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蹬三轮捐35万,资助300名大学生圆读书梦,去世后万人送行
近日有关于家有囍事 星野樱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家有囍事 星野樱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家有囍事 星野樱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家有囍事 星野樱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关于家有囍事 星野樱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2001年的冬天,寒风刺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蹬着三轮车来到天津耀华中学。
只见他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饭盒,拿出里面码得整齐的零碎钞票递给老师,叹了口气说,“这是我攒下的500元,我老了,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的最后一笔钱。”
话毕。看着老人满是裂口的双手和消瘦的脸颊,老师俯下身,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道,“老人家,我替学生们谢谢您,您的恩情我们没齿难忘。”
这位老人就是白方礼老先生,此时他已是90多岁的高龄。
他蹬了一辈子的三轮车,前半生为了生活,后半生为了贫困山区想要上学的孩子。
在他助学捐款的10多年里,将靠蹬自行车的微薄收入共计35万元全部捐赠,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他省吃俭用,常常用两个馒头一碗开水凑合过一天,衣服缝缝补补穿好些年。
他对自己苛刻,却对孩子们从不吝啬。
2005年9月23日,白方礼老人因病去世,享年92岁。
在他出殡那天,天津的街道、医院早早地就被群众们围得水泄不通,市民自发在街道两边送行。
他们面色凝重,手拿菊花,眼含热泪。
他们手中举着黑色的牌子,上书白字:“白方礼我们怀念您、”“永垂不朽”。
当遗体被抬出时,拥挤的人群几乎失控。不少市民争相涌向灵车,大哭不止,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秩序。
因前来送行的人太多,灵车用了近半个多小时才缓缓离去。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说,“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第一次看到一个普通老百姓出殡,这么多人送行。”
人们被白方礼老人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他去世后,仍在2008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去年6月,在天津市耀华中学院士路,还为他造建了一尊铜像。铜像前,鲜花锦簇。
他的事迹仍然激励着众多学子。他生前未给儿女留下任何财产,却给他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01
1913年,白方礼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贫瘠农村家庭。
祖辈世代贫寒,到了白方礼这一代,仍食不果腹。
年年闹饥荒,就连山里的树皮草根都会被扒了煮来吃。家里孩子多,多一口人多一口粮。弟弟妹妹饿得嗷嗷叫,但家里拿不出口粮,没办法只能挨饿。
缺衣少食的年代,连填饱肚子都困难,更何况上学。白方礼兄弟几人没有念过一天书,甚至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13岁那年,穷得叮当响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
孩子们穿的是救济来的空壳棉,下身穿的是盖不到脚脖子的旧夹裤,脚上绑着几只破麦穗编织的草鞋,大半个脚背露在外面。
一到冬天,冷得瞎着腰、弓着腿、清水鼻涕能倘到嘴里。
山里的树皮野草被挖空,就连观音土也被人拾来吃。吃到肚子暂时能扛饿,可吃多了土,胃被堵实了排不出来,会被活活胀死。只要能吃的东西早就被吃空了。
父母没了辙,把几个孩子叫到身边,流着泪嘱咐道,“日子苦啊,爹娘实在不忍心看着你们活活饿死,你们几个外出流浪讨饭去吧,好歹还能有机会活下来。”
兄弟几人只能从家乡外出逃难,中途白方礼和他们走失,只能独自一人流浪。
几个月后,流浪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天津。他年纪小,又不识字,口音还奇怪,当地天津人听不懂他说的啥,白方礼也听不懂天津人嘴里念叨的啥。
长得消瘦,打零工也没人要,只能继续流浪。孤身一人在天津街头过了好几年无依无靠的流浪生活。
在天桥底下,被其他流浪汉打得鼻青脸肿,还抢走了好不容易从垃圾桶翻来的馊馒头。
夏天在田野的草垛子睡得正香,突然被身上爬来的一条蛇惊醒,吓得一激灵。
有时下大雨,在屋檐下躲得好好的,被房子主人揣上一脚赶到雨中,还不忘骂骂咧咧扔过来几个碎石子......
见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这样的日子过得多了,年少的白方礼已经能猜测到未来的结局。
就这一路走下去,也许哪天走不动了,一头栽倒在某个巷口的垃圾桶旁,一阵风吹过,便吹断了他整个人生。
却没想到几年后,随着白方礼年龄的增大,他人也更机灵,争取到一份车夫的工作。
虽然他的境遇仍然辛苦,每天起早贪黑,靠着卖力气活儿挣工钱,可好歹能解决温饱。
解放后的白方礼,靠自己的两条腿蹬三轮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后来他进入了天津市河北运输厂工作,他成了一个有编制的车夫,生活也有了保障。
他这辈子不识字,是一生最大的遗憾。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4个儿女身上,从小就告诫孩子们好好学习,谁要学习不好,他就拉着脸教导,“不读书就是文盲,你们可劲读,老父亲就算是做牛做马,也会供着你们。”
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用三轮车碾出一条汗水之路,4个孩子,其中3个考上了大学。不仅如此,他还供养着20岁就守寡的姐姐,还支援侄子上了大学。
02
1974年,白方礼从天津市河北运输厂退休,每个月会有一笔固定的退休金。他对吃穿不讲究,每个月还能攒上不少钱。
此时的白方礼已年过花甲,儿女让他安心在家养老。
但他闲不住,背着儿女偷偷找了一份油漆工的活儿,被儿女发现后才作罢。
不久后又重操旧业,继续蹬三轮车挣钱。
儿女苦口婆心地劝道,“你年龄大了,就好好养老,没事去公园遛遛弯不行吗?万一折腾个病出来,咋办?”
白方礼老人却固执地对儿女说,"我没文化,又年岁大了,什么事都干不了,就蹬三轮车还成,不让我干点啥,我浑身难受。”
儿女也只能由着他去。
中国人自古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在外闯荡多年。白方礼从未回到老家河北看看,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在儿女的带领下,回了老家一趟。
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上落后的观念,使得贫瘠的家乡饱受苦难。当地大部分家庭仍是住在大山里,一年四季靠着几分田地维持生活。
白方礼看见村里的几个小孩在本该上学的年纪,却背着竹篓在地里割猪草。衣服也穿得十分不合体,破了好些洞还在穿。
他走过去询问,“孩子们,你们都不上学吗?”
这些孩子抬起头,亮晶晶的眼里满是无奈,“家里太穷了,读不起书。”
白方礼又跑去学校问老师,老师也很为难,“整个学校只有二十个学生。我们也给家长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没办法,家里太困难了。”
那一晚,白方礼一夜没合眼。
自己已是半截身子都埋进黄土里的人,自己受些苦没关系。可那些孩子们还小,若不接受教育,没文化,可是会苦一辈子啊!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他不愿意这些孩子再重复他的老路。
所以,白方礼决定做一件大事——他要资助孩子们上学。
回到家,白方礼拿出之前攒下来的退休金和蹬三轮赚的5000元给儿女,“你们帮我把这笔钱拿去捐给老家办教育,那些孩子必须得读书,你们也甭劝我,我已经决定了。”
从此之后,白方礼靠着蹬三轮赚来的钱,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捐款与教育公益事业。
在天津的街头,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总能看到一位佝偻的老人,双腿一脚高一脚低的费力地蹬三轮。
他一年四季,总是穿着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每天的午饭都是从兜里掏出来的两个冷硬馒头,再配上一壶水就已足够。用白方礼老人的话来说,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他把物质生活压榨到最低,在夏季炎热的炙烤下,曾因为中暑倒过去;冬季寒风呼啸,双手被吹起了开裂的口子;雨天路滑,好几次摔倒在沟里,脸上都摔出伤。
儿女们在街头看见他蹬车的背影,心疼得直掉眼泪。背地里还有不理解他的人,称他为“高级神经”,不理解他这样受苦受累是为啥。做好事嘛,尽力而为就行。
可老人却说:“我咋不知道享受,可我舍不得,想着孩子们还在等着我的钱念书,我就不敢停下来。但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特别自在。”
和以前蹬三轮相比,白方礼感觉现在目标亮堂,像是在圆自己的一个梦,也像是在圆孩子们的一个梦。所以在蹬三轮时,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越蹬越有劲。
白方礼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抱着他的饭盒往里数钱。一块,两块,十块......然后把他们展平,码好。
每个月最快乐的事,就是带着赚钱的饭盒,去学校捐款。
03
白方礼老人已经竭尽所能捐出不少钱,但他仍觉得不够。毕竟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只有依靠更多的力量,才能资助更多孩子。
于是,“白方礼支教公司”出现了。
虽然名为公司,实际上却是在火车站旁边的一间八平方米的铁皮售货亭。经营些酒水,糕点。上面挂着南开大学赠与的一副匾,写着“无私资助,志在其才”。
火车站人来人往,生意自然不错。
有人是被匾上的字吸引过来,有人是听说了白方礼老人助学的事迹特意过来,还趁老人不注意,放下几百块就偷跑着离开了。
售货亭赚的钱比蹬三轮赚得多,但是白方礼老人却对自己的员工说:挣来的钱不姓白,姓教育,赚来的钱咱得捐出去。
“白芳礼支教公司”成立后,老人每月都向天津的几所大学、中学、小学送去赞助费。
根据南开大学学工部老师刘唯真回忆,白芳礼老人从1996年开始,每个月都要向学校捐款1000元,总额近3.4万元,200多名南开大学的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
此外,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也都收到了白大爷捐出的不同数额的支教捐款。
白天老人还是会出去蹬三轮车,夜晚再回到铁皮亭子睡觉。
铁皮亭吸热,夏天火辣的太阳照射一整天,到了傍晚里面如蒸笼,闷热得很。
白方礼就搬出凉床摆在门口,拿上蒲扇摇,摇着摇着人也有了倦意,就顾不上多热,迷迷糊糊睡着了。
在铁皮亭子一住就是六年,于老人而言,这里不仅仅是他的第二个家,也是为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提供不断资助的小家。
直到政府为了整改街道,美化城市,白方礼老人才不得不把铁皮亭子拆除。
此时的白方礼老人年纪也大了,以前蹬三轮再累只要睡一觉,第二天又能恢复精气神。现在的他不行了,有时候蹬三轮蹬到上坡,怎么也使不上劲。脚一滑,三轮车轮子还不断往后退,一次还差点撞到马路行驶的大车。
2001年的冬天,已经88岁的白方礼老人拿着饭盒里装着最后500块钱,捐给了天津市耀华中学。
这十几年来,他前后共捐出35万元善款。都是一块两块的零钱凑出来的,一脚一脚蹬来的。他一辈子不舍得吃穿,却愿意用生命的余光,去照亮学生们读书前行的梦。
在老人捐助的300多名学生中,时常会有学生来看望老人,对老人表达感激。
一位来自新疆被白方礼老人资助过的贫困生,大学还没毕业就被天津一家著名公司予以高薪聘用。
他走上台激动的说,“我从白爷爷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力量,以后我也要资助我贫困的家乡,帮更多学生圆大学梦。以白爷爷的精神去为改变家乡做贡献。”
说完,向台下的白方礼爷爷深深鞠了一躬。全场掌声雷动。
还有被资助的学生考上了著名院校如清北,同济。
他们将大学的校徽作为礼物送给老人,老人爱若珍宝,多年来一直好生珍藏,这些校徽,不仅是学生的荣誉,更是老人的勋章。
2005年老人重病在床,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躺在病床上的他最惦记的还是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
在临终前对儿女说,“要是有来世,还想继续蹬三轮为年轻后生们播散爱心.....”
9月23日,白方礼老人在家中病逝。为他送行的人们占满了车道,不少了解老人事迹的人哭得泣不成声。
他们来送老人最后一程。
2004年,白方礼老人落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网友们义愤填膺,为白方礼老人感到不公。
2005年,白方礼老人再度落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一直到白方礼去世3年后,2008年,由46家网络媒体联合主办的首届“感动中国人物”,在这个没有奖品、没有奖金、没有颁奖晚会的网上评选中,白方礼老人赫然在列。
2019年,白方礼老人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总有一种平凡,让人泪流满面。
生前没有荣誉加身,但他身上的光和热永远熠熠生辉,温暖着无数莘莘学子。
曾经有人说,这些年来,白芳礼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这句话,让人觉得心酸,又觉得老人伟大。
大爱无言。
做好事容易,做一生很难,做到89岁,很难很难。
中国首善,名副其实。
长江润发股票 http://www.xinzhiliao.com/bj/meirong/12224.html- 标签:家有囍事 星野樱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他靠蹬三轮捐35万,资助300名大学生圆读书梦,去世后万人送行
2001年的冬天,寒风刺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蹬着三轮车来到天津耀华中学。 只见他颤巍…
- 擦亮双眼“看清”美瞳
- 妻子遭遇地震高位截瘫,终身不育,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照顾41年
- 2010年,美女画家把狼当“儿”养,再见时两两相望,结局催人泪下
- 重庆女子生三个“盆栽娃”,翻身都骨折,又坚持生4胎,过得如何
- 海南4月7日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为三亚报告
- 壳牌将因离开俄罗斯损失50亿美元
-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问摩洛哥,双方达成重新开放边界协议
- 杭州:10日起暂时关闭部分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
- 世卫组织:非洲超三分之二人口可能已感染新冠
- 经济日报:以“零容忍”严惩欺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