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与高考教育的意义
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绩、分数线纷纷出炉,寒窗苦读十八年的考生小朋友们,也终于迎来了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步,在此祝愿大家可以早日找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大踏步迈向自己人生的下一个舞台。
因为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了,文章篇幅有限(其实是我道行不够哈哈),所以我今天主要讲述一下高考的历史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为雄踞一方的文明大国,中国从古至今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有限的资源条件,如何进行合理适配?
因此任何国家的考试制度,最核心的作用都是实现人才的选拔,美国的SAT和ACT、英国的A-Level、德国的Abitur。最终都是这个目的:实现权力与利益的“能者居之”。
中国古代有周朝的“乡举里选”、汉朝的“孝廉”制、魏朝的“九品中正制”这些选拔机制,今天则采用高考模式。“高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大名鼎鼎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的目的,是在整个国家中,从有资格的考生里选拔最优秀的人才,来担任国家的各级职位,也就是大家印象中的“栋梁之才”。
高考的目的,是从全国所有已经达到一定教育水平的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进入更高等的学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虽然两种制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不太一样,可是两个制度的影响力和方式很相似,最突出的共同点:两个考试都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并且主要是由国家来管理的。
中国的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年,虽然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的科举制度,因为专学“八股文”,导致出现了人们思想的压抑,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但是考试内容的陈腐并不代表着科举这个制度本身的落后。科举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如今高考的的主学科: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这些学科正是因为极具代表性,所以才能选拔出国家需要的天才的人与努力的人。
有天赋的人天生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学习能力,在面对大家都不想学也不习惯的东西时,可以依靠自己天生的学习能力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虽然有些人不是天才,但是却能考试努力来弥补天生的劣势,依然能取得好成绩。贫民子弟想要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因此我们传统的教育会把刻苦也视为一种天赋。
科举制的影响面很大,我们印象中的“儒家文化圈”:朝鲜、越南、日本,基本上都是参考中国的科举制来进行自己国家的人才选拔。但凡是这个圈子的,基本上也都非常重视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应试教育能力都不弱。
古代的科举制、今天的高考,相当于给了底层普通人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对有些人来说,甚至是唯一向上攀登的阶梯。
中华文明传承千年,一个核心就是“孝道”。中国历来有祖先崇拜的意识,有养儿防老的概念,这种思想造成了父母认为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因此多数父母把教育视为一项投资,他们愿意倾尽全家之力去培养孩子,认为将来有一天如果孩子可以在社会上功成名就,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晚年可以有所保障。
作为对比,西方欧美那边的普遍认知是:孩子18岁之后就已经成年了,以后虽然还是一家人,但是大家各过各的,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还不如用来投资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对于大多数西方家庭来说,只需要给孩子提供基础的教育就可以了。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我们这边的“鸡娃”现象,很多时候孩子们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家长们之间的竞争。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就会出现以下现象:为了上名牌大学,先得上重点高中;为了上重点高中,先得上重点中学和小学;上重点小学取决于孩子是否能够进入高质量的幼儿园。结果孩子从小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受教育上。
但是教育、学习是有边际效应的,你每周花20个小时学习,可以考90分;花40个小时,可以考95分;但是当你花了60个小时,就只能考96分。但是好的大学呢,就只有这么多,如果人人都考100分,那么即使你考了99分,还是会过不了关。当这两种情况结合,又有了足够多的竞争者时,一个非常辛苦的零和博弈就诞生了。零和博弈: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零和博弈的唯分数论,导致整个学习的效率显得非常低,但是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咱们国家历来就有人口多,资源少的问题,教育资源更甚,偏偏儒家文化的核心还是注重教育,结果几个BUFF叠加下来,就导致我们了今天残酷的教育现状了。
一个人,如果只是把教育看作是人生的跳板和自我发展的工具,那么他只看到了教育的表征意义。教育的核心在于帮助人成长,成长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社会的,一个是对个人的。
很多人直到生命的尽头那天,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只是小时候辛辛苦苦念书,长大了勤勤恳恳工作,一直到老。这样的人和人生只能说是做了社会希望他做的事,成了社会希望他成为的人,实际上是缺失自我教育的。
然后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开始做起,自己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拓宽自己的知识架构,逐步清楚自己的知识盲点,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最终完成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自我教育的成长方式,不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混乱,不会因为一次高考就变得中断,就整个人生的职业规划而言,是非常稳定而持续的,因为它包含了对未来的规划,即使犯错也会是对未知的探索。虽然个人成长的周期也许会比较缓慢,但是知识的累积却是夯实有序。
太过看重成绩的朋友,要明白一件事:成绩好总归是好事,但不要太当回事,到最后,社会才是真正的考场。
- 标签: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科举与高考教育的意义
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绩、分数线纷纷出炉,寒窗苦读十八年的考生小朋友们,也终于迎来了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步,在此祝愿大家可以早日…
- 教育真正的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个词形容教育的力量你会选
- 桂林沃尔玛(桂林沃尔玛超市营业时间)
- 桂林南溪山医院(桂林南溪山医院在哪个区)
- IDG资本楼军:成功的反义词是平庸! 天使说
- 51Talk 答 2020 北京高考英语作文 菲教已成为在线教育 香饽饽
- 俞敏洪在ASU+GSV峰会发表英文演讲:What does Education
- 让教育“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 在线教育:帮老师批改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