。就提前准备好很多棒棒糖别在衣服上,用来哄孩子。

细心又体贴。

还有无所不能的志愿者不仅“防疫”,还管“放羊”。

在辽宁,有一位65岁的大爷因为成了密切接触者要被送到酒店隔离。

而他养的44只羊成为他最大的牵绊。

于是志愿者每天穿着隔离服为大爷的羊圈消毒,照顾羊,给它们喂食,还接生了三只小羊羔。

更有大连庄河的志愿者们,在寒冷的冬天,给居民连夜检测核酸后,为了不把风险带给当地居民,直接躺在苞米堆休息。

他们每一位都是英雄,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东北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

被侵略者蹂躏最惨烈的是东北。

第一个挑起重工业重担的是东北。

把学校拆了向全国输送人才的还是东北。

哪怕自身遭遇困难,也要舍生取义,帮助别人的也是东北。

他们刻在骨子里幽默,仗义的品格下,包含的是为国家大义舍小义的心。

愿疫情早日过去,辽宁也能迎来属于它的春暖花开。

萧萧牧歌乱诗语 http://www.xinzhiliao.com/bj/meirong/3772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