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一万种途径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做这件事
凤凰卫视《领航者》采访了很多在各自的行业深有建树的嘉宾,他们除了对商业世界充满洞见以外,对教育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教育,不仅是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制度的宏观概念,也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的?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来听听,商界领航者郭台铭、陈一丹,以及身体力行投身教育的跨界母亲李一诺和郝景芳,他们对于教育的思考。
2016年,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捐出25亿港币在香港创立了一丹奖,每年拿出6000万奖金在全球范围寻找两位致力于教育创新的人士。今年,他再次捐赠价值40亿港元的腾讯股票,主要用于推进全球优质教育项目的落地和继续支持对中国教育发展创新具有开拓意义的项目。
“其实教育于我而言,是一个大的概念。就是这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段路程,其实它无时无刻都在教育。”
陈一丹理解的教育是“大教育”,在宏观层面的国民教育,是为了促进国家繁荣稳定;在微观层面则是让一个人幸福地去生活。
陈一丹认为“教育”这个词语的构成,很好地解释了教育的含义。“教:传授,教技能、教知识,教能力等,内容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但不变的是育:培育一个人的人格、价值观、文化等”。“育”超越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共同作用。
对陈一丹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教育,“家里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到我奶奶,她有时候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所以其实在家里,父母的角色非常重要。”
陈一丹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年轻人的六大技能:第一是跨学科的人才;第二是创新和分析能力;第三是企业家精神,包括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责任感;第四是掌握数字技术的能力;第五是全球的意识;第六是人与人合作的能力。
陈一丹认为科技对教育的未来有两个影响。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会给教育以压力,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又是一个赋能器,扩展教育的可能性,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帮助下一代应对未来。“所以,科技本身是中性的,怎么运用科技于教育,应该是一个拥抱的态度。”
英雄所见略同,带领着百万员工的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也认同科技在教育中的可能性。郭台铭把自己对于科技的认识运用到家庭教育中,采用大数据精准管理家人的健康。
郭台铭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收集他们的健康大数据,由护理长精准记录孩子打过什么针,吃过什么药,得过什么病,甚至对孩子每天的一日三餐吃的所有食物也进行记录。
“现在叫我们的护理长开始写书,我希望把这个经验传承出去,怎么照顾小孩,小孩发生什么问题,可能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
郭台铭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复制,未来只要母亲通过手机拍照,记录孩子的饮食,形成的大数据就能看出,孩子吃什么敏感,吃什么不敏感,为什么睡不好等问题的原因。
2015年底,作为三个孩子妈妈的李一诺接受了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的工作邀请,准备从美国搬回中国。李一诺夫妇在考察了北京的学校后,没有发现心仪的学校,干脆在北京开办了一所创新小学,致力于推动“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教育。
李一诺说自己在去看学校的时候,回到了第一性原理的思考(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到底好学校需要什么?
她认为,有三个因素:第一是孩子喜欢这个学校。“孩子喜欢这个学校,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不一定是硬件,实际上是他跟之间的关系,他是一种被信任、被爱的关系,他觉得非常安全”;第二是团队协同有效的工作模式;第三是和真实世界的结合与融入。
“今年我41岁,我还算是正当年,所以既然我回国,我当然希望我的孩子在国内接受的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作为海归学霸,李一诺认为中国人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很强,但相比西方教育,中国教育比较缺乏的是对自我的认知。而学校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全人”为目标。她希望能把“中国的好东西和西方的教育方法理念做一个有机结合,做到植根中国、面向世界(Truely Chinese, Truely Golobal),培养内心充盈的人。”
《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是亚洲第一位女性雨果奖得主。同时,她是一个跨界高手,物理学学士、经济学博士、科幻小说家,现在又开始了儿童教育领域的创业。郝景芳认为,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是教育中最重要的。
郝景芳回顾自己的经历,学过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文学创作,她做儿童教育,就是希望把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做成课程,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和动力。
“其实我自己觉得我就是一个求知欲驱动的人。”郝景芳坦言自己的父母,从小对她的好奇心就很包容,给予她在学业之外兴趣爱好的自由选择空间,“对于我来说,成长最有帮助的精神源泉,就是这种空间、这种自由度”。
郝景芳也希望把这种教育理念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她希望孩子在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以后,在剩下的额外时间中,尽可能多地去丰富自己的生活,扩展自己的眼界,真正找到人生兴趣的所在。
“我们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桥梁,让他们都能够选择自己想要踏上的那座桥梁,去通往自己比较喜欢的未来。”
郝景芳深知孩子将面临的未来,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具备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能力。
郝景芳认为成年人有义务帮助孩子们培养能力去面对未来的世界和选择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孩子们需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楚的自我认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未来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要学什么知识?我要往哪个方向走?我自己要为我的人生努力。”
当具备了这种自我认知以后,孩子选择的学习都是有方向和目的的,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知识点的背诵。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也应该是如何去学习新知识、如何快速理解现象背后的原理、如何从一个原理推导出一个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第一是人和自己的关系。你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然后能理解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去应对改变等等。
第二是人和其他人的关系。就是协作,包括小环境里面的协作,也包括去理解一个跟我没关系的人,比如理解一个叙利亚的难民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是有孩子的上班族,一定对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难处有所体会。这些领航者嘉宾们对于陪伴子女又有什么心得呢?
陈一丹认为,做父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孩子出生前,你也从没做过父母,这个过程就是共同成长。他强调作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你是怎样一个人,孩子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因此我觉得做好父母本身这个角色就是最大的一个教育,而在这个过程中,陪伴最重要”。
陈一丹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和能力的人。他认为很重要是要尊重孩子的节奏,而不是按父母的节奏去要求他们成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然后“养成一种静待花开的耐性”。
陈一丹也提出保持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传递父母的亲切和鼓励,也是解决亲子问题的一扇门,让父母可以更好地在处理冲突,特别是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及时修补亲子关系。父母做错事情也要道歉,也要坚持提升自我,“孩子就会看得到,孩子也在学习。”
她白天是在基金会工作,晚上下班陪伴孩子后,就要做和学校相关的工作,“我们家里基本上每天九点半以后就开始开会了”,而中间五六点钟到九点半之间,就是固定给孩子的时间。
“我觉得我的人生排序还是很清楚的,孩子肯定是我的最优先。我对孩子的重要性,肯定要超过我对世界的重要性。”
郝景芳虽然不断跨界,但她心中也清楚地将创作和家人放在最高的位置。“我现在像周末,或者是晚上的工作或活动,都会尽可能推掉”,把工作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减少对于家庭时间的占用。
为人父母,是一种甜蜜,更是一份责任。在巨变的时代,如何帮助我们的下一代为未来做准备,如何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兴趣和意义所在,并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 标签:教育的概念和本质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教育有一万种途径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做这件事
凤凰卫视《领航者》采访了很多在各自的行业深有建树的嘉宾,他们除了对商业世界充满洞见以外,对教育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 千姿百态的意思 类似词语_千姿百态近义词 反义词_造句_拼音_解释_出处典故
- 教育部: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日的成语特荐
- 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关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
- 我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距发达国家有相当大差距
- 造就好教师好校长两支高质量队伍
- 发挥教育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作用
- 加强教育的作用
- 中国美院通报“教师作品涉嫌抄袭”:属实终止聘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