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桂林文化  教育

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来了!——《家庭教育》读后感

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来了!——《家庭教育》读后感

  上海的家庭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上海的家庭教育,“上海开放大学”是一张闪亮的名片。这所融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大学,正在成为家庭教育的“领头羊”。

  这本425页的厚重著作,正如副题所展示的,本书将带读者鸟瞰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梳理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有细致具体的家教“指导服务”,可谓当代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

  王伯军老师是上海教育界的跨界型人物,在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终身学习方面著作等身。2013年起担任上海开放大学领导职务,他分管过社区教育,并一直分管非学历培训。十年来,一直深耕在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市民终身教育的“田野”里。

  2020年1月21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开放大学成立“上海家长学校”,开“高校引领家庭教育”的风气之先。

  很荣幸,我也是“上海家长学校”的一名特邀培训讲师。两年来,我陆续为上海的家长、老师、社区社工等,开设了几十场线下、线上的培训、讲座和工作坊。我和其他讲师一起,传播开大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践行“服务家校共育,引导终身学习,提升养育水平”的崇高使命。

  家庭教育的书籍汗牛充栋,但作为家庭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和同仁们,一直期盼着有一本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随查随用,常读常新。

  可以说,这本装帧精美、饱含心血的《家庭教育》,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枕边书”。她也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社区工作者,所有对家庭教育有兴趣的人们,都值得一读的好书。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权威、涉猎广泛。共分3大篇,14章。全书覆盖家庭教育有关的方方面面,有理论也有方法,有面上提纲挈领的叙述,也有点上生动活泼的案例,配以图表、数据,让理论更直观,方法更明了。

  孔子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反对过度体罚、重视居住环境的选择等,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小则待,大杖则逃”“里仁为美”的著名观点。曾子是孔子的高足,《大戴礼记》中记载了曾子的家庭教育思想,提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不宜显露、保护子女的自尊心、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环境等理论。

  《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强调,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会、镇村、家庭协同育人格局,推进共同育人,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的育人目标。

  在《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篇里,展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目的和功能,基本要素和家校、社会的联动。可贵的是,作者始终把理论落到当下的现实。例如,作者指出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角色,这是对当下部分家庭“丧偶式育儿”的有力呼吁和支持。

  年轻的爸爸不能以生活和工作为由,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抛给妻子,而应该与妻子一起共同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人格,促进孩子社会化发展,而且还会大大缓解妻子的压力和减轻妻子的负担,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丰富夫妻生活,促进家庭的幸福和稳定。

  家庭中的“三生教育”可以归属为生活教育,强调在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它可以包括生命教育、生活习惯、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

  在当下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自残时有发生的背景下,作者在“生命教育”中,特地指出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振聋发聩。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死亡教育》一书的作者邹余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懂得生死。孩子们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在潜意识里获得的对死亡的认知,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

  在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方面,本书也提供了很多国内外的理论和做法,对当下的家校合作、“家校社共同育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者还预见

  家校社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促进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在后现代社会,你只有把各种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对任何一个单独群体来说(例如教师),这一任务均过于复杂。

  只有社会广泛认识到家校社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形成积极的家、校、社合作氛围,推动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活动的开展。

  本书用近一半的篇幅,提供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时间跨度,从新婚、孕期,一直到孩子18岁,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家庭发展阶段和任务、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还细化到诸多接地气、有鲜明时代感的“专题”和“典型问题”。

  例如:进行适合婴幼儿的“早期阅读”;二孩出生后,要更加关注大孩子的心理感受;父母要重视校园霸凌问题;离异和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等等。

  孩子上小学了,上课各方面都挺好,但就是丢三落四,不是今天橡皮没了,就是明天铅笔找不到了。怎么办?作者分析了这一普遍现象背后的四种原因,并给出几点建议: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让孩子为丢三落四吃点苦头;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

  短短一个场景,作者根据多年积累的案例,分类归因,让读者有了更多视角去辨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投入家庭教育。

  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我真诚地希望,《家庭教育》一书成为千家万户书架上、心灵中的一盏明灯。

  (叶如风系当当网第七届影响力作家,中国心理学会APPC少儿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社会情商教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教育方面的书籍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