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文旅规划大盘点!19张图表文化产业三大特点六大趋势
继今年6月,国家文旅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后,近期有20个省(区、市)陆续发布了地方版“十四五”文旅规划。那么,“十四五”时期,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有哪些新特点、新打算?12月4日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发文《从20个省份十四五文旅规划,觑见未来五年文旅竞争趋势》,对各地“总体目标”进行了解读。今天,将围绕各地“十四五”文化产业预期指标展开分析。
指标体系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划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和数量化的表象形式。我国现行发展规划指标包括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重点突出引导性,为规划期望的发展目标;约束性指标则更多反映工作刚性要求,具有强制力。前者主要是通过政府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等政策,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跳起来摘桃子”,力争实现的预期目标。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对20个省份《文旅规划》进行盘点发现,“十四五”时期各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预期性指标普遍较高,多地提出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千亿”或GDP占比突破5%以上等目标。那么,他们的自信和底气从何而来,未来五年能否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迈向支柱性产业的新拐点?
回望“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截至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万亿,占GDP比重达到4.5%,距离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指日可待。而就上万亿的文旅经济体量来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几十亿、几百亿的差距也仅仅是毫厘之差,完全具备“跳远”“摸高”条件。
一是北上粤苏继续领先。全国横向对比看,“十三五”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5%以上,且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地区仅有“2市5省”,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湖南省(详见表一)。
在现已发布的20个省份《文旅规划》中,最值得关注的亮点指标仍然集中在以“北上粤苏”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北京市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文化和旅游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虽为概括性指标,但更加彰显了创新发展的大格局。
上海与北京同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但对“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更为具象。上海市则提出,到2025年,文化竞争力更加强劲,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全市游戏产业占据全国份额1/3。显示出了较强的指向性。
相比较而言,广东和江苏两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比较含蓄。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江苏提出,到2025年,文旅产业支柱性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引领推动江苏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突出以“守为攻”的态势。
二是浙闽两地自信满满。与“北上粤苏”全国老牌文化产业强市、强省相比,浙江堪当名符其实“黑马”,福建省可谓后起之秀。浙江省在“十四五”《文旅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8%;福建省在《文旅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力争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以上。
浙江省,5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跨越式增长,跑出了“速度与”。截至2019年浙江省文化增加值突破4500亿大关,占全省GDP比重仅次于北京,成为继北上粤苏之后备受关注的文化强省。
福建省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省份,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050亿元到2019年突破至2161亿元,五年时间实现了翻倍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1%,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是中西部省份加紧赶队。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强省相比较,中西部地区省份整体上仍有较大发展差距,且长期处于快步赶队状态。但就中西部地区而言,纵观近5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均突破千亿大关,尤以湖南、四川两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之快为一大亮点,且四川省距离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目标值很近。
如果5%比重对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的线年就与东部头部省份一起实现了既定目标。进入“十三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1707.18亿元到2019年增加至2024.25亿元,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在5.7%以上的稳定区间。“十四五”时期明确,力争至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超过5000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
从西部地区看,四川省以龙头地位位居榜首。从2012年936.4亿到2019年1844.28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实现了翻番。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省会城市成都正在成为四川文化产业的新高地。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1805.9亿元,GDP占比突破10%。为此,四川省在《文旅规划》中强调,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再跨上两个1000亿元台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5.0%。
从区域横向对比看,“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东部独大、中部紧追、西部快跑的总体态势。随着各地《文旅规划》陆续发布,“十四五”期间将形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发展趋势。
一是京津冀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市场互动等方面实现了较好融合。但受北京的“虹吸效应”和天津“海河效应”的影响,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受要素资源、人才保障等方面制约,当前无论是从GDP比重,还是产业增加值总量上,与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的文化产业活力仍然较弱。
但随着“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临近以及今年雄安新区的建设推进,“十四五”时期河北文化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河北省在《文旅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5家左右集聚效应明显的省级出版印装产业园区(基地),新增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0家,总数达到222家,培育20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文化企业,引进50家以上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反观天津,文化产业体量不如北京庞大,近年来依托天津高新区、自贸区积极打造文化服务贸易基地,加快推进国家会展中心、海河国际商业中心、北方消费品进口集散地建设,形成了“文化+旅游+商贸”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格局。并确立到“十四五”期末,预计年接待国内游客 3.05 亿人次,国内旅游年收入达到 5670亿元的目标。
二是粤港澳进入集聚期。“十三五”时期,广东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提升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优势互补、粤港澳台深度合作,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并在大湾区内实现文化产业集聚发展。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规模达5458亿元,同比增长8.5%,占大湾区整体GDP的4.97%,年均增长速度超10%。
广东省是除北京之外全国文化产业总量最高的省份,2019年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227.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4%,占广东省GDP比重5.8%。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有32.5万家,较2013年增长2.02倍;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有9709家,较2013年增长51.5%;从业人员为314.2万,均居全国第一。
根据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776个,资产10990亿元,营业收入7982亿元,增加值1560亿元,相比较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增速分别为104%、182%、75%、92%,远超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与此同时,深圳市文化产业对应关联数据均列广东省首位,平均接近全省三分之一强。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两项指标均超过上海,上海不到深圳一半的法人单位数量。
同为广东第一梯队的广州市,2018年,拥有文化企业7.4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26家,高新技术企业1305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69.69亿元,占GDP比重达5.99%。但与深圳相比较,广州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增加值等数据均占深圳的七成左右,但是文化企业的资产、营业收入均不到深圳的一半,资产规模和文化生产力不足,将助推深圳拉开与广州的差距。
三是长三角内互不相让。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在《从20个省份十四五文旅规划,觑见未来五年文旅竞争趋势》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文旅产业将进行“同题竞争”时代。就文化产业而言,截至“十三五”末,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增加超过全国1/4,在区域GDP中的占比也均超过了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相比较而言,上海和浙江竞争趋势更为明显,其次是江苏和安徽(目前安徽规划尚未发布)两省。
近年来,上海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作为上海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结构在调整中持续优化升级,原发动力强劲。据统计,2018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93.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9%,占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总增加值41171亿元的比重为5.33%。
对于浙江这匹“黑马”,在前文横向对比中作过简要概括。浙江省从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88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以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文化增加值突破4500亿大关,占全省GDP比重高达7.4%,两项指标均高于上海市,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强省。“十四五”期间,如果能够实现“8%”的目标,有望成为进入全国前三甲(北京、广东、浙江)。
“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文旅规划》确立发展重点领域:巩固出版产业领先地位、提升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资讯信息产业发展优势、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激发演艺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力争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四是中部地区持续发力。与东西部地区相比较,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中部六省,既不靠海、也不沿边、缺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位优势,但作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近年来伴随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巨大的人口红利等优势逐步凸显,但文化产业发展乏力仍是通病。
综合前文对比,除了安徽得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湖南保持区间稳定、江西和湖北增速逐步提升外,其余河南和山西两省文化产业增速相对较缓,2015—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出现下降趋势。如晋中文化大省山西是六省之中唯一文化产业增加值没有突破500亿的,且增加值占比仅为2.16%,若要逆袭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河南作为中原文化大省,核心城市文化产业的支撑力不足。虽然河南省确立了郑州大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但郑州和洛阳与全国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在主要经济指标上还存在不小差距,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还比较弱,不同程度影响了文化产业积蓄发展后劲。
五是西部南北差距拉大。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进一步缩小。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分指标来看,西部地区普遍比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4.48%低,尤其是“南强北弱”的态势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并随着新一轮规划出台愈发明显。
从区域分布来看,四川连续四年高居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第一,排名前五的其他省市依次是陕西、重庆、内蒙古、广西。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文化产业发展与其地位稍有尴尬。2015年至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净增420亿元,达966.88亿元,占GDP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达4.1%,从2015年的全国第24位上升至2019年第13位,西部排名从第4名上升至第2名。
相比西南省份,近年来西北文化大省陕西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逐步实现从“投资型向效能型、泛文化向专业化、集聚向集群转型升级,五年时间里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从最初的500.7亿增至911亿,增加值占比提升至4.16%,也显示了较好的后劲。
与陕西、甘肃相比,宁夏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慢,仍然处于长期培育发展过程中。虽然在《文旅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难度。
六是东北地区加快突围。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推动,东三省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破与立,尤其是以冰雪文化产业成开发重点区域产业集群效益初步形成。但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规模来看,按照总量排序为辽宁>
黑龙江>
吉林,但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则是黑龙江>
辽宁>
吉林。
总体来看,三省产业结构整体偏重,多数产业处于粗加工阶段,附加值不高,去重就轻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得益于冰雪和生态资源,东三省尤其是黑吉两省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丰富、扩大冰雪旅游文化品牌效应,带动其他相关文化产业。与此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类似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等文化产业园区正逐渐成为区域文化发展新名片。
从东三省“十四五”《文旅规划》的文化产业预期指标看,三省均将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作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相比较而言,黑龙江的决心更大。在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文化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主营业务收入百万元级的“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吉林省更侧重发展冰雪旅游,对文化产业仅提出,到2025年,培育20个重点文化企业,总数达到40个;创建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对传统文化行业产生较大的冲击,但文化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冲击抗风险能力。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2020年我国文化企业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增长2.2%。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显示,据对全国6.4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前三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20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1.8%;两年平均增长10.0%。总体而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没有改变。
综上分析,从目前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文旅规划》制定的文化产业预期目标看,高有高的基础,低有低的担当,相对于高指标的省份,不仅需要“跳一跳”,甚至还要“使劲跳、用力跳”,才能“够得着”。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担当,按照预定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奋斗。
- 标签: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 编辑:夏学礼
- 相关文章
-
20省文旅规划大盘点!19张图表文化产业三大特点六大趋势
继今年6月,国家文旅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后,近期有20个省(区、市)陆续发布了地方版“十四五”文旅规划…
-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
- 中国道路彰显文化自信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命力
- 黄河文化的核心特征与时代价值
- 宋代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宋代文化的主要特点
- 桂林 旅游 淡季(三亚什么时候是旅游淡季)
- 桂林 旅游 淡季(三亚旅游淡季)
- 桂林 旅游 注意(桂林下雨旅游注意)
- 桂林 旅游 路线(广州到桂林旅游路线)
- 桂林 旅游计划(桂林旅游计划表)