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遗传承与利用 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湖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近年来不断推进乡村地区非遗保护与传承,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一些乡村仍存在非遗保护力度不够、非遗传承人“断档”、非遗产品濒危、非遗管理人才欠缺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与利用,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梳理发掘乡村非遗文化资源,健全非遗保护机制,充分发挥非遗价值,是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政策机制。把乡村非遗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传承与利用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适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评定管理办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评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非遗保护力度,落实非遗文化发展资金,修缮乡村原有文化建筑,推动乡村非遗保护中心、地方戏台、文化广场等场所建设,出版非遗文化专辑等。
加强非遗普查。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地对乡村音乐、民俗、手工技艺等项目开展深入调研,全方位梳理其所属类别、文化价值、历史演变等,建立乡村非遗资料库,为乡村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应充分挖掘我省乡村非遗资源,积极创建特色小镇、非遗街区等,既拓宽非遗传承路径,又拓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推动湖湘非遗品牌传承。深入挖掘湖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推动长沙花鼓戏、涟源湘剧、嘉禾伴嫁歌、湘西苗绣等各类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使其成为对外宣传展示湖湘文化的重要名片。
创新开展非遗“三进”活动。推动乡村非遗进校区,唤起学生传承创新非遗的兴趣和责任;推动乡村非遗进景区,展示非遗传习活动,为自然景观增添传统文化韵味;推动乡村非遗进社区,不定期开展授徒传艺活动,让群众领略工艺和器物之美。
促进非遗文旅深度融合。深挖湖南乡村非遗文化特色和亮点,开发非遗主题公共展示空间,让非遗产品、非遗活动融入群众生活,促进非遗传承利用与发展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非遗+品牌”。鼓励村民探索将非遗故事与技艺融入文创产品生产,比如开发“梅山剪纸”“张五郎塑像”“傩戏面具手机壳”等特色纪念品,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创建IP,突出品牌效应。
活跃“非遗+市场”。为非遗企业提供生产性保护场所,建立示范基地;美化非遗产品的外形或包装,创新品牌;打造“非遗+饮品”“非遗+美容疗养”“非遗+健身”等产品。
拓展非遗新型业态。紧密融合乡村传统非遗工艺与乡村景观,创造富有美感的非遗建筑、非遗公园、非遗挂摆件等;举办乡村非遗节、非遗博览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公共文化活动;深化“互联网+”行动,利用电商、村淘等平台大力宣传乡村非遗产品,让其走出乡村、畅销国内外。
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加强保护和培训。各级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表彰奖励贡献突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团队,补贴、帮助有生活困难的非遗传承人,推动传承人与政府、企业、高校等开展交流合作。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文化培训,更新其传承理念,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用好非遗传承人队伍。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建立非遗技艺学校、成立传承人工作室等,吸收传承人成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员,进而采取“非遗+展销平台”“非遗+短视频平台”“非遗+媒体平台”等模式做好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
- 标签:傩文化设计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桂林生活网(桂林生活网二手车)
回家的路上我哭了,眼泪再一次崩溃了,我无能为力这样走着,再也不敢骄傲奢求了,我还能够说些什么?我还能够做些什么?我好希望你会听…
- 桂林是哪个省(广西桂林是几线城市)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哪些)
-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 人力资源知识之企业文化中价值观的四个层次
- 舆乐通指出企业文化中价值观的四个层次
- 舆乐通浅谈构成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
- 中国文化史(历史概念)
-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哪个景点(桂林山水的景点和特点)
- 田野调查法(人类学怎么研究文化)
- 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